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315|回复: 0

    [第2章 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 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0 16: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节 心理过程


          [案例]
          晓伟,男,13岁,在读中学生。据父母介绍,晓伟从小品学兼优,乐观自信。自进入初中后,成绩一度下滑,尤其初二以后,不但成绩来有起色,甚至开始出现厌学症状,情绪低落,冷漠;意志行为减退。自诉:“我不想和任何人交流,父母也不想,没有人能理解我,我也不想学习,不想做任何事情。”据老师反映,晓伟经常不完成作业,寡言少语,同学关系不融洽。为此,家长不知晓伟问题出在哪儿而很苦恼。
    问题:晓伟哪些方面出了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指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

          (一)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也可以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是人对刺激基本形式的最初体验。感觉虽然简单,却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是维持人们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首先,感觉使我们可以获取内外环境的信息,为人的生存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其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街;最后,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靠础。如果丧失了感觉能力,就不能产生认识,更不可能产生情感和意志:如果感觉出现偏差,就会产生歪曲的认识,出现情感的障碍和异常的意志活动;如果感觉被剥夺了,心理活动就会产生异常。

          1.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即人的感官对外部刺激物的觉察,反映外部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其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者接近于身体表面。外部感觉可分为远距离感觉和近距离感觉。远距离感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包括视觉、听觉和嗅觉;近距离感觉接受近距离的刺激,包括味觉、皮肤觉等。

          内部感觉即人的感官对内部信息的觉察,反映机体运动的信息和内部器官所处的状态。其感受器位于身体的内部器官和组织内。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2.感觉的特征
          (1)感受性与感觉阔限 感受性是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感觉阙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可以用感觉阙限的大小来衡量。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阔限。一种是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阔限。绝对感受性是指人对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感觉阔限。绝对感受性的高低与绝对感觉阙限的大小呈反比关系,即感受性愈高,阔限愈小;感受性愈低,阔限愈大。另一种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阙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后,如果刺激在数量上发生变化,并不是所有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只有它们的强度达到一定的差异,才能引起差别感觉。这种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变化量就叫差别感觉阙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國限在数量上也成反比关系,即差别感受性越高,差别感觉阔限越低;差别感受性越低,差别感觉阙限越高。

          (2)感受性的变化 人的感受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各种刺激的相互作用及人的感觉器官的相互作用,人的感受性会发生变化。

          1.感觉的适应:某一感官对某种刺激的敏锐程度并非一成不变的。由于某种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感觉的适应。适应的结果可以是感受性的升高(仅见于视觉),但大多是感受性的降低。古语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说的正是嗅觉的适应现象。人们刚刚进入暗室,往往看不清事物,但过一段时间,则能看的相对清楚,这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不同感觉的适应有不同的特点,这与人类的生存需要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痛觉就不容易发生适应,因为痛觉具有警报作用,促使人们回避危险。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由于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造成某一种感觉在程度上发生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某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发生变化。例如,我们吃过糖后再吃苹果,会感觉苹果是酸的;喝热汤比喝冷汤感觉会更鲜美;在喧闹的时候,人们对黄昏的视觉感受性降低。更为有趣的是,相关实验发现,在绿色光线照明下人的听觉感受性提高,红色光线照明下人的听觉感受性下降。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刺激则会降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

          ③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个体之间由于生活实践和环境的差异,可以导致感受性的明显不同。如音乐指挥家具有高度精确的听觉,能听出上百人的乐队中某个人一个音符的错误;有经验的汽车驾驶员根据发动机的声音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感受性的补偿是指失去某种感觉能力的人,可以通过实践锻炼明显提高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使失去的某种感觉能力相应得到补偿。如长期双目失明的人听觉和触觉会变得非常灵敏。

         (二)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孤立的感觉,人们总是要把通过感觉所得到的有关事物的各个属性整合起来并加以理解。当人们认识一个苹果时,既观察到它的形状、颜色,也感受到它的味道、口感等特性,把这些方面的感觉信息整合起来,就构成了人们对苹果的基本认识,这个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刚出生的婴儿既不能把握物体的远近、大小,也没有关于时间的概念。这些知觉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借助知识和经验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语言在知觉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词是知觉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必要工具。

          1.知觉的分类 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距离、形状、大小、方位和深度等;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时间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即对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时间长短和次序先后的知觉;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移动速度的反映,包括人们乘车、坐船及行走时的体验。

         2.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 感觉器官收集信息时,并非对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刺激悉数接收,而是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余刺激物当作背景,知觉的对象能够得到清晰的反映,而背景只能得到比较模糊的反映,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对象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观因素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经验等,与其有关的客体会被优先选为知觉对象。客观因素主要指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一般地说,强度较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对比强烈的刺激物易成为选择的对象,刺激物的组合规律,如简明性、对称性、规律性等,也会使它们易被选择为图形。

