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938|回复: 0

    [第1章 针灸各家学说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内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后世针灸学说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1 09: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6 09:39 编辑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针灸各家学说形成的理论基础

      各家针灸学说的学术渊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源于前代文献,如晋代以后的各家学说大多导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八十一难经》以下简称《难经》、《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等经典著作。二是源于师授,如徐凤自称深得彭九思、倪孟仲两公传授,罗天益师李东垣,刘瑾师陈会等,他们的学说多受其师学术思想的影响。三是源于家传,即所谓家学渊源,如张璧即是继承家学,徐文伯、王国瑞、凌云等也都以针灸世家相传而闻名于世。四是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有的医家勤于访师觅友,向广大群众学习,如葛洪、赵学敏等从民间采访到不少针灸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上四个方面的来源是不可截然分割的。事实证明,不少医家的学术观点,并不单纯来自某一方面,如窦默学说的形成,既有师授因素,也包括《内经》对他的启示,还有从宋子华那里得来的秘传等。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我国早期的医学文献,包括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内经》《难经》及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 伤寒杂病论》《脉经》 《甲乙经》等。特别是其中的《内经》《难经》《甲乙经》,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一 千多年来, 纵观我国许多针灸学者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建树,无不导源于这三部经典著作,无不是对其内容的补充和发挥。因此,上述“三经”也是后世针灸学说流派的共同理论基础,必须对其有全面的了解。
      第一节《内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后世针灸学说的影响

      《内经》的问世,有着划时代意义,这部约30万字的著作,主要载述中医的基础医学,而临床医学涉及药物方剂甚少,却用了很大篇幅记述了针灸医学的内容。正如汪石山《针灸问对》中载“《内经》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书中多处引述《九针》又名《针经》《针论》及《刺法》《经脉》等远古文献,反映了我国早期的针灸医学概况,它是我国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标志着战国秦汉时期,针灸就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已发展成为一门重要学科。虽然当时已有药物、按摩等多种治疗手段,但《灵枢》第一篇还是强调“先立针经”,《素问.八正神明论》也指出“法往古者,先知针经”,足见针灸在我国早期临床医学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一、经络学成就与影响

      《内经》的经络理论是较为完备的,《灵枢》 中“本输”等篇首先指出了经络对指导临床的重要意义“经脉”“脉度” “骨度”“百病始生”“邪气脏腑病形”等篇载述脉的含义、经与络的不同概念及相互关系《素问》中“五常政大论”“ 调经论”,《灵枢》中“本脏”“邪气脏腑病形”等篇载述经络的生理作用《灵枢》中“海论”“营卫生会”“营气”“卫气行”等篇载述经络气血的来源、循行及其与内脏肢节的联系《灵枢》中“逆顺肥瘦”篇载述手足三阴三阳经的走行方向《灵枢》的“天年”和《素问》的“调经论”中关于经络病变与人的生长、衰老的关系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灵枢》中“经脉”“经别”“百病始生”“经筋”“痈疽”,《素问》中“热论”“皮部论”“调经论”“缪刺论”“五脏生成”等篇,不但记载了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与病候,而且说明了外感病邪可由皮毛到络、到经、到内脏,由表人里、由浅人深地传变。运用经络作为诊断手段也由来已久,《素问》中“经络论"“三部九候论”“诊要经终论”及《灵枢》中“终始”等篇,论述了观察络脉诊断疾病及切诊经脉部位的关系等问题。至于经络理论在临床治疗上的运用,《内经》中也论述了按经取穴及表里经互用等原则,成为后世医家师法的准绳。

      《内经》的经络理论比较系统全面,对后世各家学说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即是根据《素问.皮部论》等外邪由表人里之说,提出病在太阳即刺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此即“上工治未病”的观点其六经分证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了以经络脏腑为中心的针灸辨证施治理论,就是把切诊与脏腑经络辨证紧密结合,先脉后证,再讲针灸原则与方法。又如,《丹溪心法》中的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也源于《内经》经络脏腑的阴阳表里理论,“合生见证”说丰富了经络辨证理论,对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

      经络在针 灸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代医家对它深为关注。元明以后有许多学者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以滑伯仁为代表,他裒辑《灵枢》中“本输”“营气”及《素问》中“骨空论”等内容,将十二经脉加上任、督脉,提出著名的“十四经”学说。李时珍根据《灵枢》中“五音五味”“逆顺肥瘦”“脉度”“动输”“经别”及《素问》中“举痛论”“痿论”等内容,对奇经八脉进行研究整理,写成《奇经八脉考》。金代刘完素、明代汪机根据经络理论,采用分经分部取穴方法,指导外科疮疡治疗。王肯堂提出分经辨证治眼病、郭志邃提出痧症的分经治疗方法等,均是《内经》经络理论的延伸。

    二、腧穴学成就与影响

      《内经》记载了大量的腧穴,但有的腧穴缺部位,有的则缺作用,有的甚至没有名称,只有对部位或取穴法的描述。尽管如此,仍有100 多个常用穴位名称,而且《灵枢》中“骨度”及《素问》中“骨空论”“血气形志”等篇论述了腧穴定位法,《灵枢》中“经筋”“背腧”“五邪”等篇论述了阿是穴的定位方法,《灵枢》中“本输”“寿夭刚柔”“五乱”“九针十二原”“邪气脏腑病形”“经脉”“背腧”等篇论述了特定穴理论,特别是对五输穴理论的阐述比较全面,还有原穴、下合穴、十五络穴、五脏背俞穴等也都有记载。

