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820|回复: 1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梅州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9 07: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师在药柜前对症抓药。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医生正在给病人进行肩颈理疗。南方日报记者 陈泽铭 摄



    病人接受中医理疗。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梅州市中医医院是全市第二家三甲医院。南方日报记者 陈泽铭 摄

    投资近20亿元完善市、县、镇、村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实现基层中医馆城乡全覆盖;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9万亩,产值15.9亿元,中药制造年产值约9.2亿元;引进3名国医大师建立工作室,建设22个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和省名中医传承(师承)工作室项目……

    自2014年启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以来,梅州市紧抓中医药发展机遇,强化中医药产业战略布局,加快中医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逐渐走出一条客家山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

    日前,梅州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2021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是此轮评审中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也是继广州、深圳、云浮后,全省第四个成功“创先”的地级市。

    ●南方日报记者 陈泽铭

    通讯员 李立威 曾悠 黄泓 杨云梦 钟彬

    兴产业

    优化布局

    发展中医药产业

    4月的平远县王老吉凉茶仙草规范化种植基地,一片春意盎然。农户戴着草帽,穿着水靴,有条不紊地把绿油油的仙草苗移种到田间塑料薄膜覆盖的网格中。

    “我们依托平远‘仙草之乡’的优势,进行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饮片加工等。”该基地的建设单位,广东南领药业有限公司种植总监赖志明告诉笔者,目前公司主要种植凉粉草(仙草)、岗梅、鸡血藤、广金钱草等,可年产3750吨中药饮片。

    据赖志明介绍,南领药业是一家岗梅与仙草种苗繁育、产业化种植及加工的全产业企业。公司与华润三九、广药王老吉等企业订立了购销协议,同时通过“生产企业+中药材种植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订立种植合同,辐射带动平远县各乡镇及周边的农户种植药材。

    赖志明坦言,选择落户梅州,看中的是这里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原材料,“未来,公司将依托梅州资源优势,建设更大的南药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同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强种子种苗繁育技术攻关,为梅州中医药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及梅州中医药综合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作为广东省生态发展区,梅州森林覆盖率75%,富硒土壤地带占总面积的52.3%,十分适宜种植中草药。仙人草、佛手、桑叶、金银花等野生南药资源丰富。据统计,梅州境内有中草药1800多种,属全国和省重点品种282个,占普查品种的61%;其中,药食两用植物资源431种。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也将中原古风及中原民间医药和保健的精华带到了南方地区,千百年来一直保留中医养生的习惯。

    丰富的南药资源、良好的中医药养生习惯,为梅州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梅州强化对于中医药产业的战略布局,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近年来,梅州相继出台《梅州市中医药发展规划2020—2022年》《梅州市促进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加快培育发展中医药全产业链条,强化“产业+平台”两项支撑,大力推进中药“名企”工程,高位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香雪智慧中医药产业有限公司等大型中药企业进驻梅州;本土医药企业也得到培育壮大,纷纷找准了方向,挖掘和发展梅州“老字号”中药名药,打造客家特色中药品牌。

    位于五华县五华河畔的本土企业——广东康奇力药业有限公司正在加快推进三产融合。

    “我们通过把南药相关产品、南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发展集种、加、销、游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将旅游、健身、养老融为一体,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康奇力药业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徐映群说。

    如今,梅州南药种植、中药制造等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梅州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9万亩,产量17.2万吨,产值15.9亿元,规模化种植的品种有丰顺青蒿、平远仙草和梅片树、五华巴戟等。全市中医药企业20家(其中2家中药流通企业),中药制造年产值约9.2亿元。

    强服务

    中医药体系建设

    实现四个“全覆盖”

    去年11月底,伴随着水泥泵车的轰鸣和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总建筑面积超2万平方米的梅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热病中心大楼顺利封顶。

    据梅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谢坤清介绍,该大楼配套负压病房床位数245张,融合“智慧医院”建设要求,将热成像技术、远程诊疗、自动化诊疗、机器人手术、远程探视等高科技应用于预检分诊、诊断治疗及患者管理过程中,“项目建成后,将大力提升梅州乃至粤东片区中医应急救治能力,并将着力挖掘救治防治中医热病的中医药经方验方,研发防治中医热病的中医药制剂等。”

    近年来,梅州加快推进全市中医医院提升改造工程,加强中医医院专科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全市第二家三甲医院,梅州市中医医院以‘症病同治,疗效优先’作为中医药服务的特点,将中医概念中的‘症’与西医诊断的‘病’相结合,坚持中西结合,寻找最佳治疗方案。”谢坤清告诉笔者,在针灸科等专科诊治中,医院引进先进设备辅助治疗;同时配合医院自制的疏络片等特色中药制剂,满足患者的需求。

    2021年,该院门、急诊量超过50万人次,医院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67.19%。

    从2018年开始,梅州市投资近20亿元,加快推进完善市、县、镇、村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将中医医疗机构设在群众“家门口”,让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惠及千家万户。

