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548|回复: 0

    [第8章 清代医家] 第一节 郭志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1 14: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7 11:38 编辑

    第八章  清代医家

      中医的历史悠久,当发展到清朝时,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和积证,已臻于完善和成熟。无论是总体的理论阐述,还是临床各科的诊治方法,都有了较完备的体系,其疗效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卓著的,与世界各国医药状况相比还略胜一筹。但是,长期的团关自守、浓厚的遵经风气使这一时期的医 学停滞于既有的“完美”,而不能真正全方位地有所突破。

      清代后期,以道光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1840 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人侵中国,加之当时的统治者极为歧视中医,针灸更加受到了摧残。尽管如此,由于针灸治病深得人心,在民间仍广为流传。清代的许多中医名家都是针药并用的医家,他们在临床上不仅以药物治病闻名于世,同时善用针灸,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针灸经验。

      在这一时期,对针灸学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有

      吴师机提出外治法的理论,指出“膏药贴法与针灸通”说,匠心独运,冶针灸方药于一炉,发展了腧穴敷贴治疗学,尤其在膏药的运用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记载的白芥子涂法治疗哮喘成为冬病夏治的典范,其药物组成和敷贴方法一直沿用至 今,成为目前治未病的有效方法。
      李学川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在《针灸逢源》中增加2个经穴,完成了361个穴位的归经,至今为针灸学教材一直沿用。

      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提出“针灸失传论”,他指出《内经》重取经,今人重取穴,《内经》治病刺营出血量多,今人出血少许即“惶恐失据”《内经》治病用九种针具,今人一般只用毫针《内经》针灸诊治病种广泛,今人多只治痿痹等证《内经》诊治过程重得气与调气,今人往往忽略不计。这些见解可谓发人深省,对后世及现代在针灸适应证的扩大、针具的改进、手法的重视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吴亦鼎鉴 于当时世医多以汤液为本,疏于灸法,乃汇集各家灸法,编成《神灸经纶》专论灸法,对灸法的发展做出贡献。

      太乙神针是清代出现的一种掺药艾 卷灸法,用法与雷火神针相同。但在处方中不用毒性较大的药品,药性平和,适应证也比雷火神针广泛。早期记载太乙神针的医书有清代韩贻丰的《太乙神针心法》1717年 后有范毓倚的《太乙神针》传本。
      第一节  郭志邃

    一、生平与著作

      郭志邃,字右陶。生活于17世纪中叶,具体生卒年月不详。清代医家,携李今浙江嘉兴县西南人。郭氏鉴于痧胀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于1675年撰成《痧胀玉衡》。

      该书上卷列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下卷结合实际治例,叙述多种痧证,末附备用要方。书成后3年,郭氏从临床实践中意识到“痧之变幻,更有隐伏于别病中者”见该书序,又作后卷1卷,补充了不少有关痧证的诊治内容,是一部 比较系统的痧证专著。

    二、学说与贡献

      治痧分经络

      痧证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郭氏认为酸胀痛感是痧证的主要表现之一,其部位 与经络密切相关,《玉衡要语.治痧当分经络》“ 腰背巅顶连风府胀病难忍,足太阳膀胱经之移也。两目红赤如桃,唇干鼻燥,腹中绞痛,足阳明胃经之痧也。胁肋肿胀,痛连两耳,足少阳胆经之痧也。腹胀板痛,不能屈伸,四肢无力,泄泻不已,足太阴脾经之痧也。心胸吊痛,身重难移,作肿作胀,足厥阴肝经之痧也。痛连腰肾,小腹胀硬,足少阴肾经之痧也。咳嗽、声哑,气逆发呛,手太阴肺经之痧也。半身疼痛, 麻木不仁,左足不能屈伸者,手太阳小肠经之痧也。半身胀痛,俯仰俱废,右足不能屈伸者,手阳明大肠经之痧也。病重沉沉,昏迷不醒,或狂言乱语,不省人事,手少阴心经之痧也。或醒、或寐、或独语一二句, 手厥阴心包络之痧也。胸腹热胀,揭去衣被,干燥无极,手少阳三焦之痧也。

