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葛洪
一,生平与著作
葛洪(281—341年),字稚川,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东晋著名的道学家、医学家、炼丹家。葛洪出生于江南官宦之家,16 岁起便博览经、史、百家,师从西晋方士郑隐学道,此后,又向鲍玄学习医术,鲍玄对其非常器重,并将女儿鲍姑许配给葛洪为妻。太安初年,葛洪任将兵都尉,率兵讨伐石冰起义,并击溃敌军。之后他解甲还乡,常接济百姓,细心为他们诊治伤病,许多穷苦百姓受到他的恩惠,都称他为“抱朴之士”,葛洪因此自号为“抱朴子”。他晚年隐居于广东罗浮山,被尊称为“葛仙翁”。他著《玉函方》(又名《金匮药方》,已佚,是葛洪将其阅读的近千卷医书及民间的验方、秘方以及他本人的临床经验汇编而成的)一百卷,经梁代陶弘景增补,更名为《肘后百一方》,金代杨用道又加以补充,名为《附广肘后备急方》,一直流传至今。
《肘后备急方》(以下简称《肘后方》中收录的治法以简便、实用为特点,成为葛洪治病的主要方法。葛洪认为:“又使人用针,自非究习医方,素识明堂流注者,则身中荣卫尚不知其所在,安能用针以治之哉...虽有其方,尤不免残害之疾。”认为针法不易为常人掌握、操作危险性大,而灸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且指出灸法:“用之有效,不减于贵药。”《肘后方》以其方法简便易行,广为流传,被《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引用,北宋时期传人日本。
二,学说与贡献
(一)卒病用灸
《肘后方》是现存最早的急症诊治专著。救治各种急症,方法多样,全书73篇,其中有30余篇载有针灸治法,灸方102首,治疗病证28种,有些篇章将针灸列为救治的首选方法,体现了葛洪针灸医术的高超与精湛,值得后世学者深人发掘、研究(表5-2)。
表5-2《肘后方》治症表
葛洪急症用灸中,以治疗卒死最有代表性,他认为“卒死,中恶及尸厥,皆天地及人身自然阴阳之气,忽有乖戾否隔,上下不通,偏竭所致,故虽涉死境,犹可治而生,缘气未都竭也”。卒死的症状,“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针灸治法有“ 视其上唇里弦弦者有如黍米大,以针决去之”或“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不起者,卷其手,灸下文头,随年壮”;“灸鼻下人中,三壮”;“灸其唇下宛宛中,名承浆,十壮”;“ 灸两足大趾爪甲后聚毛中,七壮”。还可根据不同的症状用不同方法,如“治卒死而口噤不开者,缚两手大拇指,灸两白肉中,二十壮”,“卒死而张目及舌者,灸手足两瓜后,十四壮”,又“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以上可见,《肘后方》对卒死的病因、症状及针灸治疗方法均有详细的论述。
葛洪重灸,但并非单纯某病灸某穴,而是注重辨证施灸。如治疗霍乱诸急时,若腹痛在先当灸脐上;若洞下在先则灸脐旁一寸;若先出现呕吐则先灸心下一寸;若先出现四肢厥冷,则灸足内踝上三寸处等。他提出“便急灸之,但明案次第,莫为乱灸,须有其病,乃随病灸之,未有病,莫预灸”,对后世辨证施灸思想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葛洪施灸取穴的部位以四肢末端、胸腹部为最多,头部仅有百会、承浆、水沟、地仓等穴,背部仅在脊椎等处,这些部位都是他治疗急症的要穴。他的取穴中,经外奇穴占的比重很大,如脐中四边、腰眼、十宣、中魁、足姆趾部位、内踝、外踝、阴囊下部位、背第二椎、背第五椎上等,这是在《内经》基础上的又一重大发展。
(二)倡导隔物灸法
《肘后方》是我国记载隔物灸法的较早文献,书中记载了隔蒜灸、隔盐灸、隔瓦甑灸、隔面团椒灸等隔物灸法。隔药物灸能提高灸治的效果,同时又减轻了直接灸造成的痛苦,因此,在当时广为流传。其中运用最多的是隔蒜灸,如灸肿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 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唯多为善,勿令大热,但觉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换用新者,不用灸损皮肉”。这种方法,葛氏亲身体会“余尝小腹下患大肿,灸即瘥,每用之,则可大效也”。治沙虱毒,“以大蒜十片,著热灰中,温之令热,断蒜及热拄疮上,尽十片,复以艾灸疮上,七壮,则良”。