          (2)知觉的理解性 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一个对象时,由于理解不同,知觉的结果也不同。言语也是影响知觉理解性的一个因素。由于言语能够指示知觉的内容,当外部的对象标志不明显时,通过言语的指导,可以唤起人的过去经验,补充知觉刺激中所缺失的内容,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另外,知觉者的实践活动任务以及兴趣、爱好均对知觉过程的理解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知觉的整体性 在现实生活中,知觉的对象往往是由许多属性、部分组成的整体。但它作为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往往是不完备的,只有部分或个别属性起作用,但人对它的知觉却是完整的整体,这便是知觉的整体性。用现代信息论来解释,知觉的整体性则是指我们在感知一个对象时,获得的超越了各部分刺激相加之和的整体知觉体验。知觉整体性不仅与对象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知觉者的主观状态有关,过去经验、知识可对当前知觉活动提供补充信息。

          (4)知觉的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光线下观察某一熟悉的物体时,虽然我们所感觉到的这个物体的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物理特征会因环境影响而有所变化,但我们对该物体特征所获得的知觉却倾向于保持相对不变的印象。这种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以后,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心理现象,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各种知觉中,视知觉的恒常性最明显,有大小、亮度、形状、颜色等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以适应和改造世界。如果没有知觉的恒常性,人就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

          (三)记忆
          记忆(memory)是指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或回忆)。用信息加工理论来说,记忆则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对人类个体的心理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通过感知从外界获得信息,如果不能将其保留下来,就不会有知识、经验,就不能形成概念,亦不能进行判断和推理,也就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记忆将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成一个整体,使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得以实现。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持续,失去记忆,人的心理会出现断层,人的心理也就不能得到充分深入地发展,人将永远面临一个陌生的世界。可以说,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1.记忆的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或触觉的形象。形象记忆保持的是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鲜明的直观性。

          2.逻辑记忆:是对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容的记忆,这些记忆不是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以语言或符号的形式表现出事物的意义、本质和规律。

          ③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引起情绪、情感的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却保留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又会被重新体验,这就是情绪记忆。

          ④运动记忆:是以曾经做过的运动或学习过的操作为内容的记忆,如对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熟悉的技能等的记忆。一旦掌握运动动作的技能,并能熟练地操作,运动动作的形象连同这套动作的程序及对骨骼、肌肉、关节活动的精细控制和调节一起储存在头脑中,成为运动记忆。运动记忆与其他类型的记忆相比,易保持和恢复,不易遗忘。

          (2)按记忆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
          1.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印象在人脑中保持很短时间的记忆。在这个阶段,外界信息进入感觉通道并以感觉映像的形式短暂停留。感觉记忆的容量较大,但保持的时间很短,一般在0.25~2秒之间。瞬时记忆的材料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则很快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就转入第二阶段——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保持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与感觉记忆不同,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不被意识并且也是未被加工的,而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是正在工作中的、活动着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组块就是记忆的单位,一个数字、一个汉字、一个英文字母、一句短语或一幅挂图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组块。短时记忆如果不经复述,会很快消失。若要长期保持,就须进行加工编码,使之变成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记忆中储存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保持多年甚至终身的记忆。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所谓长时记忆是指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借助于复习和理解意义,最后被输送到记忆系统的最深一层,并以“意义编码”的形式保持很久。长时记忆的容量巨大。长时记忆将现在的信息保持下来供将来使用,或将过去储存的信息提取出来用于现在。它把人的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

          2.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回忆)。而按信息论的观点来看,记忆的形成是一个对信息处理和加工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存储、提取。

          (1)识记 就是识别并且记住事物,即通过反复感知形成巩固的映像,并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外界信息输入人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识记是记忆的第一步,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经过任何意志努力,也不采用任何专门而有效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一般在生活中对个人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符合个人兴趣和需要的事 NO物,以及能激起个人情绪活动的事物是比较容易通过无意识记记住的。无意识记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仅仅依靠它是不能获取系统知识的。有意识记则是指有预定目的,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需要主动注意参与和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的效果要优于无意识记,在学习、工作中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掌握系统知识的主要手段。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又可将有意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前者是采取多次重复的方法、依靠材料外在的联系进行的识记,后者是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内在的联系进行的识记。通常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更全面、迅速、精确和巩固。