      刮放治痧法

      郭氏强调痧病要及时治疗“ 独是痧之一症, 缓者,或可迟延急者,命悬顷刻。在病家必当诚心请救在医者必当急为赴援,非若他症之可以迁延时日,姑且慢为调治也。”总结治痧的三个大法“临危急救,难以屈指。其治之大略,有三法焉如痧在肌肤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此二者皆其痧之浅焉者也,虽重亦轻。若夫痧之深而重者,胀塞肠胃,壅阻经络,直攻乎少阴心君,非悬命于斯须,即将危于旦夕,扶之不起,呼之不应,即欲刮之放之,而痧胀之极,已难于刮放矣。鸣呼,病濒于死,谁不伤心,痧症至此,信乎非药不能救醒,非药莫能回生,则刮放之外又必用药以济之,然后三法兼备,救生而生全,庶乎斯人之得有其命也。

      治痧三法刮、放、药。具体地说“肌肤痧, 用油盐刮之,则痧毒不内攻。 血肉痧,看青紫筋刺之,则痧毒有所泄。肠、胃、牌、肝、肾、三阴经络痧,治之须并经络脏腑,在气在血,则痧之攻内者,可消、可散、可驱,而绝其病根也。”

      治痧的工具,郭氏推崇用银针.他认为“尝览古人遗言东南单湿之地,利用贬,所谓针刺出毒血,即用砭之道也。但放痧之人,俱用铁针,轻者一针即愈,重者数次不痊,盖因炒毒人深,一经铁气,恐不能解。余唯以银针刺之,则银性最良,人肉无毒,以之治至深之炒毒,不尤愈于铁针乎此余所以刺痧筋者,独有取乎银针也。

      郭氏总结出常用放痧部位多在重要经穴部“在头顶心百会穴 一在印堂 ,一在两太阳穴一在喉中两旁一在舌下两旁一在双乳 在两手十指头一在两臂弯一在两足十指头一在两腿弯。

      如刺腿弯痧筋法“腿弯上下,有细筋,深青色,或紫色,或深红色者,肌肤白嫩者,方有紫红色,即是痧筋,刺之方有紫黑毒血。其腿上大筋不可刺,刺亦无毒血,反令人心烦。腿两边硬筋上筋,不可刺,刺之恐令人筋吊。若臂弯筋色,亦如此辨之。其余非亲见不明白,故不具载。至如头顶心一针,唯取挑破,略见微血,以泄痧毒之气而已,不可直刺。其指尖刺之太近指甲,虽无大害,当知令人头眩。若一应刺法不过针锋微微入肉,不必深入。

      治痧验案

      《痧胀玉衡.卷上.痧脉要诀》载“一忱云溪年老一子,七岁,发热五日,状类伤寒,昏迷沉重,服伤寒药,病势亦甚,将在临危。其婿吴彩云延余往视,诊其脉,形如雀啄,怪脉已现,不可复救,但细按左关,指下或时厥厥动摇,此暗痧而人不觉也。幸其年幼,可抱而起,视其腿湾,有紫筋三条,刺之,血流如注,不愈,用阿魏丸、大黄丸,清茶微冷饮之,又用荆芥汤,加山楂、葡子、槟榔、细辛,微冷饮之。连服二头服,方知人事,次日脉复如常,痧气退尽,但身热未痊,乃用伤寒阳明胃经药,三剂而愈。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痧证为感触秽浊不正之气所致,如暑湿、山岚瘴气、沟渠污垢、垃圾腐败、虫蛇死尸等皆可致病。以夏秋季节多见。治痧即抓痧也称刮痧、撮痧,是以手指或边缘润滑物体或针具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反复的刮、捏、提、挤、刺、挑等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片状瘀斑或出血,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祛除疾病的物理性治疗方法。

