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百家论经
›
理疗
›
中医理疗的神奇功效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1044
|
回复:
0
中医理疗的神奇功效
[复制链接]
大荆
大荆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2-1 16: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理疗就是通过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些物理因素通过人体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从而调整了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促进对细胞组织的修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病目的。过去中医理疗被广泛用于治病,而现在更多的被运用于养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理疗吧。
中医理疗的养生原则
1、饮食养生
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2、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3、固精养生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
4、顺时养生
古人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5、减毒养生
古人认为,人若喜怒无常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被人体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而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它措施,减少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进而延年益寿。
6、静神养生
静神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7、修身养生
古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古医家孟说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孙思邈则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养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8、调气养生
古人认为,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抗病邪,增强脏腑功能之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导致元气的虚、陷、滞、逆等症候,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9、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进补既要辩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服用补药时,如系入肺药,在秋季较合适;如系温补药,则在冬季比较适宜。
中医理疗的八大方法
1、熏蒸
熏蒸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水和药盛于器皿内浸泡熏蒸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为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透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所以比内服药物疗效更快、更舒适,也不会增加肝肾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2、针灸
医学科学家对针灸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经络理论、针刺镇痛的机制、穴位特异性、刺法灸法的高速功能等,结合现代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声、光、电、磁等边缘学科中的新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临床实践证实,针灸对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科多种病证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艾灸
灸法以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为主要治疗手段,在预防保健方面更有优势,对于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也有较好效果。灸法这种外治方法,通过将艾绒等药物直接或间接放在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功效。现代科学证实,艾灸时产生的烟雾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艾灸对血液循环、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呼吸、消化、生殖等系统都有一定的促进和调整作用。
4、火疗
火疗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火疗产生于原始人学会用火之后。我们的祖先在烘烤食物或取暖等使用火的过程中,发生灼烧烫伤,结果使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除,于是学会了主动用火烧灼以治疗更多的病痛,这便是火疗最早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火疗技术推广普及,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医火疗已广泛应用于美容、减肥、养生、治疗、预防、保健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循经火疗技术依据经络、穴位、阴阳平衡理论,激活机体的特定穴位,促进经络运行,使经脉精气充盈,气血运行流畅。
5、推拿
推拿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医疗方法,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在同大自然做斗争中产生的。人们受伤后,本能地用手去抚摸伤痛处,疼痛得到缓解,由此便逐渐产生了推拿疗法,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推拿疗法就被广泛应用,民间医生扁鹊运用按摩、针灸成功地抢救尸厥患者。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痹症、痿症、口眼歪斜、胃脘痛等疾病的推拿疗法。我国第一部推拿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就成书于秦汉时期。推拿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推拿后可感到肌肉轻松、关节灵活、精神振奋、活力充沛。
6、刮痧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7、拔罐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蒸气、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行部穴位发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生充血或瘀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疗法。拔罐疗法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并且可治疗多种疾病。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因为古人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在晋代医家葛洪所着《肘后备急方》中就有以牛角制成罐来拔脓治疗外科疮疡脓肿的记载。
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拔罐疗法的种类、方法也不断创新,其罐具也从兽角、竹筒发展为金属罐、陶瓷罐、玻璃罐,乃至近年来研制成的抽气罐、挤压罐、电磁罐等。操作方法亦从单纯的留罐法发展为走罐、闪罐法,以及针罐、药罐、刺血罐、抽气罐、水罐等拔罐方法。适应范围从吸拔脓血发展为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外感内伤的数百种疾病。拔罐疗法之所以在民间深受广大患者欢迎,是因为其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无痛苦,而且疗效显著。
8、正脊疗法
正脊疗法是以分筋弹拨、按压疏理等整复手法作用于脊椎背膂,以促进督脉气血和畅使病椎恢复正常,从而治疗脊椎伤损等疾病的一种方法。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40755938832457753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