          (2)保持 是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巩固的程度。识记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保持,并不单是机械重复的结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复杂加工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变化表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量会呈减少的趋势。保持的质量同时受到个人兴趣、情绪和不同任务的影响,有的变得更简要、更概括、细节减少,有的变得更丰富充实,有的却发生曲解、颠倒、混淆,甚至消失。由此可见,保持既有积极的创造性意义,也有消极的作用。保持也是实现再认和重现的重要保证。

          (3)再认与重现或回忆 是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是信息的提取或输出过程,标志着整个记忆过程的数量和质量。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或场景不在眼前的情况下,重新呈现出来,这称为重现或回忆。再认和回忆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两种不同水平的再现,一般再认比回忆要容易。

          3.遗忘 遗忘(amnesia)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地再认和回忆。如果识记过的内容,不经复习,保存量随时间的推移日趋下降,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根据遗忘的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部分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艾宾浩斯(H.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研究,并总结出了遗忘曲线。该曲线形状表明了遗忘的一条规律:在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保持的数量减少了,遗忘的进展也渐渐缓慢了,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遗忘除了与时间有关外,还和其他一些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对形象、动作的遗忘比对抽象概念的遗忘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慢;一次识记的数量越大,被遗忘的概率越大;个体对其感兴趣的及有重要意义的材料比感到枯燥无味、毫无意义的材料遗忘慢;识记一材料后,紧接着从事其他活动比识记该材料后紧接着就睡觉休息要遗忘得多。

          (四)思维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大脑以感知觉提供的大量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复杂的多层次的加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各种问题,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1.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是指思维借助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进行和完成。思维过程是借助于词汇作为媒介来进行的,借助于某种形式的语言来完成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活动。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事物的属性,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预见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感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2)概括性 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反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思维反映一类事物的共性:思维所反映的既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也不是个别的事物,而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2思维反映事物之间的规律性:思维是对事物之间规律性内在联系的认识。概括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还与认识者的知识水平差异有关。概括水平是随着言语的发展、经验的积累、知识的丰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法则等都是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概括地认识事物的结果。

          2.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在思想上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出来。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综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形成一个整体。分析是从整体各部分、各属性的联系中进行分析的,综合是对各部分、各属性的联合,是通过分析才达到的。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对不同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确定其异同,明确其关系的过程;分类则是把事物按不同属性进行区别归类的过程。比较与分类是两种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分类是比较的前提,比较是分类的依据。

          (3)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抽象就是把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就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概括有不同的等级水平。初级概括是在知觉、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只能抽取事物的外部共同特征,做出形象的概括。高级概括以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为前提,被抽取的特征本身就已经是以概括的形式被思考着。科学概念和规律是高级抽象概括的产物。在高水平概括基础上所做的分类和归类的过程叫作系统化,通过这个过程能得到系统化的知识。应用概念和命题去解释具体事物的过程叫作具体化,以举例和图解去说明原理,就是具体化的表征。

          感知和思维构成了认识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感知为思维提供了所必要的信息,而思维是感知的进一步发展。整个认识过程可被简单概括为:1通过感觉和知觉从外界获得信息;2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3将分析和综合所加工的信息进行比较、抽象和概括;4由以上的过程形成概念;5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形成全新的概念。

          3.思维的分类
          (1)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又称操作思维,是在实际动作中进行的思维。它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边动手操作一边思考。婴幼儿的思维基本就属于动作思维,成年人也有动作思维,但是成人的动作思维过程是由词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2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也是许多艺术家、文学家及设计师较多运用的思维方式。

         3抽象思维:又叫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所进行的思维。个体思维发展中,只有到青年后期才能具有较发达的抽象思维。抽象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类 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①聚合思维:也称求同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单一的方向,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的思维。

          ②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进行积极的思考,根据已有信息找出多种答案、解决方法或结论。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 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又称习惯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思维。这种思维是不经思考就按程序完成的,既规范又节约时间,其创造性水平低。

          2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在头脑中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新的思路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4.思维与解决问题 思维活动主要起源于待解决的问题,思维过程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1)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思维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发现问题则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

          2分析问题:就是弄清问题的要求是什么,哪些是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与要求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分析问题能否抓住关键,既取决于人的知识经验的多寡,又取决于人的分析能力。

          3提出假设: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原则、途径和方法。它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提出合理的假设,找出正确的方法或答案,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④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是否与某些原理、原则、公式相符合,是否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检验假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检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实际操作;另一种是间接经验,即通过思维活动来检验。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逻辑推理,从理论上检验假设。当然,最终还得由实践来检验。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①情绪状态和动机强度:愉快、自信、乐观等积极的情绪状态能激励人们积极思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苦闷、失望、悲观、烦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往往会妨碍人的智力活动,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动机也会影响个体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是,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动机过强,使人的情绪过于紧张会抑制主体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动机过低,使人易被无关因素分散注意力。

