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327|回复: 0

    [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1 13: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偏头痛

            偏头痛是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和某些体液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发作性疾病。属中医“偏头风”、“头痛”范畴。

    病因病理

            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本病可能由颅内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与多种因素有关。
            (1)血管学说,即血管舒缩失调;
            (2)类天然吗啡学说,认为和血液中多种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有关。也有人认为涉及中枢神经、自主神经、神经体液和酶系统。此外,偏头痛与激素、免疫、遗传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属内伤头痛范畴,其病理因素多为风、痰、火(热)虚痰为阴邪、其性粘着,痰浊上扰清窍,经络阻滞,清阳之气不得舒展。故头痛头晕,痰浊阻滞中焦,致脾胃气机不利,脾失健运故纳差。胃失和降故恶心欲吐。舌淡,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内停之象。

    临床表现

            本病常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发作前数小时至数天伴前驱症状,如呕吐,畏光,畏声,抑郁或倦怠等,头痛呈周期性发作,偏于一侧,痛势较剧,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每次发过程相似,发作间期神经精神状态正常;麦角胺刺激有效,可有家族史。

    治疗方法

    方一:注线法
    [取穴]  风池、太冲、阳陵泉、曲泉。
    [方法]  将上穴分为2组,前两穴为一组,后两穴为一组,每次选用一组,将装有羊肠线的埋线穿刺针快速插入腧穴,左手拇食指握住针管慢慢后撤退出,右手拇指慢慢将针芯向前推进,把羊肠线植入腧穴。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半个月后再植另一组穴,共4次。

    方二:注线法
    [取穴]  三阳络。
    [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将0号羊肠线1cm左右放在12号腰椎穿刺针管,将针快速斜刺入三阳络穴深达肌层,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注入穴内,退针后用创可贴包扎固定,一周一次。

    方三注线法
    [取穴]  患侧丝竹空透率谷。配穴:痰瘀互结者配丰隆透飞扬;浊邪上犯者配外关透内关,阴虚阳亢者配太冲透涌泉。
    [方法]  局部常规消毒。将剪好的适当长度(两穴间距离)1/0号羊肠线装入9号埋线穿刺针内,迅速刺入穴位皮下,将针缓慢刺入被透穴位下,得气后,边退穿刺针边推针芯。将羊肠线留于二穴之间。出针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片刻。用创可贴贴敷针孔。15日1次,3次为一疗程。

    方四注线法
    [取穴]  风池(双)、太阳(双)、百会。
    [方法]  局部严格常规消毒,将0号羊肠线剪成1cm长,放入穿刺针内前痛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后,缓慢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植于穴内,局部以无菌棉球按压片刻,胶布固定即可。20天埋线1次,1次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

    典型病例

    例1周某,男,50岁。
            左侧偏头痛反复发作12年,时轻时重。近一月来因工作劳累,痛势加重,连及左耳胀痛,影响入寐,伴有耳鸣,眩晕。纳食尚佳,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经丝竹空透率谷、太冲透涌泉埋线治疗2个疗程痛止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

    例2甘某,女,43岁。
            主诉右侧头部反复发作性剧烈疼痛9年,发作时右侧头部剧烈胀跳痛,伴视物昏花、恶心、面色苍白,一般持续3~5小时,右侧太阳,风池穴处痛明显。给予风池、太阳、百会埋线治疗1次,头痛消失,随访3年无复发。

    处方精汇

    1.用植线法
            取外关、合谷。伴心烦郁怒,脉弦数加太冲;胸闷,恶心,脉弦滑加丰隆;面色晦暗,脉弦细加阿是穴;少气懒言,心悸,少寐,脉细者加足三里。皮肤常规消毒局麻,取一段羊肠线,用埋线针将肠线顶入穴内,埋入肌层,查看针孔,无线头外露,贴上创可贴。每次取主穴2个,配穴1个。每周埋线1次,治疗3次为一疗程。

    2.用注线法
            取风池、三阳络。剪取1cm长1号羊肠线放入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再将线注入穴位下肌层,随后出针,贴创可贴。每10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再用四神聪、太阳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次每穴约1毫升,每5日1次,6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0天。

    按语

            三阳络埋线治疗偏头痛,是单顺老师在长期临床中发现的,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实这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原理的体现。三阳络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又是手三阳经交会联络之处,经循头的侧面患部。通过注入肠线作为慢性温和持久的刺激物以达到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它弥补了针灸在人体内治疗刺激时间短,而难以达到长期的温和刺激作用,因此可以较快见效,达到了针灸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

             有的偏头痛患者与经椎病角一定关系,因为头部的神经和经络均是从颈部上行,因此,治疗时应重视对颈椎相应夹脊穴的取穴,并同时配合对颈椎的整脊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气候变化、异味及果些食物和药物有可能诱发偏头痛的发作,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应消除或减少偏头痛的诱因,如避免情绪紧张,避免服用血管扩张剂等药物,避免饮用红酒和进食含奶酪的食物,咖啡、巧克力、熏鱼等。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