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针疗法不是什么特殊针法,不是我本人的独创针法,是我在临床上学习运用中医的传统针法的一点体会,是我在临床上提出了中医外治法从“有”到“无”模式下的具体运用。在当今的这个时代,当临床上的常规针灸方法逐渐演变为一种模式化的操作,针灸疗效也就变得不那么神奇了。因此,又多夹杂其它方式,甚至完全抛弃中医的经络穴位理论,美其名曰创造新的针灸。呜呼,哀哉!不从中医本源继承,何来创新,下面仅就我本人学习运用针灸的体会进行一个介绍。
我近10年前就想专研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因为在临床上也见识到了针灸高手的神奇,数针下去,临床见效就如神经反射般的迅捷,后来知道倪海厦大师也敦敦教诲,针灸就是要立竿见影的。但是前提是我们要学好传统的针灸,不是现在五花八门的形形色色的针灸,更不是病变所过,诸穴不留的针灸。易针疗法就是提倡传统针灸,因为“易”就代表“中医”,有说中医来源于易经,也有说中医与易经同源,同时易也是我的姓,是我在使用传统针灸的一些体会。
易针疗法使用临床上的毫针针刺,针刺的目标有两种,一种为“有形”的筋结,一种为“无形”的穴位。先针刺“有形”筋结,筋结多数是医者能够触诊到的,有多种形式:颗粒状、结节状、条索状、网状等等,这些筋结连接成纵行的片状线路就是我们传统的十二经筋线路,在黄帝内经已经系统的阐述过,通过针刺解开筋结来治疗疾病就是经筋疗法,既往我学习了广西黄氏父子的经筋疗法后受益匪浅。针刺解结是通过固灶行针,提插直中病灶,针刺即时出针,注重多维解锁为特点,针刺解结就像一根水管被砖头压住了导致水流减少,我们直接拿开砖头,水流就会变大。这样在筋骨之间穿行的无形之经络得以通畅(先予以易柔正骨手法调骨理筋),如果症状改善还有欠缺,再针刺“无形”的穴位,穴位是孔道、孔隙的意思,位于骨与筋、筋与筋交界的地方,这个时候与筋结就不同了,筋结可以在骨突之上,可以在肌肉突起的地方,当然筋结也可以在穴位上,即筋结这种结构特征出现在固定的穴位定位上。针刺穴位就要运用经络辩证的思维,患者的病变在哪些经络上,譬如腰部竖脊肌的疼痛,新发的疼痛属于膀胱经的实证,当针刺膀胱经的子穴束骨穴,久痛属于膀胱经的虚证,当针刺膀胱经的母穴委中。在运用易柔正骨与针刺筋结调骨理筋后经络本身通畅度改善了再针刺穴位行补泻手法,这就像水管被砖头压住了导致水流减少,我们直接拿开砖头再加大一点水压,这样水流就变得很大了,临床疗效也就更加显著。
案例1:患者男,27岁,因为备考低头过多,后颈部疼痛2天,伴有头皮发麻,体查发现其右侧骶髂关节前上旋转错位,脊柱侧弯凸向左侧,颈椎侧弯凸向右侧,予以易柔正骨整体调理,取穴双侧后溪针刺,予以平补平泻后留针10分钟,治疗后好转,仍稍感低头时项部正中不适,予以局部铜砭刮痧后基本消失;次日感觉项部两侧胀痛,正骨后取穴双侧外关、足临泣,症状消失。体会:本案例先予以易柔正骨调筋骨,为经络通畅打下良好的基础,再结合患者症状,从八脉交会穴来疏通相应的经络故而疗效确切。
案例2:患者男,42岁,左侧臀部酸痛行走不利2天,体查:左侧骶髂关节后下旋转错位,左胫骨内旋,左侧腰臀部压痛不明显,予以易柔正骨后症状改善,再予以右侧跗阳穴针刺,活动左下肢,下床后症状明显改善。体会:先调整有形的筋骨结构,就像先修好沟渠,再调理无形的经络,就像沟渠有了再引些活水来,渠到水成,患者左侧臀部涉及到膀胱经与胆经,故而取阳跷脉的郗穴阳辅以疏通之,这就是中医外治法从“有”到“无”。
案例3:患者男,23岁,羽毛球教练,左上肢外展时胸前疼痛3周,右手腕疼痛1周经人介绍前来就诊。体查发现其左侧肩胛骨锁骨下移位,左侧胸前胸肋关节处有一筋结点,右侧尺骨上移位。予以易柔正骨调骨理筋,予以左侧胸前胸肋关节筋结点针刺解结,右侧手腕遗留一点酸痛不适,再针刺左侧天井穴行泻法,术毕拔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次日发信息表示感觉良好。体会:运动损伤临床常见,如果筋骨结构正常与经络通畅,人身上就不会有运动损伤后遗症,易柔正骨调骨理筋后针刺筋结,再根据症状处于三焦经,选择子穴天井泻法通经,疗效立竿见影。
易针疗法是我在临床上将经筋疗法与传统针法结合提出的一种概念,强调了针刺方法有“虚”、“实”之分,是为了治疗疾病特别是筋骨疼痛取得更好疗效实现中医外治法从“有”到“无”模式的具体方法。在新冠后疫情时代,中医的有志之士更应该认清形势,我辈携手刻苦专研中医技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326163753714614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