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67|回复: 2

    解析针灸治病的八种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9 08: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灸治法是理、法、穴、方、术的综合体现。归纳起来,有汗、吐、下、升、温、清、消、补八法。
    (一)汗法

    汗法即通过发汗的方法达到解表的目的,主要用于外感表热之邪束于肌表,卫气失宣导致的风寒或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紧的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可取大椎、身柱、风池、风门、肺俞、合谷、列缺、后溪等穴。针灸并用,泻法。

    (二)吐法

    吐法即通过催吐的方法达到清理胃肠、通调腑气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疗饮食积滞或食物中毒证。可取天突、膻中、中脘、合谷、内关(强刺激)、丰隆、足三里等穴。只针不灸,泻法。
    (三)下法

    下法即通过泻下的方法达到通调腑气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积滞、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的里实证。可取合谷、曲池、天枢、大肠俞、丰隆、足三里等穴。只针不灸(腹部腧穴浅刺或斜刺),泻法。

    (四)升法

    升法即利用针灸补益中气、升阳举陷的治法,主要用于治疗清阳不升引起的头晕目眩和中气不足导致的气虚下陷证如久泄、久痢、内脏下垂等。《灵枢·官能》所说“上气不足,推而扬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下者举之”,均是谓此。

    1.益气升阳——对于清阳不升引起的头晕目眩、健忘、失眠等症,多取气海、关元、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灸并用,补法。

    2.升阳举陷——对于中气不足导致的气虚下陷证,多取气海、关元、中脘、百会、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针灸并用(重用灸法),补法。

    (五)温法

    温法即通过温灸的方法达到温通经络或温中散寒的目的。《灵枢·经脉》说:“寒则留之。”《灵枢·九针十二原》进一步解释说:“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留”即留针之义,“人不欲行”也形象地描述针刺手法应深而久留。指出了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阳虚寒盛,针刺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施灸,更是助阳散寒的直接措施。阳气得复,寒邪乃散。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肌肉或关节肿胀疼痛、肢体瘫痪、肌肉萎缩,以及寒邪入里的内脏寒证(诸如肺寒咳喘、胃寒冷痛、肠鸣腹泻、肾阳虚五更泄等)。可取疼痛肌肉或/和关节局部的腧穴或/和阿是穴与病变脏腑相应的募穴或/和背俞穴等。若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施治最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施行“烧山火”复式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寒证有表寒、里寒、虚寒的不同,针灸治疗也因之而异。针灸临床常用的温寒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温散表寒——由风寒束肺、卫气失宣的外感寒表证,除恶寒重,发热轻主症外,舌苔、脉象均现寒象。治当温散表寒,取督脉和足太阳经腧穴,以针泻之,更辅以灸法。如温灸大椎、风门、肺俞等穴,以散寒解表。

    2.温经散寒——寒凝经络,致经络所过部位酸楚冷痛,或寒邪深伏的痛痹证,可根据病变部位在相应部位取穴施治,或循经取穴,针刺深而久留,行热补法,或施以灸法(温针灸最佳),以温通经络、散筋骨之寒。




    3.温中散寒——寒邪入里,阴盛阳虚,而成各种里寒(实)证。如肺有寒则水饮内贮,发为咳嗽,痰稀,甚则作喘,治宜温肺蠲饮,取肺经之俞、募、原、合等穴灸之;脾胃有寒,停聚中焦,则中阳不振,气机失宣,发为腹痛,腹胀,便稀,甚则泄泻,治当温中散寒,以助运化,取足阳明、太阴两经的俞、募、原、合等穴。此外,如寒邪直中三阴,则恶寒、不发热,甚则四肢厥冷,脉伏等;寒气留于厥阴,肝经气机凝带,则为寒疝,少腹阴丸作痛;寒气阻于胞宫,致女性阴冷、痛经、宫寒不孕等。凡此种种,也都属于里寒之偏实者,应取其所属经络或表里经有关腧穴,以灸法为主进行治疗。古书记载灸数百壮者,大都指此而言。当然并不排除针刺的方法,如深刺久留,激发经气,使阳气来复以散其寒邪,也为治寒证所常用。

