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分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机能正处于收敛的状态,不少养生之士都会以刮痧来调理身体,既有利于调气行血、活血化淤,又能舒筋通络、驱邪排毒。
中医科专家表示,尽管刮痧在民间很“热”,中暑、感冒、胃肠道消化疾病都可能会“刮一刮”,但正确地应用刮痧治疗或保健是有一定讲究的,并不是随便刮的。
误区一 有病才会刮痧
许多人认为刮痧是一种治疗手段,只有身体出现不适,中暑或者感冒,才想起来使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聂斌教授表示,刮痧不仅仅是治疗方式,而且还可以是一种保健方式。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而通过刮痧,相关部位出现的淤血点、淤血斑或像米粒样的出血红点称之为“出痧”,这可以说是“给邪以出路”。因此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一方面使汗孔张开,使痧毒(也就是病毒)可以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日常无病也可通过刮痧使经脉畅通,从而改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聂斌指出,健康的人群,身体内循环正常,刮后不易出痧;而亚健康状态或者已经患病的人刮后就会出痧。
误区二 出痧颜色越深越好
刮痧是否疼痛越大、颜色越深,就意味着把“邪都刮干净”了呢?聂斌认为,刮痧属于一种刺激疗法,如果操作不当,如刮痧的部位、刮痧的力度、刮痧的时间掌握不当,不但达不到治疗保健的目的,还可能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其他的不适。刮痧并非越痛越有效,一般出痧呈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了。
聂斌还提醒,刮痧首先要辨证施治,相对的适应证包括感冒、发烧、中暑、肠胃病、肩周炎、颈肩背痛等部位,而且对应不同的穴位,部分疾病还要结合药物治疗,因此刮痧前建议到医院咨询医生。
误区三 出痧会损伤皮肤
出痧后,皮肤发红,不少人认为这对皮肤有损伤。聂斌指出,采用正确的刮痧手法,控制时间在10-20分钟左右的刮痧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淤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一般不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中医认为,“出痧”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淤,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
误区四 人人都可刮痧
刮痧既然可以治病又可以做保健,是否人人都可刮痧?其实,刮痧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
聂斌指出,过度疲劳、过度饥饱、醉酒、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尤其是出血倾向者(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都不宜刮痧。
因此,建议刮痧前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应用刮痧疗法。
Tips:刮痧选择什么工具好?
一般来说,刮痧板建议选用天然水牛角,这类刮痧板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不良化学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另外,刮痧除了刮痧板之外,还要应用合适的润滑介质,如跌打万花香油、植物油、葱姜汁、滑石粉、润肤霜等,目的是防止划破皮肤,还能增强刮痧的功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朝
图/视觉中国
了解更多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01292377503757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