          ②思维定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使人们以特定的方式进行认识或产生行为,或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通常在相同、相似的情形下,定势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变化的情况下,定式则可能有消极作用。

          ③迁移:是指对一些问题的解决会影响对另一些问题的解决。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起积极作用,负迁移则起消极作用。

          ④功能固着: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因个人在知觉上受情境中条件(或因素)既有功能的影响,致使问题不易解决的情形。

          5个性:解决问题的效率常受个性的影响,包括智慧、自信心、灵活性、创造精神、毅力等多种因素。

          (五)想象
           想象(imagination)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表象是过去感知的事物在个体记忆中保留下来的印象。想象即是人脑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改造,进行重新组合创造而形成的新形象。构成新形象的一切材料都来源于人们既有的生活,取自人们过去的经验。

           1.想象的分类
          (1)无意想象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2)有意想象 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或创造某种东西所进行的想象,在头脑中引出相应的表象,组合加工这些表象等都属于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则是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口头或文字)描述或图样示意,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创造想象的产生,除了丰富的表象储备外,还依赖于三个条件:强烈的创造想象愿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原型启发。

           ③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幻想不一定是由语言符号的描述所引起,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规律,亦不一定直接指向物质产品的创造。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科学的幻想是创造发明的必要条件。

          2.想象的形成方式
          (1)综合 就是把生活中各个领域和各种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这种形成方式不是按照事物的特征和方面之间固有的相互关系进行组合的,而是按照人们的要求,把分析出来的事物的各种特征重新配置,综合起来,构成人们需要的形象。

          (2)夸张 又称为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拟人化 即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4)典型化 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形成新形象最复杂、最高级的过程。

          (六)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外界某种事物或自身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人们不能同时反映周围的一切事物,而是根据主体的活动需要有选择地指向一定的对象,忽略其他无关对象,这就是注意的指向性。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到、深入到注意对象上,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注意具有选择、保持和调节与监督的功能。注意的选择功能是指通过注意可以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一致的事物,而避开非本质的、附加的、与之相竞争的事物;注意的保持功能是指注意的对象或内容能在意识中保持;注意的调节与监督功能则表现为对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与监督作用。

          1.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先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参与且不受自主神经调节和支配的注意,即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不由自主的注意。从主观方面,个体的情绪、兴趣、需要等与无意注意密切相关;从客观方面,外界刺激的特征,如刺激强度、新颖性、活动性、对比差异性及其变化等与无意注意有关。

          (2)有意注意 又叫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先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参与且受个人自主神经调节和支配的注意。要保持有意注意,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或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并需坚强的意志同干扰做抗争。有意注意是一种比无意注意更高级的注意,它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相互转换。有意注意可通过训练得到强化和发展。

          (3)有意后注意 是指有预先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参与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基础上转化而来的无意注意。在从事某些活动时,因为缺乏兴趣或是因为困难较大,最初注意难以集中,往往要做出努力才能保持注意力。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活动或事物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无须意志努力也能够维持注意力。有意后注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对完成长期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2.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品质也称注意的特征,是判断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准。

          (1)注意的广度 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注意到的事物的数量。在0.1秒时间内,正常成人能注意到4~6个毫无关联的对象。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注意对象方面,越集中、有规律、有相互联系的对象,注意的广度就越大。注意的主体方面,个体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都会影响注意的广度。注意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变小;注意任务少,注意范围就变大。知识经验愈丰富,注意的范围就愈广;知识经验贫乏,注意的范围就愈小。

          (2)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保持的时间越长,表明注意的稳定性越好。注意集中时间长短与个体差异、兴趣和状态有关,同时与训练有关。一般人的注意集中时间为10分钟左右,但经过严格训练的外科医师可以集中注意在手术部位达数小时之久。注意的稳定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间歇性地加强或减弱,这种现象叫作注意的起伏,是注意的基本规律之一。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注意的主体方面,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的意义理解得深刻,态度积极或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好。注意对象方面,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内容单调的对象更容易使人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使人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

         (3)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分配对人的实践活动是必要的,在现实中也是可能的。例如驾驶员开车时,一面要注意道路、行人和其他车辆,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操作离合器、油门、刹车及换挡。注意的分配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只能存在一个注意的中心。驾驶汽车时,驾驶员对车的操作是熟悉的,因此路况就是注意的中心。

         (4)注意的转移 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其意义在于使个体可以不断接受和掌握新的信息。注意转移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注意的紧张性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的刺激信息的性质。
           注意在各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同的,与其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有关,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训练得到改善和提高。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