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472|回复: 0

    [内科] 【精神系统疾病】癫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9 22: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癫痫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为反复发作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大脑功能失调。中医学的“痫证”、“羊痫风”范畴。

    病因病理

            一般将癫痫分为真性癫痫(又称原发性癫痫)和症状性癫痫(又称继发性癫痫)两大类。原发性癫痫发作原因尚不明确,但多与患者在婴幼儿期高热惊风有关;继发性癫痫与某些颅内疾病,如肿瘤、外伤、动脉硬化、退行性变性疾病有关,故称其为症状性癫痫。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阴阳不调,影响心肝脾肾诸脏,脏气失调,痰浊内生,痰聚而气逆不顺,导致气郁化火,火炎风动,挟痰上蒙清窍,横贯经络,内扰神明以致发作。

    临床表现

            发作时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迷不知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少刻即醒,醒后如常人。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反复发作的特点。一次发作达数分钟,部分患者发病初期可有先兆,事后无记忆。常规脑电图或诱发试验脑电图可见癫痫波形(棘波、尖波、慢波或棘慢波综合等)。

    治疗方法

    方一:穿线法
    [取穴]  大椎、陶道、无名穴一(T2~T,棘突间之凹陷中取之)、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无名穴二(T12~L,棘突间之凹陷中,奇穴癫痫穴在大椎穴至尾骨端之中点亦即此穴)、上髎(双)、次髎(双)、中髎(以)腰奇(背部奇穴,在尾骨端上2寸处取之)、腰俞。
    [方法]  常规皮肤消毒,于穴位两侧的埋线进出针部位局麻,用穿有羊肠线的三角针,从一侧植入穴位中点刺入,由另一侧穿出,剪断肠线两端,再稍提皮肤,盖上无菌敷料,胶布固定。督脉穴位及上髎(双)、次髎(双)、中髎(双)横向埋植,腰俞过腰出双侧上髎中点之针纵向埋植。每月埋植1次,连续埋植3次,第三次埋植半年后加强埋植1次为1个疗程。

    方二:注线法
    [取穴]  百会、百会至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方法]  消毒液浸泡消毒。常规消毒局麻,2号羊肠线1cm插入12号穿刺针前端,刺入皮下组织,推入羊肠线,外盖敷料。5岁以上者,每穴埋入三根,2~5岁者每穴埋入二根,一般情况,每两个月穿刺埋线一次,共3~5次,同时嘱患者口服苯妥英钠或丙戊酸钠,或二者合用,常规剂量,患者停止发作半年后,逐步减量,两个月内达停药状态。

    方三:植线法
    [取穴]  身柱、神道、灵台、筋缩。
              白天发作加申脉,晚上发作加照海,痰盛加丰隆,身体虚弱加足三里。
    [方法]  所取穴位常规消毒,利多卡因作局部麻解.将00号羊肠线剪为1.5cm长小段,浸入生理盐水中煮沸。用特制植线专用针将羊肠线植入穴位中。皮肤消毒后用敷料或创可贴保护局部即可。一周后可在原穴位上下部位作第二次植线。

    方四:切埋法
    [取穴]  膻中、曲池(双)、百会、大椎、肺俞、肝俞(双)。
    [方法]  将“3/0”号羊肠线打结(10~20个),将结两端多余部分剪去待用。以上选穴区皮肤常规消毒,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穴位局麻0.2~0.4ml,用尖刀片的尖部刺入穴位皮肤0.3cm.将羊肠线结用镊子放入穴位内(每个穴位1~2个),局部用4号线缝合1针,再用纱布包扎,胶布固定。20天埋1次,3次为1个疗程。

    典型病例

    例1:赵某,女,2岁。
            刚满1岁时因发热惊风住院治疗后出现癫痫小发作,每月1次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时突然抽搐、握拳、屈腿、痉挛、两目上翻、口吐白沫,无呻吟,无二便失禁,埋线4次,治疗期间未发作。8年后随访未发作。

    例2:张某,男,48岁。
            脑炎后患癫痫31年,每年发作10~20次。发作前无先兆,发作时,突然神志丧失,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继之抽搐,发作2~3分钟。用方二第一次穿线后,即停止发作,为巩固疗效,又穿线二次,每间隔2月一次,嘱服药物半年,复查脑电图,报告正常,药物开始减量,二个月达停药。至今已9年未再发作。

    处方精汇

    1.用注线法
            患者取坐位,上臂抬高45度,虎口卡腰,使三角肌轮廓清楚,在三角肌后缘上2/3与下1/3交界处,接压有酸、麻、胀等感觉,即镇癫穴处,皮肤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将1~2号羊肠线剪成1.5~2.Ocm小段,置于12号针内,垂直进针1~2cm,得气后,送入肠线,每穴2根,退出针体。用胶布固定。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埋线对侧穴位。每3个月埋线1次,3次为一疗程。

    2.用穿线法
            依次选取大椎、筋缩、癫痫(T12~L,间)、腰俞、哑门、身柱,腰奇(腰俞下1寸)、脊中。常规消毒,以1%利多卡因在穴位两侧或上下约1.5cm~2.Ocm处做皮丘,用弯三角针穿引0#或1#肠线(医用),从穴位一侧进针,穿过穴位,来回牵拉肠线至产生酸、麻、胀感后,将肠线两端贴皮剪断,提起皮肤,线头即可缩入皮下。术毕用无菌纱布包扎1周左右。每次1穴,间隔30天,连续8次为1疗程。

    3.用割埋法加穿线法
            取长强穴,严格消毒后局麻,用手术刀按矢状切口1cm,深4~5cm,用止血弯钳取出少许脂肪或皮下组织。沿切口由下向上缓缓将备好的肠线送至皮下,切口不必缝台,加压盖以消毒纱布即可。第二次埋线用三角直针穿以羊肠线号00至1号,局麻后,从长强穴进针向上到腰俞穴下2cm出针,紧贴皮肤将两线头剪断,左手放开断端即自动退入皮下,每埋一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停30~45天。

    按语

            用方一时应注意,1)12岁以下儿童视体质强弱选用0~1号羊肠线,13岁以上患者一律用2号羊肠线;2)每个穴位及埋线部位一律双股埋植,腰俞至上髎中点之纵向埋植必须用四股羊肠线;3)若第二次埋线时,前次所埋线的穴位出现硬结或条索状结节时,可暂缓1周,或最多15天时间再埋植。

            对于癫痫病史短、发作次数少、未服药治疗者不服任何抗癫痢药;对于病史在1年以上,且经常服药或间断用药者,为防止突然停药引起癫痫大发作可继续服抗癫痫药,可维持原来用药剂量,不可突然停药,多种渐减为一种,待疗程结束仍病情稳定,减至最少量。对首次治疗后症状有所控制,但仍发作的思者可加服抗癫痫药物(12岁以下思儿必须单纯使用)。

            经临床观察,最适合于癞痫发作频繁者,对原发性癫痫疗效好。对继发性癫痫疗效稍差,需同时兼治原发病,但对发作周期长则疗效差,一般埋治3次即可减少或控制发作。最佳的是第二次和第三次,但发作周期长则疗效较差,与患者年龄大小及病程长短关系不大。埋线法以两个疗程疗效优于 1个疗程的疗效。为此,应坚持较长一段时间的治疗为好。有的第一次埋线后的数日后,发病次数反而有所增加。这属于正常反应,有这种反应的病人,疗效一般较好。因此,在施术前应向家属或患者说明。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