隔盐灸有两种方法,一-为将盐填脐中,如治“霍乱烦闷凑满者”,“ 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一为将盐嚼后吐在疮口上再灸,如治毒蛇咬伤“嚼盐唾上讫,灸三壮,复嚼盐,唾之疮上”。
隔瓦甑灸是葛氏创造的一种熏灸法,用于治“卒中风”,“若身中掣痛不仁,不随处者,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内瓦甑下,塞余孔,惟留一目,以痛处著甑目下,烧艾以熏之,一时间愈矣”
隔面椒灸用于“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头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立止”。此外,还有一种用于治疗下阴病的管熏法,“ 烧艾于管中熏之,令烟人下部中,少雄黄杂妙”。可见,《肘后方》中之隔物灸为灸法治疗开辟了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三 )施灸顺序与壮数说
葛氏施灸的顺序是从阳到阴,如治脚气病,“必先从上始”,即按顺序从头至足。头为诸阳之会,先灸头可较快调整全身阳气。先阳后阴是一种从阳到阴的治法,这实际上体现了他的道家重阳思想和灸以补阳学说,也说明在急性寒证中以阳制阴、从阳到阴的治法是很重要的。
灸以补阳学说还可从葛氏灸的壮数上反映出来,其艾灸的壮数是以阳数为主的,如一壮、三壮、五壮、七壮;然后以七的倍数加壮,如十四壮、二十一壮、二十八壮等,或称之为二七壮、三七壮。奇数为阳,古人多以七为阳之代表,故葛氏根据病情及用灸补阳的不同需要,以七为基数,增加壮数。由此可见,葛氏认为灸法是以补阳为主的。结合《肘后方》所载病症来看,大多数是由于阴寒偏盛、气机逆乱形成的,故用艾火温阳之时,适当运用以阳计数的壮数以取得效果。
(四)创用“一夫法”
葛洪是最早使用同身寸法量取穴位的医家之一,提出“一夫法”,以一夫定为三寸来量取穴位,《肘后备急方.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记载“次灸三里二百壮。以病患手横掩,下并四指,名日一夫。指至膝头骨下,指中节是其穴,附胫骨外边,捻之,凹凹然也”。他还以“手拇指折度法”度量穴位,《肘后备急方.治卒上气咳嗽方》载:“度手拇指折度心下,灸三壮,瘥。”孙思邈非常推崇这种取穴方法,并对其补充完善,为后世医家传承沿用。
葛氏简化了拯急救危的方法,使其便于运用,选穴较少,在近百条负方中,所载穴位只有20多个,葛氏自称“灸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 凡人览之,可了其所用”。书中常详细说明分寸部位,很少提到穴名,如“心下三寸”“脊两边陷处”“足内踝下白肉”等;还有一些直接在患处施灸,多用于痈疽疮疡及所发肿痛处,这是为了便于使用,避免由取穴方法不同或穴位名称不同所造成的取穴不准确或选错腧穴,减少失治误治。葛洪在《肘后方》中还记载了简便取穴法。如取风市,“在两髀外,可平倚垂手直掩髀上,当中指头大筋上,捻之自觉好也”。这些取穴方法方便易行,为后世所沿用。
在量取穴位时,还采用绳量法、竹量法及其他量法。如治寒热诸疟,“大开口,度上下唇,以绳度心头,灸此度下头百壮”,就是以身体某.部位作 为其他部位取穴的标志, 就地取材,简明准确,人均可用。如救尸厥“以绳围其臂腕,男左女右,绳从大椎上度,下行脊上,灸绳头五十壮活”;如治卒腰痛诸方,“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脐,断竹,及以度后当脊中,灸竹上头处,随年壮。毕,藏竹勿令人得之矣”。还有指按法取穴和华佗夹脊穴施灸的方法。这些方法记忆方便、取用方便、灸疗方便、针对性强,一直被后世医家所引用。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葛洪倡导灸法,尤其将灸法大量应用于急性病证,对灸法的应用有突出贡献,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治脚气灸大椎、百会、肩井、膻中、巨阙、风市、伏兔、足三里、上廉、下廉、绝骨,后人多录用,《备急千金要方》“脚气八穴灸”即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再如治中风,灸足大趾下横纹中、内外踝上、目两眦后、季胁头、阴囊下第一横理等,亦被《备急千金要方》照录。至于灸水沟、承浆、脐中、百会救治卒死、尸厥等,则一直沿用至今。
