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针灸学堂
›
中医基础理论
›
【第二节 基本病机】四、津液失常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1704
|
回复:
0
[第7章 病机]
【第二节 基本病机】四、津液失常
[复制链接]
针灸学堂
针灸学堂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3-29 1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四、津液失常
津液失常,指津液生成不足,或输布、排泄障碍的病机变化。
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是复杂的生理过程,必须由多个脏腑的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诸如肺气的宣发和端降,脾气的运化转输,肾气的蒸化,三焦的通调,以及肝气的疏泄都参与其中。以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尤为重要。同时,气的运动以及气化过程,对调节津液代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如果肺、脾、肾等相关脏赔生理功能异常,气的升降品人运动失调,气化功能失常,均能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输布排泄障碍。
(一)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脑,外而孔窍、皮毛,失于濡润、滋养,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机变化。
津液不足的形成,一是热邪、燥邪伤津,如外感暑热、秋燥、温热之邪,或火热内生,如阳亢生热、五志化火等,耗伤津液;二是丢失过多,如吐泻、大汗、多尿及大面积烧伤等,均可损失大量津液;三是生成不足,如体虚久病,慢性疾病,脏腑功能减退等,亦可致津液亏耗。
由于津和液,在性状、分布部位、生理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津和液不足的病机及临床表现也不同。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内则充盈血际、濡养脏脑,外则润泽皮毛、孔窍和肌肉。因此,伤津主要是丧失水分,临床以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症状为主。临床上,伤津常见于吐、泻之后。如夏秋季节,多饮食伤中而致呕吐、泄泻或吐泻交作,损失大量津液者,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目陷、螺瘪、尿少、口干舌燥、皮肤干涩而失去弹性。此外,炎夏季节而多汗尿少,或高热而口渴引饮,或秋季气候干燥而口、鼻、皮肤于涩而失去弹性等,均以伤津
为主。
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可濡润脏腑,充养骨髓、脑髓、脊髓和滑利关节,一般不易耗损,一旦亏损则又不易迅速补充。脱液是机体水分和精微物质共同丢失,临床不仅有阴液枯洞的症状,而且还可表现出虚风内动、虚热内生之象。如热性病后期,或久病伤阴,症见形瘦肉脱,肌肉瞬动,手足震颤,舌光红无苔等,均以脱液为主。
伤津和脱液,在病机和临床表现上有所区别,但津液本为一体。生理上互生互用,病机上也相互影响。伤津未必脱液,脱液则必兼伤津。故伤津乃脱液之渐,液脱乃津伤之甚。津伤较易补充,而液一旦亏损则较难恢复。
津液耗伤较甚,可见目眶深陷,啼哭无泪,小便全无,精神委顿,转筋等症;严重者、因血中津少而失其流动之性,气随液脱而亡阴亡阳,可见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微欲笔之危象,应积极救治。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障碍,是津液代谢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主要与肺、脾、肾、膀胱、三焦的功能失常有关。并受肝失疏泄病变的影响。
津液的输布障碍,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转输和布散,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引起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主要是参与津液代谢的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脾失健运不但使津液的输布障碍,而且水液不归正化,变生痰湿为患。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失宣降,则水道失于通调,津液不布;肾阳不足,气化失司,则水液内停;三焦气机不利,则水道不畅;膀胱气化失司,浊气不降,则尿液不行;肝失疏泄,气滞则水停等,皆可导致津液的输布障碍。
津液的排泄障碍,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贮留体内,外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津液化为汗液,有赖肺气的宣发作用;津液化为尿液,有赖肾气的蒸化功能。而肾的蒸腾气化功能贯穿于整个津液代谢的始终,在津液排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肺气失于宣发布散,腠理闭塞,汗液排泄障碍;肾的气化功能减退,尿液生成和排泄障碍,可导致水液停留为病。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障碍,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终都是导致津液在体内停滞,形成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等病变。
1. 湿浊困阻
多因脾运失常,津液不能转输布散,聚为湿浊。湿性重浊黏滞,易于阻遏中焦气机,湿浊困阻虽为肺脾肾等相关为病,但以脾不运湿为要,可见胸闷、脘痞、呕恶、纳呆、腹胀、便 溏、苔腻、脉濡缓或濡滑等症状。
2. 痰饮凝聚
多因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停而为饮,饮凝成痰。痰滞留于脏腑经络,而有多种病机变化。饮停之部位多见于胃肠、胸胁、四肢、胸膈等,而分别称之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的后
3. 水液贮留
多由肺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气不行津,津液代谢障碍,贮留于肌肤或体内,发为水肿或腹水。根据水饮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如水饮凌心,阻遏心气,心阳被遏,症见心悸、心痛;水饮停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症见胸满咳嗽;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肝脾气机,可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症见腹水鼓胀、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水饮停于四肢,症见肢体沉
重浮肿等临床表现。
湿、水、饮、痰,皆由津液输布和排泄障碍而形成,以状态而论,湿为弥散状态,水最为稀薄,痰较稠厚,饮则介于两者之间;在发病机理、停聚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也各具特点。但四者又难绝然划分,而且可以相互转化,故有水湿、痰湿、水饮、痰饮并称者。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气、血、津液皆为生命物质,生理密切相关,故在病理上气滞、血瘀、津停三者之间常互为因果,可出现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等病机变化。
1. 水停气阻
水停气阻,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机变化。盖多由于肺脾肾功能失常,引起津液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内阻于机体,进一步导致脏腑气机运行阻滞;或因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气机不行,影响津液代谢而水停:或水停而加重气机阻滞所致。临床表现因水液停蓄的部位不同而异。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不利,可口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羰多等症;水饮凌心,阻遏心气,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肝脾气机阻滞,可见脘腹胀满,腹大如鼓等症;水饮停于四肢,则可使经脉气血阻滞,可见四肢浮肿、沉重肿胀等症状。
2.气随津脱
气随津脱,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出现气与津液脱失的病机变化。
多由于高热伤津,或大汗出,或严重吐泻、多尿等,耗伤津液,气随津脱所致。《金匮要略心典·痰饮篇》指出:“吐下之余,定无完气。”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泄泻,皆可使气随津液耗伤而脱失。津能载气,故凡汗、吐、泻等大量伤津的同时,必然导致不同程度的气随津泄。轻者津气两脆,重者则可致津气两脱,出现面白肢冷,呼吸气微,脉微欲绝等气脱的危重证候。
3. 津枯血燥
津枯血燥,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机变化。
多由于高热,或烧伤引起津液损耗,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所致。可见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舌红少津等症状。
4. 津亏血瘀
津亏血瘀,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机变化。
多由于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等因素,致使津液大量亏耗,则血量减少,血液循行涩滞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读医随笔·卷三》说:“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瘀滞。”说明热灼津亏导致血瘀的机理。临床表现,除原有津液不足的表现外,可见面唇、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痰疹显露等症。
5. 血瘀水停
血瘀水停,指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机变化。 多由于血瘀则津液环流不利,津停为水。如心血瘀阻,影响津液输布,可见心悸,气喘,口唇爪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甚则胁下痞块,下肢、面目浮肿等症状。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