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65|回复: 0

    [内科] 【心血管系统疾病】病毒性心肌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5 0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指心肌因感染病毒导致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中医归属于“心悸”、“心痛”范畴。

    病因病理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内因是心脏禀质虚弱,复感外邪,内舍于心而发病,因其外邪性质不一样,又有热邪传心,痹证人心的不同,病情发展可致心脏气血阴阳被耗,而出现心气、心阳、心阴、心血等亏虚的证候。

    临床表现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 。轻度病变者可毫无征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常见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等症状;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著气急,不能平卧;有的严重心律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治疗方法

    方一:穿线法加植线法
    [取穴]  胸夹脊4、5、6、配内关、膻中、二尖瓣区。
    [方法]  在所选夹脊穴部位常规消毒。用0~2号羊肠线,局麻后用三棱缝合针从穴位一侧进针,另侧出针。然后紧贴皮肤剪断线头,轻揉局部,使羊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覆盖纱布3~5天,四肢部位用植线法。每10~15天埋线一次。

    方二:注线法
    [取穴]  1)膻中、足三里、内关;
               2)厥阴俞、神门、心俞。

    [方法]  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局麻,用1号线放入埋线针前端,刺入穴位内,得气后推入肠线,外贴创可贴,两组交替应用,半个月1次。

    典型病例

    例1:刘某某,男,21岁,农民。
            患者反复感冒20余天。近5、6天感觉胸闷,胸前区隐痛心悸,全身乏力,恶心,食欲明显下降,经结合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用激素、能量静滴15天后病情仍无好转。就诊时心率110次/分,律不齐,心音低钝。取胸夹脊4、5、6,配内关、膻中、二尖瓣区。按上述方法治疗一次后,症状减轻,经二次埋线后复查心电图,均报告完全正常。

    例2:朱某某,男,15岁。
            
    患者
    上呼吸道感染7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心电图发现有早搏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血沉、心肌酶测定升高。24天后查柯萨奇病毒抗体、抗心肌抗体为阳性。 出现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严重心功能不全。查体: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扩大,杂音改变,心律失常。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经用方二埋线治疗2次症状消失。

    处方精汇

    1.用注线法
    主穴:内关、神门、夹脊4~5。
    配穴:心气虚配膻中、足三里。
             心阴虚配三阴交。
             心阳虚配足三里、巨阙。
    方法:将0号羊肠线1cm装入9号埋线针前端,穴位消毒局麻后,刺入穴位。膻中、巨阙用斜刺法,余穴用刺法。探得针感后,推线退针,外盖敷料,7天埋线1次,5次为1疗程。

    2.用穿线法和注线法
    取穴:上1,上2(腕踝针穴)、心俞透厥阴俞、三阴交。
    方法:上肢穴用注线法。用装有00号羊肠线的9号埋线针,局麻后向上以30度角刺入皮下,然后沿真皮向上慢慢推进,不能有痛感和麻胀感,达1、4寸左右推入羊肠段(长度约1.5-2.5cm)。退针注线。背穴用透穴穿线法。在两穴上下端消毒局麻后,用三角针穿1号羊肠线,从心俞透向厥阴俞,剪去皮外线头,外盖敷料。每7天埋线1次,5次一疗程。


    按语

            埋线疗法对心肌炎的心悸、胸闷、气急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特别对较轻和恢复期的心肌炎患者有补益阴血、养心安神的作用。

            治疗期间,患者应卧床休息,不宜劳累,以减轻心脏负荷。进食易于消化食物及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保持情绪稳定,排除思想顾虑。

            病情严重者应结合中西药物治疗。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