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癔症又称 “歇斯底里”,是精神因素所引起的心因性疾病,其症状与中医学中的“梅核气”、“脏躁”、“奔豚气”,“郁证气厥”颇为相似。
【病因病理】
各种精神创伤是癔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强烈的精神因素导致大脑皮层功能与皮层下相应关系的失调,皮层功能失去对皮层下调节抑制作用,会出现兴奋的症状,抑制状态,会产生木僵等症状,对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紊乱,会产生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中医学认为癔症主要由于情志所伤,使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异;或心不得静,神躁不宁;或肝失达条,全身气血阴阳失调,升降失常;或肝气随冲脉上逆等使气乱、气逆,而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症状。
【临床表现】
癔症可分为精神、运动、感觉三方面的症状。精神症状:阵发性意识不清及精神错乱,如哭笑无常、大吵大闹、手足乱动、幻觉妄想、四肢挺直;运动症状:常见的有肢体瘫痪、痉挛和震颤,还可出现失语、眨限、摇头等奇异动作。感觉症状:感觉过敏或丧失,常有失明、失听、失语,体检却无阳性体征。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天。
【治疗方法】
方一:注线法
[取穴] 阴包、合谷、内关、百会、风池、风府、大椎、三阴交、间使、神门,阳陵泉、太冲。
[配穴] 痉挛发作配鸠尾,腰奇。 朦胧状态配劳宫、百会。 昏睡状态配心俞。 木僵状态配涌泉、十宣。 肢体瘫痪配曲池、足三里。 呃逆配膈俞、内关。 呕吐配中脘、胃俞。 失音配上廉泉、哑门。 耳聋配听宫。
[方法] 采用12号针,1号线2cm长。皮肤常规消毒后,将已准备好的羊肠线放入埋线针管里,后接针芯,将针快速刺入穴位.,出现针感后将针心向前推入肠线,出针后用用创可贴贴住针孔以防被污染,每周治疗1次,3次1个疗程。
方二:注线法
[取穴] 安眠、内关。
耳聋配醫风。 失语配廉泉。 失明配风池。 上肢瘫配曲池。 下肢瘫配阳陵泉。 抽搐、震颤配太冲。 呕吐、纳呆配中院。 木僵,嗜睡配大陵。 头痛配太阳。
[方法] 将00号肠线置于9号埋线针尖端,在穴处消毒局麻后,将针刺入穴内。内关、太沖直刺1.5cm,埋入肠线1cm;大陵、太阳斜刺1cm,埋1.5cm肠线于皮下;余穴道刺2~3cm,埋入肠线1cm。20天埋线1次。
【典型病例】
例1:李某某,女,18岁。
因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严厉批评后同学们议论纷纷,自己感觉没有面子,情绪低落,失眠,回家后突然不能说话,左侧肢体活动受限,临床检查无发现器质性病变,患者平素性格外向,好表现自己,情感脆弱,心理检查为癔病,给予心理暗示并在上廉泉、哑门、阴包、合谷、内关埋线治疗,埋完线后病人长叹一声能说话了,左侧肢体半个小时后也恢复了活动,半个月后又巩固治疗一次,两年随访无复发。
例2:史某,女,28岁。
因做绝育手术受惊后,时而哭笑,时面高歌、毁物,昼夜不眠,药物治疗无效,不承认有病,查体合作。用埋线疗法治疗5次而愈。随访一年,无复发。
【处方精汇】
1.用穿线法。
取穴:大椎、身柱、长强。
方法:在穴位局部消毒局麻后,用三角针穿以2号肠线(双折对齐),从穴旁1cm处进针,深约0.5~2cm,然后从穴位另侧1cm处出针,剪去两端线头,埋入肠线3cm,外盖敷料。20天埋线1次。
2.用注线法。
取穴:合谷、内关、百会、神门、涌泉。
配穴:心俞、间使、中脘。 方法:穴位消毒局麻后,用1号羊肠线放于12号埋线针前端,穿刺针刺入穴位,百会向前平刺于肌层2cm,神门向上斜刺1cm,余穴直刺2cm,埋入羊肠线0.5~1cm。20天埋线1次,3次为一疗程。
【按语】
癔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病人病前性格外向,好表现自己,情感脆弱,遇到不良精神刺激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表现形式不一,病重的比器质性疾病还严重,不管怎样治疗必须取得患者的信任,用强有力的暗示语言恰当的治疗措施使病人产生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埋线疗法是较好的治疗措施之一,该方法治疗简单,客易操作,病人容易接受暗示刺激,比其他疗法有着不可比拟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广泛采用。
癔症发作时应用暗示方法缓解症状。可用充满信心的简短语言对患者进行鼓励和保证,可取得较好疗效。平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疏导和精神治疗,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和思想因素,克服孤独情绪和不切实际的幻想。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往往可起到良好的自我暗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