    4.散寒补虚——一般指慢性病之属于气虚、阳虚者而言。例如心阳不振,影响血运以致痰瘀互阻而成胸痹,心痛,脉来结代,甚至肢冷脉伏等;脾阳不足,运化无权,而成腹胀,纳呆,便溏或久泄、久痢等;肾阳不振,命门火衰,水气泛滥,而为腹满肢肿,水气上逆为咳为喘,以及男子遗精、阳痿、早泄、精少不育,女子带下、崩漏、月经不调、血虚不孕等均为临床常见。凡内脏之(虚)寒证,可取相应经脉的原穴、合穴或背俞穴、腹募穴,行针刺热补法或温灸法,以温(补)脏腑之(虚)寒。如肺寒痰饮灸肺俞、中府;脾胃虚寒温补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膀胱虚寒温灸中极、肾俞、膀胱俞等。

    5.回阳救逆——《灵枢·经脉》说:“陷下则灸之。”针灸临床上一些气虚下陷证如久泄、久痢、内脏下垂以及阳气暴脱导致的休克、虚脱、四肢逆冷之大寒证等,也必须重用灸法以求治。常取神阙、气海、关元、百会、大椎、命门、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或隔姜灸,或隔盐灸,以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灵枢·禁服》说:“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这也是寒证用灸的一种。血寒是血脉中阳气不足、阴寒过盛,或寒邪直中血分,致血脉凝滞。例如血寒导致胞脉闭阻引起的闭经、痛经,血寒导致血脉凝滞引起的寒痹、脱骨疽,皆属此类。在治疗上就应遵循“血寒灸之”的原则施以灸疗,以扶阳祛寒,温通血脉。

    (六)清法

    清法即通过清热的方法达到解表、解毒、开窍等目的,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毒火壅盛、内脏积热、热极神昏等。清热泛指一切属于热证的治法,不仅仅指发热而言,因为发热不一定都属于热证,而热证不一定都有发热。热证多由外感温热之邪;或初为寒邪,郁而化热;或七情过极,郁而化火;或饮食不节,积蓄成热;或房室劳倦,耗伤阴精,阴虚阳亢所致。针灸治疗时,应针对表热、里热、虚热的不同进行处理。此外,有些热证可没有发热症状,如胃有热而为口糜,肺有热而为鼻渊,肝有热而为目赤,都可按经刺之以清热泻火。

    《灵枢·经脉》说:“热则疾之。”《灵枢·九针十二原》进一步解释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疾”与“急”通,有快速针刺之义,“以手探汤”形象地描述了针刺手法的轻巧快速。指出了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以清泻热邪。例如风热感冒,常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清热解表之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灵枢·终始》说:“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根据“热则疾之”的刺法,治疗热病,一般均不留针,而本条却提出刺热厥留针之法,可补“热则疾之”之不足。验之临床,确有一定道理。

    从针灸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实热证常须深刺、重刺、留针,才能达到清热祛邪作用。因此,“疾之”是否可引申其义,为快而有力,包括进针、捻转、提插均快而有力。结合《灵枢·终始》“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的论点,释为“重刺留针”,则较为符合临床实际。其中二阴一阳与二阳一阴的治法,是指针刺热厥时,为了要达到阴气盛而阳邪退的目的,故应针刺阴经两次用补法,刺阳经一次用泻法;针刺寒厥时,为了要达到阳气盛而阴邪退的目的,当针刺阳经两次用补法,刺阴经一次用泻法。对于阳盛,不一味泻阳,而从补阴以消阳邪;阴盛不一味泻阴,而从补阳以消阴邪的方法,颇具深意,值得临床重视。针灸临床常用的清热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宣散表热——外感表热之邪束于肌表,卫气失宣导致的风热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头痛、身痛、无汗、脉浮数等表实证时,治宜解表清热。毫针浅刺大椎、身柱、风池、风门、肺俞、曲池、合谷、外关、列缺、后溪等穴,只针不灸,泻法,疾出其针,可点刺出血,以清热解表。《灵枢·寒热病》《灵枢·热病》等均有表证寒热的治法。

    2.清泻里热——如果邪热在里或热自内生而成的实热证,治法当以清泻里热为主。《素问·刺热论》有较详的记载,论述了五脏热病的症状和针刺治疗的方法并总结其治疗规律。一般均为针刺病变脏腑所属的经络及其表里相关的经络为主,再结合具体症状加减化裁。这一法则为后世治疗里热病的根据。脏腑有热,可取合谷、曲池以及相应经脉的井穴、荥穴、郄穴、募穴或(下)合穴,只针不灸,泻法(可点刺出血),以泻脏腑之热。临床常见的针刺清里热证法有:

