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本法适应范围较为广泛,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症。如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牙痛、口疮、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二)应用举例
1.支气管哮喘 白芥子、 白芷、甘遂、半夏各等份。 共为细末,鲜姜汁调匀,贴肺俞、膏育俞、定喘、膻中、中府。1次敷2~3小时,隔10天敷1次,3次1个疗程。能预防哮喘发作。
2.自汗、盗汗 ①取郁李仁6g, 五倍子6g。研末,用生梨汁调成糊状,敷两侧内关穴。②取郁金6g,牡蛎12g。共为细末,用醋调敷于脐部,覆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三)注意事项
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制随贴敷,以防挥发。
2.若用膏剂贴敷,应掌握好温化膏剂的温度(膏剂温度不应超过45C),以防烫伤或贴不住。
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红肿、轻度出水疱属于穴位贴敷的正常皮肤反应。但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若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5.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如斑蝥、马前子、巴豆等,贴敷药量与穴位宜少、面积宜小、时间宜短,防止发疱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6.对久病、体粥、消瘦、孕妇、幼儿,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7.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8.能引起皮肤发疱的药物不宜贴敷面部和关节部位。
9.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10.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