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灸医生 于 2019-9-7 17:45 编辑
心理准备
作好埋线治疗前的心理准备,在中医来说,就是“治神”。治神在针刺治疗上居于首要的地位,如《素问·保命全形论》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本神》亦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其实质就是指要作好“心理准备”,即要调理好医患双方的心态,使之处于镇静和平稳的状态。治神之义,着重在于阐明针刺之时医患双方的精神意识活动与针刺疗效的重要关系。
一、医生的心理准备
医生的心理准备是医生本身应修身养性,平时注重练功和练气,临证时能够做到精神内守、泰然自若。医者的那份沉稳、自信,将给患者很大的心理安慰,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也更容易配合医者的治疗。在针刺前,由于患者多有紧张的心理,所以医生应热情耐心地向患者讲解,解除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
一是在诊治时医生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详细诊察,不得出半点差错。这些,都是医生在刺络时必须具有的正确心态。
二要对患者有同情心,把给患者治病看作是自己应尽之责任,这样才能“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仔细诊治,并取得良效。
三要对患者作耐心解释。如《灵枢·师传》所云:“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在埋线之前,首先要向病人详细介绍本疗法的治疗特色和疗效特点,交待埋线手术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相对针灸针而言,由于埋线针比较粗,加之微创埋线一般不用局部麻醉,患者往往有恐惧心理,这时需要向患者耐心解释,消除病人的紧张和怀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的开展。这对于初诊和精神紧张的病人尤为重要。因此,医生在针前一定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能了解埋线的过程,解除疑虑。
三是在针刺前医生要心态平衡,心平气和,这样才能静下心来为患者诊治,方保无虞;正如《灵枢·邪客》篇所说:“持针之道,欲端于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
四是针刺时,将意念集中于指下之针尖处,细心体会针下的感觉,从而了解正、邪相争的情况,并决定针刺的深浅,《灵枢·终始》:“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并通过观察病人双目的方法,制其神气,引导病人注意于施术部位,令经气易行,从面达到最佳的针刺效果。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二、患者的心理准备
治神贯穿于埋线治疗的全过程,对埋线取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除必须受到从医者的重视外,患者的心理准备也是很有必要的,其中的奥妙,需要大家细心体会。
首先,患者要对医者充满信任,做到情绪稳定,以利于入静。患者对医者产生信任,就可以使自己精神放松,积极配合医者的治疗,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是要正确认识埋线疗法,了解它的操作过程及经常出现的感觉,从而放松心态,解除自己的紧张心理。
三是要患者精神保持松弛,消除恐惧心理,以平静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操作。心主神明,主血脉,心神定则血脉和,经气易至,则见效快; 否则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经气逆乱而不利于治疗。埋线疗法除进针时略有微痛、进针后略有胀痛外,并没有特别难以忍受的疼痛。但针时毕竟有患者难免紧张。使患者保持放松情绪也是必要的。
四是要保持乐观的情绪。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乐观的情绪、坚定的信念能够调动机体的潜力,影响内分泌的变化,加速代谢过程,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而针刺治疗的作用就在于激发经气、推动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调动机体固有的积极因素,使机体的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而这个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患者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因此,正如《金针梅花诗抄》所云:“病者之精神治,则思虑蠲,气血定,使之信针不疑,信医不惑,则取效必宏,事半功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