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24 14:09 编辑
第六节 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是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依据穴位作用和药物性能,在穴位内注人药物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将针刺和药物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小、适应证广、作用迅速等特点。
一、操作方法
(一)针具选择
针具多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根据使用药物剂量大小以及针刺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一般可使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5mL或10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等。
(二)选穴处方
一般根据针灸治疗的选穴原则辨证选穴,亦可选取阳性反应点,如在背俞穴、募穴和四肢部特定穴出现的条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在阳性反应点进行穴位注射,效果更好。选穴以精为要,一般每次2~4穴。
(三)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取决于药物种类、浓度和注射部位。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肌肉注射剂量,可以少用,不得过量。5%~ 1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 2mL,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和特异性药物(如激素、阿托品等)只宜小剂量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的1/10~ 1/3。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0.5 ~ 2mL。依穴位部位来分,耳穴每穴注射0.1mL,头面部每穴0.3~ 0.5mL,四肢部每穴1 ~ 2mL,胸背部每穴0.5~ 1mL,腰臀部每穴2 ~ 5mL。
(四)操作程序
患者取舒适体位。根据所选穴位、用药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快速将注射针头刺人腧穴或阳性反应点,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针下得气后回抽,若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注入(图5-44)。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及病变组织确定针刺深度,一般轻压即痛 、病变在浅表的注射宜浅;用力按压出现疼痛、病变在深层的注射宜深。通常使用中等速度推人药物;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物缓慢推人;急性病、体壮者用强刺激,将药物快速推人。如果注射药量较多,可由深至浅,边退针边推药,或将注射器变换不同的方向进行注射。
(五)治疗周期
急症患者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 1次,6~10次为1疗程。同穴位两次注射宜间隔1~3天。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