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灸医生 于 2019-9-12 22:39 编辑
埋线的角度,方向与深度
腧穴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同一个腧穴,如果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同,那么刺达的组织结构、产生的微创埋线进针感应和治疗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微创埋线操作时,一定应该对针刺时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有所了解。
一、角度
微创埋线进针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其角度的大小,应根据腧穴部位、病性病位、手法要求等特点而定。根据身体部位不同,微创埋线进针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平刺三类(图11-1)。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全身大多数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如腰、腹、四肢。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45度角倾斜刺人,适宜于不能深刺的腧穴和肌层浅薄的部位,如颈项,背,胸部腧穴。 (3)平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刺人,甚至沿皮下刺人,适用于皮肉浅薄处,如头面,胸部腧穴,或使用皮下埋线 时使用。
二、方向
微创埋线进针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微创埋线进针方向主要以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和不同病症治疗的需要而定。
确定埋线针具刺入的方向,主要根据以下几种情况。 (1)埋线结合的疗法不同:如埋线使用腕踝针和浮针法朝向患处方向刺入。 (2)补泻方法:如实行迎随补泻的,要求循经或逆经刺人。 (3)埋线手法:如透穴埋线,以需要进行透穴的穴位决定针刺方向。 (4)针感传导:为使针感到达而将针尖朝向患部方向。如颊车穴为例,若用作治疗颔病、颊痛、口噤不开等症时,针尖朝向颞部斜刺,使针感放射至整个颊部;当治疗面瘫、口眼歪斜时,针尖向口角横刺;而治疗痄腮时,针尖向腮腺部斜刺;但治疗牙痛时则用直刺。
三、深度
注线法埋线植人线体的深度以既有针下气至感觉,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每个腧穴的埋线进针深度,在临床实际操作时,还必须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经脉循行深浅、季节时令、医者针法经验和得气的需要等诸多因素作综合考虑,灵活掌握。正如《素问·刺要论》指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深浅不得,反为大贼”,强调微创埋线进针的深 度必须适当。埋线深度一般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 穴位解剖情况 凡头面及胸背部肌层较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及臀部肌肉较厚者可深刺。穴下有脏器、血管及神经干者宜浅刺。背部、前胸、颜面部、头面部等处,可将线植人于皮下即可,一则吸收缓慢,二则防止误伤深部组织、脏器。而在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则可植人与毫针治疗时刺人的等同的深度,由于注线法所用的针体较细,对深部肌肉、组织的创伤较小,出血量也较小,故可以进行深部埋线,线体的埋置深度应该以穴位解剖作为主要依据。一般米说,线体应该埋在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也可以埋人肌层。对于四肢末端由于组织较少,埋线比较困难,尽量不要埋线,另外,对于肌腱较多的穴位(如内关),埋线时也要慎重,尽量使用较短和相对柔软的线体,以不影响局部活动为度。有些穴位下方有大的血管和神经,对于这些穴位应该避免深刺,以防伤及血管和神经。 2. 埋线方法 穿线法进针较浅,植线法、切埋法、割埋法、扎埋法较深,注线法可浅可深。 3. 年龄情况 年老体衰及小儿娇嫩之体,均不宜深刺;年轻力壮者可深刺。 4. 体质情况 形体瘦弱、气血虚衰宜浅刺,而形体强盛者可深刺穴下1cm处作皮丘,切埋、割埋和扎埋法可扩大局麻范围,用浸润麻醉,但不能使肌肉刺激点受到麻醉,以免影响弹拨肌肉时产生针感。 5. 病情情况 阳证,表证、新病、实证宜浅刺,阴证、里证、久病、虚证宜深刺。微创埋线进针的角度、方向和深度,这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而言、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延髓部,眼区、胸腹、背腰部的腧穴,由于穴位所在处有重要脏腑、器官,更要掌握好埋线进针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以防微创埋线进针意外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