    (1)清心肺之热 (如急性口腔炎、气管炎、肺炎等) 症见发热,心烦易怒,口舌生疮,咳嗽,咯吐黄脓痰或血痰,胸痛,舌红、苔黄腻,脉浮数等,应泻心、肺之经的少冲、中冲、少府、劳宫、少商、鱼际、尺泽等。高热者属邪在阳明,故可兼泻手、足阳明经穴合谷、曲池、内庭等。

    (2)清胃肠之热 (如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症见发热,胃痛,呕吐,腹痛,下痢等,应泻手、足阳明经的合谷、曲池、二间、内庭、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

    (3)清肝胆之热 (如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 症见发热,胁痛,黄疸,恶心,呕吐,纳呆等,应泻足厥阴、少阳经的行间、太冲、侠溪、阳陵泉等。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兼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以调理脾胃。

    3.清泻热毒——对于气营两燔的高热证、温毒热邪内陷营血以及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腮腺炎、疮疡痈疖、毒虫咬伤等毒火壅盛之证,还可在大椎、膈俞、合谷、曲池、十宣、井穴、耳尖(或耳垂)以及肘部的曲泽穴、腘窝的委中穴毫针重泻,更可施行点刺出血术,以泻营血之热毒。

    4.泻热开窍——邪热上扰清窍,导致热闭神昏(如中暑神昏、中风闭证、小儿惊厥或因痰蒙清窍致精神失常者),急取水沟、承浆、印堂、百会、十宣、井穴、合谷、太冲等,只针不灸,泻法或点刺出血,以醒脑启闭。

    5.刺络泻热——经络气血瘀滞之局部热证,可用毫针散刺、皮肤针叩刺或三棱针点刺局部血络,以化瘀除热

    6.滋阴清热——对于阴虚火旺之证,即所谓“阴虚生内热证”,症见潮热,眩晕,眼睛干涩,咽干喉燥,声音嘶哑,心烦,懊不安。因阴虚不能涵阳,阳气偏亢;或阴虚生火,而致发热。因其本质为虚,故治法以补阴为主。重点选用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腧穴。常用腧穴有太溪、涌泉、照海、然谷、鱼际、尺泽、膏肓(俞)等。针刺平补平泻,以清虚热。有虚火者或阳亢太甚时,可酌用泻法,以清火泻热。治疗阴虚,当明辨病变脏腑之所在,因证施治。例如肺阴虚者,常见干咳无痰或少痰,咯血,咽干喉燥,声音嘶哑,甚至失音,颧红,潮热等一系列肺系症状,治疗以取肺经腧穴为主,并加取肾经腧穴,滋阴润肺、壮水制火;心阴虚者,常见心悸,怔忡,心烦,懊不安,失眠,健忘,口干,胸闷,心痛,舌红,脉数或结代,治疗以取心经与心包经腧穴为主,并加用肾经腧穴以滋肾水、降心火;肝肾阴虚者,常见头昏、眩晕、眼睛干涩、失眠、健忘、遗精、月经不调等,治疗以取肝肾两经腧穴为主。此外,俞募穴之应用,亦甚重要。阴虚发热,一般以针刺平补平泻手法为宜。但虚痨身热,古代却多用灸法。如唐代灸疗大师崔知悌擅长用灸法治疗“肺痨”之疾,并著有《骨蒸病灸方》一书。因为“痨”为虚之甚者,虚而成痨,不仅阴虚,阳气亦弱,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当适应于灸疗。目前,各地治疗肺结核病亦有效仿用灸的报道。《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刺缓即刺热,热则脉缓。然而,任何一种治疗原则都不是绝对的,热性病证的浅刺疾出的治法也不例外。当热邪入里(即“阴有阳疾”)时,就应该深刺留针,并可配合运用“透天凉”的复式针刺手法。

    (七)消法

    即通过针灸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或利水通淋、消除水肿的治法,主要用于治疗肌肉和关节的扭挫伤、毒虫咬伤、小便不利或尿闭、肢体水肿等证。