      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始有“痧” 证,至明代张风逵《伤暑全书》载有“绞肠痧”一证,迨至清初,痧病流行渐盛,当时有“ 满洲痧”与“番痧”等名称。又因南北地域与气候各殊,痧的名称则因地而异。如北方曰“青筋”闽、广名“瘴气”江、浙始称“痧”。清代康熙年间,郭右陶著《痧胀玉衡》一书,建立起完整的痧证辨证论治体系,在我国医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随后,清代有王凯《痧症全书》、欧阳调律《治痧要略》、张振銎《痧喉正义》等专著。

    四、阅读文选
    自序(《痧胀玉衡》)

      尝论一元运化,升而为天,凝而为地,人生其中,道配三才,惟其克佐天地之所不及也。所以大之兵农礼乐,小之屠钓工商,缺不可。而况炎帝肇创,尝药疗病,尤斯人生死所系者乎。历代相沿,神医迭出,载籍纷纷,惟救疾苦,孰意痧胀一症,时有悬命须臾,兆变顷刻者,竟置不论。如云林龚先生,所志诸书,历有年矣,迄今诵法不衰,时多宗之,然云青筋,所谓痧也。惜自古以来,从未论及,是以其疾往不治。余窃以为生死甚大,望医如里预溺,讵可听人之有是疾而不为之生全乎。余高曾以经术起家,箕裘累叶。余少列官墙,读古惠鲜怀保,概然有恫恤生民之志,尝愿为愁者解困,危者苏命。因遍阅仲景、东垣、丹溪诸先生论。而帖括所拘,有怀未展。鼎革以后,播迁不一,或羁留武水,或跋涉秦溪。每忆昔年寻章摘句,不过淹蹇一身,毫无裨益于世。既而旅食江淮,浪游吴越,所在时行痧胀,被祸不少。余心恻然,思得一术以济之,窃恐世人犯而不识,多有坐视其死者。故凡遇杏林先辈未尝不造而问焉见松隐异人,未尝不就而请焉。即册籍所载,鲜不于晤对之间,互相参考,然于痧也,究不得一要旨。 以后返棹携李,搜求高曾所遗前贤诸秘草,有其传变难治异症,或定于濂洛大儒,或议诸楚粤高士。虽篇页零星,各有同异,皆透参《灵》《素》《甲乙》诸经,以推展仲景先生之意,惜专籍无传,沉埋日久,而古人精秘尚未出也。余日夕究心,始悟痧胀变端,总其大纲,撮其要领,遂得历历措施,无不响验。余特虑斯疾勿辨,贻祸无穷,故为之推原其始,详究其终,深悯斯疾之为害,不忍不有斯集也。虽然医者治疾,尤百工治事,此握规,彼挟一矩,有一定之法,无一定之用。故余虽获遗言,尤必酌量于累黍之度,而神明其治法焉。此非昔人无是疾,今人始有是疾也抑非昔人之病可略,今人之病当独详也。余所以念兹在兹,日孜孜焉从事笔墨间,惟此救人是论。要不外夫推己之心,俾天下咸慰及人之愿斯已耳。昔人有言“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天下。”余独不敢云治身,与为天下有二也。盖医之为道,惟视人如己者乃可施。至于风气之强弱,年岁之多寡,精力之浓薄,必须以己为断,然后原疾量药,贯微彻幽,度节气而候温凉,参脉理而合轻重,始乃取应如神,捷于桴鼓。不然卤莽从事,是尤南辕而返北辙也,乌可得哉。
    时大清康熙十四年岁次乙卯灯月李郭志邃右陶氏自序于裕贤堂

      【思考题】

      1.郭志邃的治痧方法有哪些
      2.郭志邃的治痧思想在我国中医史上有什么影响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