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信县坚持以中医药文化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深化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夯实中医药服务基础,构建中医药 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2021年,我县在全市率先建立智慧中药房,12月份运行以来服务群众 5000人次,群众满意度达100%;阳信县中医医院被评为“滨州市中医药教学基地” ,建成省级重点专科2个,培育省级名中医2人。主要做法:
(一)健全“三个机制”夯实中医药服务基础。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以打造中医药强县为目标,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统筹协调县域中医药服务及产业发展工作,研究解决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等难题。截至目前,召开专题会议2次,发现问题14项,现已全部整改完成。二是健全机构保障机制。县卫健局设立中医药科室,配备专职人员,全面指导全县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文化继承、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同时,在县中医医院设立科教科,具体负责全县中医药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全面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开展。截至目前,累计配备工作人员6人、指导培训 800余人次。三是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建设中医馆、国医堂等基层医疗服务场所,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将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技术项目纳入报销范围,提高中医药医保报销比例,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2021年,投资480余万元建成中医馆7处、国医堂3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药报销比例提高5%。
(二)围绕“三个重点”构建中医药服务网络。一是重点建好“龙头” 。以县中医院指导中心为“龙头” ,成立中医医共体,实现分工协作、双向转诊、帮扶指导等诊疗模式,将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水平。同时,依托齐鲁中医药专科集群,推动中医药专科联盟建设工作,遴选骨伤、肛肠、 儿科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加强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截至目前,中医院拥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1个。二是重点壮大“龙身” 。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对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改造,设置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新增中药房、康复理疗室、煎药室等服务场所,配备针疗、灸疗设备、中药煎药机等中医药设备,向患者提供针刺类、灸类、刮痧类、拔罐类等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全县8家乡镇卫生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现中医药服 务“四有”目标(有人员、有场地、有设备、有服务),标准化率达100%。三是重点健全“龙尾” 。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研讨、培训等多种形式,遵循“群众需求多、从易到难、安全有效”的原则,积极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全力打造一体化卫生室。同时,提供灸类、刮痧类等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全县一体化村卫生室发展至330家,在岗乡村医生400余人,80% 以上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
(三)做好“三篇文章”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是做好培训文章。按照西医学习中医的特色医疗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山东省“西学中”第三、四期培训班,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发展传承中医药事业。同时,强化乡医培训,组织开展乡镇(街道)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乡医培训班,积极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截至目前,累计91人参与学习培训“西中学” ,学习时长均达2.5 年, 培训中医临床医生、技术骨干和乡村医生800余人次,其中乡村医生培训率达90%以上。二是做好引进文章。以方便百姓、惠及群众为契机,坚持多渠道、多途径培养中医药人才,实施中医专科人才引进计划,邀请知名中医专家 每周来阳到院坐诊,将先进的诊疗技术、高效的诊断流程 “引进来” ,不断提升中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截至目前,邀请省中医专家王明月、冯建华、 李玉清等7人来院坐诊20余次。三是做好科研文章。鼓励各医疗单位开展临床科研工作,通过学术讲座、中药传统技能竞赛、中医药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专业技能。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大型学术讲座10次, 基层中医药培训班4次,先后取得省级中医药竞赛活动个人三等奖、市中医药竞赛活动个人一等奖、团体三等奖。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094845142528016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