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27 11:42 编辑
二、补虚泻实
补虚泻实就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素问·通评虚实论》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此,“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虚则补,实则泻,属于正治法。《灵枢·经脉》日:“盛则泻之,虚则补...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针灸临床上补虚泻实原则有其特殊的含义。
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 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刺补虚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如在有关脏腑经脉的背俞穴、原穴施行补法,可改善脏腑功能,补益阴阳、气血等的不足;选用偏补性能的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等穴,也可起到补益正气的作用。“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即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作用,如子宫脱垂灸百会、气海、关元等。
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则泻之” 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泻实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如在穴位上施行捻转、提插、开阖等泻法,可以起到祛除人体病邪的作用;选用偏泻性能的腧穴如十宣、水沟、素鶻、丰隆等,也可达到祛邪的目的。“菀陈则除之”,“菀”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菀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即对于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如闪挫扭伤、丹毒、红丝疔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体表红丝窜行等,可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法,以活血化瘀、解毒泻火、消肿止痛。如病情较重者,可点刺出血后加拔火罐,利于排出更多恶血,促进病愈。另外,腱鞘囊肿、小儿疳证分别在局部阿是穴、四缝穴点刺放液治疗也属此范畴。
3.不感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 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其明显。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他胜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在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