葛氏开创了隔物灸应用的先河,为灸法治疗开辟了多样化发展的道路。继《肘后方》之后,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隔豆豉、隔附子、隔地黄、隔商陆、隔葶苈饼、隔面饼、隔盐、隔蒜、隔薤、隔黄土等十余种隔物灸法。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也载录了多种隔物灸法,如隔盐灸、隔蒜灸、隔巴豆灸、隔泥钱灸、隔黄连灸等。朱丹溪也常用隔甘遂、隔蒜、隔皂角、隔附子饼等灸法治疗疾病。
葛洪虽然重视灸法,但却没有偏废针法,其对针法也有一定的贡献。《肘后方》 中的针方,虽然仅有十条,但其内容却非常丰富,书中记载了五种针法,包括指针法、挑针法、放血法、放水法和一般针法。其中就有三法未见于晋以前著作,为《肘后方》首次论述。包括:①指针法:指切水沟(人中)用于救治昏迷不醒的病人。如《治卒中恶死方》载“爪其病患人中取醒”,《治卒死尸厥方》载“爪刺人中良久,又针人中至齿,立起”等。②挑针法:用针挑去龈交穴处白色米粒样物质来治疗卒中恶死。③放水法:《治卒大腹水病方》载:“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人数分,令水出,孔合须腹减乃止。”这些疗法对后世针法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疗法至今还广泛流传于民间发挥其显著作用。
继《肘后方》后,历代出现了不少灸疗学专著,如唐代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宋代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明代叶广祚的《采艾篇》,清代徐宝谦的《灸法新传》,吴亦鼎的《神灸经纶》。《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中亦收集了大量灸方,从而使灸法的内容日趋完善。另据《太平广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广 东通志》《三元宫碑记》载,葛洪的妻子鲍姑,也善用灸法疗病,鲍姑尽得其父传授针灸之道,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 灸治学家,史称“鲍姑艾”。广州越秀山下有鲍姑井,并有一所道观,名三元宫,宫内设有鲍姑塑像,求医者香火不绝。显然,鲍姑重灸的学术思想是与葛洪的学说密切相关的。
四、阅读文选
治卒霍乱诸急方(《肘后备急方》)
凡所以得霍乱者, 多起饮食,或饮食生冷杂物。以肥腻酒绘,而当风履湿,薄衣露坐或夜卧失覆之所致。初得之便务令暖以炭火布其所卧,下大热减之,又并蒸被絮若衣絮自苞。冷易热者,亦可烧地,令热水沃敷薄布,席卧其上,厚覆之。亦可作灼灼尔,热汤著瓮中,渍足,令至膝,并铜器贮汤,以著腹上。衣藉之,冷复易,亦可以熨斗贮火著腹上。如此而不净者,便急灸之,但明案次第,莫为乱灸。须有其病,乃随病灸之。未有病莫预灸。灸之虽未即愈,要万不复死矣。莫以灸不即而止灸。霍乱艾丸,若不大,壮数亦不多,本方言七壮为可,四五十无不便火下得活。服旧方用理中丸,及厚朴大豆豉通脉半夏汤。先辈所用药皆难得,今但疏良灸之法及单行数方,用之有效。不减于贵药。已死未久者,犹可灸。余药乃可难备,而理中丸、四顺厚朴诸汤,可不预合,每向秋月,常买自随。
卒得霍乱先腹痛者,灸脐上,十四壮,名太仓,在心厌下四寸,更度之。先洞下者:灸脐边一寸。男左女右,十四壮,甚者至三十四十壮,名大肠募,洞者宜泻。先吐者:灸心下一寸,十四壮,又并治下痢不止。上气灸五十壮,名巨阙,正心厌尖头下一寸是也。先手足逆冷者:灸两足内踝上一尖骨是也,两足各七壮,不愈加数。名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是也。转筋者:灸厥心,当拇指大聚筋上六七壮,名涌泉。又灸足大趾下约中一壮,神验。又方,灸大指上爪甲际七壮。转筋人腹痛者:令四人捉手足,灸脐左二寸,十四壮。股中大筋上,去阴一寸。若畹者:灸手腕第一约理中,七壮,名心主当中指。下利不止者:灸足大趾本节内侧寸白肉际,左右各七壮,名大都。干呕者:灸手腕后三寸两筋间是,左右各七壮,名间使,若正厥呕绝,灸之便通。
【思考题】
1.葛洪对灸法的贡献是什么?
2.葛洪用那些方法进行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