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2563|回复: 0

    [第1章 概论] 【第二节 刺法灸法的起源与发展】一、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7 14: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节 刺法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刺法的历史,是随着医疗实践的需要、针具的创制,以及材料工艺的改进而逐步发展演变的历史。医疗的需要促使人们创制针具,针具由粗而细,材料由石、竹、骨发展到铁、铜金、银,直到现今的不锈钢,逐步精巧细微。而针刺技术方法则由简而繁,然后又由博返约,反映了针灸学术发展的规律。

    (一)刺法的起源

            刺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从砭石疗法发展而来。砭石是最原始的医疗工具,《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其最早用于切割脓肿、刺泻瘀血,而后逐渐发展为针刺放血的疗法。其次,刺法也源于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自古有“以痛为腧”“天应穴”“阿是穴”的记载,古人有疾反映在经络和腧穴上时,出于自我医治的本能而刺激这些部位,逐渐发现身体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疗作用,进而研制专门工具用以治疗。

            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出土了一根磨制的石针,距今约4000年。针长4. 5cm, 一端有锋,呈四棱锥形,与现今的三棱针特征相同,可以刺进软组织以放血;另一端扁平有弧刃,刃部宽0. 4cm, 可用以切开痈肿排脓;针身略扁,横断面呈矩形,可使指持端正,适于纵向切割。

            另据古书记载,砭石又称针石和锪石。针石是筒形类似针状的细石棒;砭石是一边磨锐的刀形石块;锟石是一端呈锥形、形如箭头的石块。古时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后来的针具即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

            古代的针具除砭石之外,还有骨针、竹针。目前出土的骨针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形式各样,有的一端有尖、另一端无孔,有的两端都磨尖。这样的骨针,常被人们用来作为医疗工具。此外,从古代“箴”字的字形看,还应该有竹质针具的存在。

    (二)刺法的形成

            《帝王世纪》有关于“伏羲制九针”的记载。从砭石到九针是针具发展史上的重要变革,也是刺法形成的标志。

            《素问·异法方宜论》有“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和“灸炳者,亦从北方来”之说。据此记载,刺法起源于我国南方,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随着公元前2600年统治者开始对鲁西、豫东荒地的大开发,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纷纷涌人鲁西、豫东地区,使这一地区进入龙山文化时代(前2600年一前2000年)。大量人口的密集,产生了对医疗的需求,来自南方的针法和来自北方的灸法分别被南北移民带人东方(今鲁西、豫东地区)。所以针灸疗法可以被视为找国古代东夷族的文化贡献,这一点可从《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和全元起注解“东方之人多痈肿聚结,故砭石生于东方”的记载得到验证。而伏羲氏自古被公认为东夷族首领,这与史载伏羲画八卦、制九针相吻合。据此推测,中国的针灸疗法应形成于公元前2400年左右,地点在鲁西、豫东地区。

            夏商周进入青铜器时代,《黄帝内经》中记述的“九针”明穿于该时期。但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出现九针之后,还沿用原有的石针,散在《黄帝内经》中九针与砭石并提。春秋时代出现了铁器,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与提高,直至战国到条汉,砭石才逐渐被九针取代。

            九针是在承袭“砭石”“针石”“银石”的基础上,经过泄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改进、逐渐完善形成的。九针的硬度与砭石相当,其弹性、韧性、锋利的程度更优于砭石,制造精巧。由于它有九种不同的形状,在治疗上不但保留了砭石切肿排脓的功能,而且还极大地扩股了适用范围,具有多种治疗功能,随之各种刺法逐渐形成和完善。

    (三)刺法的发展

            九针的出现标志着刺法的形成,九针各有其不同的形状、大小、用途、治疗范围和操作方法。《黄帝内经》《难经》中对刺法的论述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中有多篇涉及九针的应用,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九针论》《灵枢·官针》《灵枢·刺节真邪论》和《素问·针解》等。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治法原则的确立,刺法也不断得到丰富。《黄帝内经》中已经总结出较为完善的刺法体系,包括持针的原则、刺法种类、补泻手法操作、针刺强度、针刺宜忌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毫针的进针、行针和补泻手法。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五刺、九刺和十二刺等刺法;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到了徐疾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和开阖补泻,为后世针刺手法奠定了基础。继而《难经》又有所发展,提出了营卫补泻,并强调了针刺时双手协作的重要性,对后世影响颇大。

            晋、唐时期的医家,在针刺手法方面一直继承着内、难之说。到宋、金之际产生了子午流注针法。元代和明代针法发展较为迅速,元代窦汉卿在《针经指南》中创立了“针刺十四法”,目前大部分仍具有实用价值。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金针赋》中记载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并对“烧山火”和“透天凉”做了系统论述。其后,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在《金针赋》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集明以前针刺手法之大成,提出“刺有大小”“大补、大泻”“平补、平泻”“下针十二法”和“下手八法”, 对明以前针刺手法做了系统总结和归纳。清代中叶以后,针灸医学渐趋衰落,针刺手法发展缓慢。

            20世纪50年代后,针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手法研究也步人了一个新时期。从文献考证到临床观察,从实验研究到机制的探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以手法操作为特长的医家也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临床体会,总结出许多特色针法。传统针刺手法也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它与针刺疗效有直接关系,对阐明经络理论和针刺麻醉都十分有益。此外,随着中医学与现代技术的融合,针刺疗法结合物理和药物注射等方法后建立了新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的有电针、穴位注射,以及穴位埋线、贴敷、割治等。另外,以特定部位为选穴范围的针法有了很大发展,应用较多的有头针、耳针、眼针、腕踝针等。这些方法不仅扩大了针刺治疗的范围,同时也推动了针灸医学的发展。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