    下午4时许,蕉岭县三圳镇卫生院“五星级”中医馆内,医生正在给病人把脉,进行着传统的“望闻问切”,中药房桌上整齐地摆放着30多张处方。中医馆另一边,电脑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机、电子针疗仪、多功能一体治疗仪等各种中医诊疗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刚刚结束中药熏蒸的李叔缓慢起身,舒展了一下腰身。“我一直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基本上每周都会来中医馆几次,通过中药熏蒸,缓解效果非常显著。”李叔笑着跟笔者说,中医馆离家走路就10多分钟,很方便,“况且医保报销后,每次理疗只要二三十元,非常便宜。”

    三圳镇卫生院院长陈仕荣告诉笔者,自中医馆建设以来,他们积极扩充设备、引进人才,推动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去年,尽管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一年门诊量也达到1万人次,中医疗和中药饮片处方量占比超过69%。”

    “十三五”期间,梅州8个县(市、区)全部设立独立建制的中医药管理股(室);新成立了梅州市中医医院和梅县区中医医院,填补了市、县(区)两级中医类医院的空白;新增2家城区三甲中医医院,其余7家县(区)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标准;大埔、平远、蕉岭、丰顺4家中医医院先后实现整体迁建,建成133间基层中医馆,覆盖了所有街道社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村级“中医阁”6个。

    自此,梅州实现了市、县两级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全覆盖,市、县两级中医医院设立全覆盖,市、县两级中医医院二甲及以上全覆盖,基层中医馆城乡建设全覆盖。

    重培养

    “名医+传承+基地+人才”

    打造高素质队伍

    在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内,一场生动的教学正在进行。广东省名中医、该院副院长、针灸科主任温乃元正在其传承工作室内,通过“切诊”明确了患者的病情,随后找准穴位,配合手法进行施针。

    他的两名亲传弟子在一旁聚精会神地观摩着,时不时掏出笔记本记录细节,手中还捧着一本温乃元编著的《广东省名中医温乃元针灸临证精粹》。

    “我们设立了名医工作室,以师徒相承做到薪火相传。”温乃元告诉笔者,他的学生会在固定时间跟诊,收集、分析病历,并由其点评,“这种‘传帮带’的模式,使得师徒间有充分的交流,并能充分结合临床实践,较快提升学生的业务水平,进行自身人才培养。”

    此外,该院结合教学实际,还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设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目前,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共有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骨干人才的培养,出台《加快人才发展的意见》,首次把中医药人才培养纳入“人才新政20条”,出台《梅州市嘉应岐黄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同时突出“中医名医+传承+基地+实用人才”工作思路,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统筹“民间派”和“学院派”中医药人才共同发展,强化基层中医药队伍建设。

    今年3月,随着两条红布被揭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在梅州市中医医院挂牌成立。这是继该院加入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后的又一积极行动。

    校院联手,教学相长,这是将医疗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梅州市中医医院科研教学部负责人刘舒明告诉笔者,教学医院的挂牌,意味着本地医生可以享用到高水平院校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实用人才,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近年来,梅州嘉应学院医学院建成粤东地区首个国家级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梅州市中医医院、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先后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住院医师规培协作基地。

    与此同时,梅州市引进孙光荣、石学敏、吕景山等国医大师建立梅州工作室,建设22个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和省名中医传承(师承)工作室项目,32个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遴选出14名“岭南陈氏针法”非遗项目培养对象。市、县两级中医医院全部建立了适宜技术培训基地。

    经过多年的培养,梅州市已拥有一支可观的中医药医疗队伍。2021年全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2422人,占人员总数的18.6%。每万常住人口拥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5.05人,超过省平均水平。中医药人员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相关

    在抗疫中发挥

    中医药力量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人们既可以看到中医战士“逆行”支援暴发疫情的地方,积极参与隔离酒店、发热门诊、高速路口检查点等地的核酸采样工作;也可以看到中医药利用本身的特点,全面深度参与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在阻断疫情的蔓延方面作出贡献。

    “在梅州的临床案例证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新冠肺炎患者有良好的效果。”梅州市卫健局中医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不再单一采用西医,而是综合运用中医治疗手法。

    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内五科主任江汉奇告诉笔者,在医院的发热门诊中,他们会采用中药沐足、耳尖放血等中医治疗方案,同时搭配中药颗粒、饮片,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灵活应用,“效果非常好,患者也乐意接受,病情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与此同时,该院专家依照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用本院的诊疗方案。

    此外,结合梅州地域特点,各中医医院积极运用中医药,为群众提供预防方和预防汤剂。2020年,梅州市中医医院自制“防感排毒方”等中药汤剂,在门珍大厅免费向群众派送;平远县中医医院提供的“家庭消毒燃熏合剂饮片包”“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药汤液包”等。

    “在治疗新冠肺炎中,梅州中医药关口前移、全程参与,是梅州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梅州市卫健局中医科相关负责人说。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08849653208927491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9 07: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力]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