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罐的吸拔方法
(一)火罐法
火罐法是利用燃烧时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并借火焰的热力使罐内的气体膨胀而排除罐内部 分空气,使罐内气压低于外面大气压(统称负压),借以将罐吸附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火罐法吸拔力的大小与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内燃火的温度和方式、扣罐的时机与速度及空气在扣罐时再进人罐内的多少等因素有关。如罐具深而且大,在火力旺时扣罐,罐内热度高、扣罐动作快,下扣时空气再进入罐內少,则罐的吸拔力大,反之则小。临床上可根据治疗需要灵活掌握,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 用止血钳或镊子等夹住95%乙醇棉球(或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做成乙醇棒),一手握罐体, 罐口朝下,将棉球点燃后立即伸人罐内摇晃数圈随即退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此法适用于人体各部位,可拔留罐、闪罐、走罐等,临床最为常用。闪火法罐内无燃烧物坠落,不易烫伤皮肤,操作比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注意所蘸乙醇宜少,且不能沾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2.投火法 将易燃软质纸片(卷),或蘸乙醇的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趁火旺时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1寸多,等到燃烧1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内侧面,火焰不会烧着皮肤。此法罐内燃烧物易坠落烫伤皮肤,故多用于身体侧面或横向拔罐、拔单罐、留罐、排罐等。
3.贴棉法 将直径1 ~ 2cm的95%乙醇棉片,薄蘸乙醇,紧贴于罐内壁,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此法多用于侧面拔,亦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操作时所蘸乙醇必须适量,乙醇过多或过少均易使棉片坠落,且乙醇过多易淌流于罐口,而引起皮肤烫伤。
4.滴酒法 在罐内壁上中段滴2~ 3滴95%的乙醇,再将罐横侧翻滚一下,使乙醇均匀附于罐内壁上(不可流到罐口处),点燃乙醇后,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住。
5.架火法 胶木瓶盖或矿泉水瓶盖放置于应拔的腧穴或患处,将95%乙醇棉球放置在瓶盖里面,点燃乙醇棉球后,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住。此法适用于在肌肉丰厚而平坦的部位垂直拔罐,不能用作闪罐、走罐。
(二)水罐法
此法一般使用竹罐。先将竹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也可在水里加煮中药制成药液使用),使用时将罐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用折叠的湿冷毛巾紧扪罐口,降低罐口温度,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此法适用于任何部位,吸拔力较小,操作需快捷。
1.水煮法 将竹罐放人水中或药液中煮沸2~ 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罐口朝下)夹起,迅速用多层湿冷毛巾捂住罐口片刻,以吸去罐内水液,降低罐口温度( 但保持罐内热气),趁热将罐拔于应拔部位,并轻按罐具30秒左右,令其吸牢。此法消毒彻底,温热作用强,且可罐药结合,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拔留罐、排罐等。此法操作要掌握好时机,出水后拔罐过快易烫伤皮肤,过慢又易致吸拔力不强。
2.蒸汽法 将水或药液(勿超过壶嘴)在小水壶内煮沸,至水蒸气从壶嘴或套于壶嘴的皮管内大量喷出时,将壶嘴或皮管插入罐内2 ~ 3分钟后取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扣上后用手轻按其罐半分钟,使之拔牢。此法适用于身体各部位的拔留罐、排罐等。
(三)抽气罐法
先将抽气罐紧扣在应拔部位,用抽气简将罐内的部分空气抽出,使其产生负压,吸拔于皮肤上。或用抽气简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着。此法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拔罐。
(四)其他罐法
如拔挤气罐、电磁罐、远红外罐、药物多功能罐等,可根据相应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