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针灸学堂
›
医学心理学
›
【第五节 其他理论观点】 三、中医心理学观点 ...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1237
|
回复:
0
[第3章 医学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五节 其他理论观点】 三、中医心理学观点
[复制链接]
针灸学堂
针灸学堂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12 10: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第五节 其他理论观点
三、中医心理学观点
中医心理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巨大影响,以东方哲学认识世界的独特方法为核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熠熠生辉,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中医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形神合一、心主神明、五脏情志论、人格体质论和阴阳睡梦论。
(一)形神合一论
形神合一是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形,指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形神合一论认为,人是形体与精神结合统一的有机整体,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主,形神不可分离。形神合一论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1.形为神之体
中医心理学理论认为,神本于形而生,而且神不能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神志活动以五脏的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故在生理上,形健则神旺,形体充盛则精神振奋,神智清楚,思维敏捷;在病理上,形衰则神疲,脏腑精气空虚,就会出现易怒、健忘、悲伤、恐惧等一系列形病伤神的症候。
2.神为形之主
神在形的基础上产生,但对形有主宰作用。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说明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是由神来支配和调节的,神一旦失去了这一主宰及调节作用,就有可能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3.形神不可分离
《内经》认为形神和谐是健康的保证,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灵枢·天年》曰:“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说明人体的精神心理活动与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神合一则机体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二)心主神明论
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狭义的“神明”,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狭义之神。
中医心理学认为,心主神明论以中医学“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指导,强调心在五脏中的核心地位。“心主神明”的理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贯彻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三)五脏情志论
情志,在中医学中是七情五志的统称。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精神、意志及情绪活动。五志,是指由五脏精气所生成的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变化。五脏情志论是研究情志活动与脏腑关系的理论。
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的产生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是以五脏所藏的精微物质为生理基础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内经》主要以“五志”的形式对情志活动进行归纳表述,并与内脏生理联系起来,深刻地阐释了情志活动的生理基础,如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脏亦是情志活动产生的病理基础,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的变化时,往往对外界的刺激极为敏感,会直接影响人的情志活动,产生相应的变化,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灵枢·本神》)。中医亦重视情志活动对脏腑的反作用,情志变动过于强烈和虽不强烈但过于持久,即“情志过度”或“七情太过”,则可伤及脏腑气血而成为内伤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总之,五脏情志论不仅指出脏腑气血是情志活动的生理病理基础,更强调了情志对脏腑的反作用。由于人的情志变化极为复杂,因此,临证之时,应结合患者的体质因素、脏腑功能状态及具体脉证等,灵活运用七情内伤五脏的致病规律,指导临床实践的防治工作。
(四)人格体质论
人格体质论是在“形神合一论”的基础上,将人格与体质结合起来,阐述个性的理论。中医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与生理活动互相联系的,一定的人格与一定的体质也有某种关联,应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依照五行属性的特点和阴阳之气的多少,将人格体质分类为“阴阳二十五人”“阴阳五态之人”等,从而使人格体质统一于阴阳五行之中。《内经》中有很多篇章讨论了人格问题,在讨论不同人格时,多结合不同的体态、体质、行为和生理病理因素一起讨论。如《灵枢·通天》根据人体阴阳的多少、盛衰分为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等“五态人”,“五态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阴阳气的表现和五行属性的特点,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形人”,再根据五行各属之五音的多少、偏正进一步将各形人分为五个亚形。
《素问·经脉别论》中的“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指出了人格体质特征与生理特征有着密切关系。在治疗疾病时,应全面收集病史资料,详细了解先天禀赋、后天环境之影响,分析个性特点而确定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法。《内经》中的人格体质学说对人的分析、分类和个体差异的精细描述,为中医心理学的人格体质论奠定了基础。不同的人格体质具有不同的疾病倾向,这一理论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因人制宜”的根据,也指导了临床“治未病”心理养生方案的制定。
(五)阴阳睡梦论
中医学对睡眠与梦这一基本生命现象的认识本于阴阳学说,延伸到营卫、经络、气血、五行、水火等理论,后世医家又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阴阳睡梦理论。
1.阴阳与睡眠
人体睡眠与觉醒出入交替的规律,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天地自然、阴阳消长规律而产生的结果。中医学强调,天地自然界白天阳长阴消,晚上阴长阳消,因此人体睡眠觉醒的阴阳出入交替规律与之同步,白天觉醒而兴作,夜晚睡眠而休息。
2.营卫循行与昼夜寤寐
营卫之气的正常循行是昼夜寤寐交替的物质基础,卫气属阳,营为阴血,即是卫气率营血而行。卫气随着昼夜的阴阳消长变化而潜藏出入,形成寐寤交替的过程。如《灵枢·口问》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当黄昏阳气渐尽,而阴气渐盛,卫气入里则合目而瞑;相反,当清晨阴气渐衰,而阳气渐盛,卫气由里出表,则开目为醒寤。
3.阴阳消长与梦幻
在我国古代,人们已认识到梦是发生在睡眠之中的特殊心理活动,对于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医学认为,梦是特殊的神志活动,与人体自身的阴阳消长变化及脏腑气血、营卫运行密切相关,梦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反映。人体的生理要求、本能欲望,可以表现在梦中,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所说“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就属于此类的梦。凡人体阴阳不和、脏腑组织的病变均可产生睡眠障碍,也可以表现在梦境之中,这就是《内经》中所论及的“淫邪发梦”理论。如《灵枢·淫邪发梦》说:“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潘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因此,中医对失眠、多梦甚或恶梦病证多从调理阴阳论治。如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交泰丸、定心汤、定志丸等治疗梦寐疾病的方剂,均蕴含调和阴阳之理。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人格结构理论的分类及功能。
2.简述人本主义理论。
3.认知和情绪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4.简述贝克的认知行为治疗假说。
5. 简述森田理论。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疗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