    1.活血化瘀——主治气滞血瘀的血实证,可取合谷、太冲、膈俞、阿是穴等。只针不灸,泻法,宜点刺出血。

    2.利水消肿——主治三焦气化不利、小便淋涩不通的水肿病,可取中极、水分、水道、三阴交、阴陵泉、委中、委阳、肺俞、脾俞、肾俞等穴。针灸并用,泻法。

    (八)补法

    补法即用针灸扶助正气、增强功能、补益阴阳气血和脏腑虚损的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针灸是否有补益正气的作用,历代医家颇有争议。《黄帝内经》强调通过补泻达到补虚的目的;朱丹溪(金元)、汪机(明代)等认为针无补法;张子和(金元)则认为针灸补虚是邪去正安的结果。临床实践表明:针灸确有补虚的治疗作用。例如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是肺虚证,经过针灸补肺或按“培土生金”之法治疗后不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病灶也相应改善。只是虚证与实证相比,难奏立竿见影之效。实是太过,太过的减少比较容易;虚为不足,不足的要得到补充就比较难。故中医自古就有“泻实有实效,补虚无近功”之说。针灸临床怎样补虚?从《黄帝内经》中所论补虚之法以及历代著作中有关记载,结合临床实践,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1.补其本经——某一脏腑虚弱时,即在本经取穴以补之。例如心血虚者取手少阴经或手厥阴经,肺气虚者取手太阴经,脾胃虚弱者取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等。一般以取本经的原穴和背部本脏腑的俞穴为主。

    2.补表里经——取与病变脏腑表里相关的经穴补之。例如脾与胃相表里,脾虚可以补足阳明经,胃虚可以补足太阴经;肝与胆相表里,肝虚可以补足少阳经,胆虚可以补足厥阴经等。一般以取表里经的络穴、原穴和背俞穴为主。

    3.虚则补母——根据脏腑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所生者为母,母能令子实的理论而来。例如土生金,脾胃属土,肺属金,肺脏虚时可选取本经属土的母穴(太渊)以补之,也可取脾、胃经腧穴补之,或取其属土的腧穴(太白、足三里,母经母穴)补之;即临床常用补土生金法。如若两种方法同时应用,则补益效果更佳。

    4.固先天之本、补后天之气——人体脏腑、经脉机能活动的盛衰,既取决于先天之本(肝、肾)的精血强弱,又有赖于后天之气(脾、胃)的气血盈亏。大凡脏腑、经脉气血虚弱之症,针灸治疗均可依从固先天、补后天的大法。固先天肝肾之本,令禀赋强而不衰;补后天脾胃之气,使气血生化有源。除选用肝、肾、脾、胃四经的腧穴之外,四个脏腑的相应背俞穴以及膻中(气会)、膈俞(血会)、气海、血海、膏肓等都是益气养血的要穴,针灸并用,颇有效验。

    以上均属补虚之例,对于阳虚、气虚患者以及血虚、阴虚而无火热之象者,一般均以针灸并用补法。而血虚、阴虚伴有虚火或阳亢者,则只针不灸,平补平泻。可取足少阴经以滋肾水,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血虚者可取心经、心包经腧穴以及藏血、统血之肝经、脾经、胃经腧穴以补生化之源。所有这些,都是补虚常用之法。

    针灸临床具体的补虚法主要有补益心肺法(适用于心肺气虚证,如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自汗、精神疲乏等,穴取太渊、神门、内关、膻中、心俞、肺俞、足三里等,针灸并用)、补养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如贫血、面色苍白、心悸失眠、多梦健忘、月经色淡量少等,穴取神门、内关、太白、三阴交、心俞、脾俞、足三里等,针灸并用)、补中益气法(适用于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证,如食少纳差、气短乏力、久泄不止、遗尿、月经过多、崩漏、脱肛、阴挺、内脏下垂等,穴取中脘、气海、百会、脾俞、胃俞、足三里等,针灸并用,重灸)、升阳固脱法(适用于气虚下陷、阳气暴脱之证,如脱肛、阴挺、内脏下垂、遗尿、久泄不止、四肢逆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等,穴取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素髎、水沟、足三里等,针灸并用,重灸)、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肝肾两虚证,如眩晕、耳鸣、目涩、视物昏花、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穴取太冲、太溪、三阴交、关元、命门、肝俞、肾俞等,针灸并用)、气血双补法(适用于气血两虚证,如精神疲乏、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穴取膻中、气海、太渊、内关、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心俞、脾俞、肝俞、膈俞等,针灸并用)。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7550053078650113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08: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