      《内经》的腧穴理论对后世也有较大的影响,如王熙不仅完善了《内经》俞募穴的内容,还提出治疗五脏病取五输穴与俞募配合的方法。在取穴上,《灵枢》中“经筋”“背腧”等篇提出“以痛为输”及“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等观点。唐代孙思邈发展为阿是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宋代王执中在临床应用上就深得其中三昧,如治哮喘,按压肺俞穴出现“其疼如锥刺”治痫证,按压风池穴“皆应手酸疼”治梦遗,点按“肾俞酸痛”治咳嗽,“以手按其膻中穴而应”治痢疾,“为按其大肠俞疼甚”治带下,按带脉穴,“莫不应手酸疼”等,然后在其处施灸或用火针刺治,皆获良效。又如金代的刘完素,即以善用五输穴、井穴、原穴而擅名,在其著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有20多种病症用到针灸治疗,用穴总数仅30多个,多数是五输穴,一般仅用一个井穴或一.个原穴治疗。李东垣重视脾胃学说,在《脾胃论》中提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其依据就是《灵枢.本输》记载的“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的观点,他认为上、下巨虚虽分属大、小肠,但皆属足阳明胃经,故脾胃虚弱可用上、下巨虚施治。

    三、刺灸学成就与影响

      从《素问》中“宝命全形论”等记载看,当时既有金属针,又有石制的砭针、镵石,而针具又有九种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用途。《灵枢》中“官针”“九针十二原”“ 九针论”及《素问》中“针解”等篇记载了九针的名称、取法、长度、形状、作用、主治、操作、注意事项等。《灵枢》中“寿夭刚柔”“官针”“经筋”及《素问》中“调经论”等篇记载了蟀刺、燔针,开后世火针、温针治病的先声。《素问》中“缪刺论”和《灵枢》中“官针”等篇记载了多种刺法,如恢刺、扬刺、偶刺、合谷刺、大泻刺、赞刺、络刺、豹文刺、毛刺、浮刺、短刺、缪刺、巨刺等,内容丰富,足资借鉴。

      《素问》中“八正神明论”“离合真邪论”“调经论”“针解”及《灵枢》中“官能”“小针解”等篇,论述了针刺补泻手法的操作及主治范围等。《内经》非常重视针刺得气,在《灵枢》之“终始”“九针十二原”“小针解”等篇强调得气的重要性。此外,对于针刺深浅、留针、出针、针刺禁忌等也有详细的记载,尤其是《素问》之“诊要经终论”“刺禁论”“四时逆从论”中提到的针刺不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少可作前车之鉴。金元针灸学家窦汉卿受《内经》针刺得气、候气理论的启发,提出针下得气的手指感应是“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标幽赋》,使复杂的理论变为有形的操作。与他同时代的晚辈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说,他曾向窦氏请教针法,窦氏说“凡用针者,气不至而不效。”后来,罗天益与当时另一位针灸学家忽泰必烈谈论及此,他也深表赞同。再从窦汉卿的《针经指南》所载十四字手法来看,也是导源于《内经》。明代形成的烧山火、透天凉分层补泻手法,也是对《内经》徐疾大法的发展。

      刺络放血法在《内经》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全书160篇中,有40多篇涉及此法,如疟疾、腰痛、癫狂等病的治疗都采用了放血疗法。在《内经》刺络理论的影响下,金元时代张子和以善用刺络放血而卓然成家,从《儒门事亲》中可以看出他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再如喉科夏春农,擅用针刺出血治“ 疫喉”,溯其学术渊源,也离不开《内经》的影响。

    四、针灸治疗学成就与影响

      《内经》的针灸治疗处方甚多,《灵枢》中“根结”“四时气”“五邪”及《素问》中“咳论”“痹论”等篇确立了选穴处方两大原则,即按经选穴原则和按脏腑选穴原则。关于病所与选用穴位的关系,归纳《灵枢》之“终始”“官针”“海论”“厥病”“上膈”等篇所述,有局部选用、远隔选用、局部与远隔配合选用三个方面。《内经》记载了30多类病症的针灸处方,其中对热病、疟疾、痹证、腰痛、心腹痛、水肿、癫狂等叙述尤多。

      晋隋名医陈延之对《内经》分部选穴处方原则体会很深,提出选穴有近道法、远道法,“师述曰孔穴去病,有远近也。头病即灸头穴,四肢病即灸四肢穴,心腹背胁亦然.....为近道法也。远道针灸法,头病皆灸手臂穴,心腹病皆灸胫足穴左病乃灸右,右病皆灸左《小品方》。重视发挥《内经》按经取穴原则的医家有王叔和、李梃、徐灵胎等,如王叔和在《脉经》中论述了寸关尺24种病证、脉象的所刺部位,提出刺其经脉,多无具体穴位。再如张洁古、云岐子对伤寒热病的治疗也多取法《内经》,除了重复《素问刺热论》《灵枢.热病》的五十九刺取穴法以外,其热病汗不出、伤寒结胸、痞气、三阳头痛、三阴腹痛、伤寒少阴病、阴毒症的治疗,也是在《内经》针灸治热病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