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罐的起源: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中医疗法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
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一般风湿感冒及一切酸痛诸证。
中医拨罐的理论: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又称“角法”,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具体的操法上,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中国人称它为淤血疗法。
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哪些疾病可用拨罐进行调理?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所以在民间历代沿袭,至今不衰,连一些外国人也颇感兴趣。
拔火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主要是点、线、面结合的问题,通过中医的寒、热、虚、实辨证,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
民间中医疗法拨罐理调时应注意些什么?既然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乱施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是选材。传统上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但要求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
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拔罐有保健和医疗的效果。后背排罐,特别是顺夹脊,督脉和经络排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强身健体的功效,而对风症,痛症,寒症效果特别好。
经常拔罐的穴位有哪些?八大健康穴:百会、大椎、内关、合谷、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可起到通奇经八脉的作用。
拔火罐留下的罐斑以及颜色的意义。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从这些症状的显象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身体状况。
Ø 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
Ø 有时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
Ø 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热毒证。
Ø 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
Ø 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Ø 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文,多表明患者患有风症。
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313845047672439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