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301|回复: 1

    贴了“三伏贴”后身上起泡了?别慌,这说明疗效正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7 07: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而中伏,又是三伏天中最热的时段!

    好巧不巧,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俗话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虽然中伏和大暑前脚接着后脚来到,但台风“烟花”也是蠢蠢欲动,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天气温将继续蹭蹭往下掉,随之而来的大量雨水也需要做好“避湿”工作,在这“三重攻势”下,我们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健康呢?







    当然是事半功倍的冬病夏治啦!眼下,我院的“三伏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昨天是中伏首日,针灸康复科在两院区开展了冬病夏治的第二轮治疗,不过“三伏贴”开展多年以来,有一个问题每年都会有市民来咨询:为什么贴敷的部位和周边的皮肤会起泡?这究竟是因为自己皮肤太敏感呢,还是自己的体质不适合进行贴敷呢……







    针对这个问题,小编咨询了杭州市名中医,针灸康复科主任包烨华,得到的答案是:“三伏贴”是通过激发经络、调整气血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一般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因此贴敷后如果出现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灼热感、轻微起泡均为正常反应这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为祛除病邪之佳像,所以贴敷后若发现起泡其实不要慌张,且每个人的发泡表现与治疗时间、体质有关,不可一概而论,要注意的是儿童在贴敷之后,家长们就要注意询问孩子有没有上述感觉,及时关注孩子的反应,科室也会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控制患者发泡的风险。






    古时三伏贴又叫“发泡灸”,以起泡为佳,发泡的症状被称为“伏邪外发,阴病出阳”,中医认为贴敷后起泡表明患者体内水湿之邪较重,依据既往的临床经验,一般发泡后效果反而会更好一些,因为体内寒气可以在这里找到排除的路径;当然这也不代表不发泡就没有效果,每个人的皮肤耐受能力不同,即使反应不强烈,药物也会经皮肤吸收发挥功效。如果实在介意出现的水疱,可行75%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小的水疱可自行吸收,若水疱较大可前往医院就诊。
    注意这些与“发泡”有关



    贴敷时间:与起泡直接相关的是贴敷时间,时间越长,所贴皮肤越容易起泡。



    饮食不当:贴敷期间不能吃“发性”的食物,如海鲜、牛肉、羊肉、香菜、公鸡、鲤鱼、黄花菜等都会导致起泡。



    ➤ 不良生活方式:酗酒、熬夜、户外运动少都会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性增高,甚至让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出现紊乱。

    不怕发泡,既要健康又要美丽



    一般而言,“三伏贴”确实会产生色素沉着或灰色瘢痕,随着爱美人士越来越多,如果既要在夏天保持健康又要保护好光洁的肌肤该怎么办呢?包主任提到了以下的注意点:

    贴敷前应洗澡或者局部清洗,保持贴敷部位清洁、干燥。

    贴敷时要穿透气性好、宽松的衣服。

    贴敷的时间不要过长,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2-4小时为宜,儿童时间为0.5-2小时,根据每个人的个体情况及贴药处产生辣辣的感觉但可以耐受为度,以免时间过长灼伤皮肤。

    若皮肤局部出现严重的刺痒、灼伤、剧痛,应立即取下膏药,清除局部残余药物,切不要搓、抓、挠、用洗浴用品及止痒药品,及时到医院就诊。

    错过头伏怎么办?中伏“补票”仍来得及



    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可以称得上是“超长待机”了,且具有高温强度强、空气湿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三大特点,可谓“来者不善”,这也让很多错过头伏“首贴”的患者忧心忡忡:现在“跟帖”还来得及吗?
    包主任的建议是:贴敷时间不必拘泥于每一伏的头一天,在三伏期间的任意一天各贴敷一次即可,错过头伏在中伏的首日或这几天再来贴第一贴,后面两次各间隔一个礼拜就行了,效果是一样的,更何况今年三伏天长达40天,对冬病夏治的治疗开展反而是有利的,且高温下人体毛孔扩张对药效效果也会增强,“冬病夏治”的关键不在于日期选择而是要坚持不懈,至少要贴敷三年以上,才能真正起到改善体质的作用。




    "冬病夏治“还在继续,赶快来“跟贴”吧!

    武林院区:



    治疗期限

    第一次治疗:7月11日—7月20日(已结束)

    第二次治疗:7月21日—7月30日(进行中)

    第三次治疗:7月31日—8月9日

    第四次治疗:8月10日—8月19日



    治疗时间

    8:00—16:30(中午及双休日照常治疗)



    治疗地点

    7月31日、8月10日,成人患者在门诊二楼中药房前候诊区,儿童患者在3号楼二楼候诊小厅。其余时间所有患者均可在3号楼二楼候诊小厅就诊。



    丁桥院区



    治疗期限

    第一次治疗:7月11、12、13、14日(已结束)

    第二次治疗:7月21、22、23日(进行中)

    第三次治疗:7月31日、8月1、2日

    第四次治疗:8月10、11、12日



    治疗时间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6:30



    治疗地点

    丁桥院区门诊2楼B区针灸康复科门诊



    中伏加大暑,防暑避湿两不误!

    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三伏天不仅要做好养生,更要注意避病,这个时段暑邪,湿邪交替进攻,人们常常感觉疲惫、身体沉重,即使睡眠充足也会感觉困倦。再加上夏季吃冷饮、吹空调比较多,都会引发湿寒入侵身体,容易落下病根,要化解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是少动多静,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冷热通风,保证充足的睡眠,讲究饮食卫生,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

    大暑宜吃“小清新”

    在饮食滋补方面,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食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诸如鸭肉、鹅肉、鲫鱼、瘦猪肉、豆类、薏米仁、百合等,经合理烹调可做成多种美味佳肴,不仅能增进食欲、加强营养,还可消暑健身。此外亦可做一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等,它们都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




    多饮“暖水”,切忌“贪凉”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但要注意的是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病症。所以哪怕再渴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继续喝。在夏季,湿浊寒凉之气易损伤脾之阳气,若饮食寒凉无度易造成夏季胃肠疾病的高发,因此勿贪饮冰寒之食,以免造成寒湿困脾
    消暑切莫动“肝火”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来源:杭州市中医院




    编辑:黄萌楣 周芸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98795772210900227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7 07: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泡了就是起泡了,要么过敏了要么发炎了,还非得说成是有湿气有疗效了。扯不扯啊?不批判中医,但是你也别搞的各种自圆其说,也挺没意思的。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