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孙思邈
一、 生平与著作
孙思邈(581—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州区)人,他自幼好学,《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说明他学识渊博,通晓百家之说,尤精于医,后人尊称为“孙真人”“药王”。他撰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方济之,德逾于此。”其著作以“千金”命名,正是体现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备急千金要方》收载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处方5000余首,散见各章的针灸内容1000余条,卷二十九、三十专门论述针灸,记载了救急、食疗、养生、气功、按摩等内容,书中不仅反映了他本人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还收载了大量已经散佚的针灸文献。如唐初著名针灸家甄权的著作及其事迹,虽在《唐书》有甄权的传记,但叙述简略,《备急千金要方》做了补充,对明堂孔穴图的考订,孙氏是按“甄权新撰而定”的。《千金翼方》中有孙氏亲自请甄权为成君绰治颈肿不食、刺右手食指端而立效的纪实。孙氏之所以如此推重甄权,与甄权对针灸的精通、治疗效果的卓著是分不开的。
《千金翼方》补充了《备急千金要方》的内容,共189门,方、论、法2900余首,收载药物800余种,涉及妇人、伤寒、小儿、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禁咒等方面。其中卷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专论针灸,还有一些针灸内容散见于其他各卷之中。
孙氏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全面论述了医生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指出医学为“至精至微之事”,“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还要有为病人服务的爱心,把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对待,救治必须一心平意,无欲无求。在养生养老方面,孙氏提出“啬神”“爱气”“样形”“导引”“言论”“饮食”“房事”“反俗”“医药"“禁忌”等要点,不仅汇集了医道儒佛诸家之长,而且结合自身经验,方法切实可行。对杂病辨治提纲挈领,提出脏腑寒热辨证纲领,治疗方法灵活多样;治疗外感热病既宗仲景之法,又用清热解毒,为金代刘河间的伤寒论治、明清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
在针灸方面,孙氏提出阿是穴、指寸取穴法等,收载了较多的隔物灸法、经外奇穴,对针灸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学说与贡献
(一)针灸“医未病”
孙氏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认为“上工医未病之病”,“神工则探究萌芽”。他提出用灸法预防传染病,“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针灸预防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现代有用以预防急性脊髓灰质炎、流感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孙氏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中提出灸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防治中风的方法,至今仍有实际意义。
其次是已病防变,在发病之后、急重证候显露之前,积极治疗,截断病势,灭之于萌芽。如“痈疽初发如微,人多不以为急,此实奇患,惟宜速治之,治之不速,病成难救”(《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在具体操作上,既可用针刺,亦可以用艾灸。就中风而言,《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记载:“惟风宜防耳,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又云:“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输穴灸之。”在患病之后他提倡及时治疗,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说:“凡脚气初得脚弱,使速灸之,并服竹沥汤,灸讫可服八风散,无不瘥者,惟急速治之。”他还谆谆告诚说:“此病轻者,登时虽不即恶,治之不当,根源不除,久久期于杀人,不可不精以为意”(《备急千金要方·卷》。从未病到已病,孙氏的预防思想是很全面的,针灸预防措施贯穿其中。
(二)“知针知药”是良医
孙思邈认为医生要掌握针灸、药物的作用,他慨叹当时医家对针药认识上的偏激,是由于“各承一业”造成的,“且夫当今医者,各承一业,未能综练众方,所以救疾多不全济,何哉?或有偏攻针刺,或有偏解灸方,或有惟行药饵,或有专于禁呢”(《千金翼方·卷二十六》),指出“良医之道”是“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只有这样,“则病无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故“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内外相扶,病必当愈”。在《备急千金要方》许多病证的治疗中,反复强调针灸与药物不可偏废的思想,因为针、灸、药物各有所长,认真选择各自的适应证,辨证论治,才能提高临床疗效,才是解除患者病痛的良医。
针灸药结合,应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配合,发挥各自所长。孙思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若治诸沉结寒冷病,莫若灸之宜熟;若治诸阴阳风者,身热脉大者,以锋针刺之,间日一报之;若治诸邪风鬼注,痛处少气,以毫针去之,随病轻重用之”(《备急 千金要方·灸例第六》)。根据治疗病证的需要,或只针不灸,或只灸不针,或针灸并用,有的虽两法同用,但要分主次先后。如治疗“崩中带下,因产后恶露不止,中极....妇人断绪最为要穴,四度针即有子,若未有,更针人八分,留十呼,得气即泻。灸亦佳,但不及针”(《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再如治疗角弓反张, 于“鼻交频中一穴,针人六分....宜灸, 然不如针”(《千金翼方·卷二十六》)。有些病证则宜灸不宜针,如“心痛冷气上,鸠尾上一寸半,名龙额,灸百壮,不针”。
有些病要针灸结合,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记载:“偏风半身不遂,脚重热风,疼不得履地,针入四分,留三呼,得气即泻,疾出针,于针痕上灸之,良。”《千金翼方·卷十七)记载,华佗为曹操治头风时说,可惜当时只针不灸,故后来头痛复发,如针后加灸,其病或可除根。这些论点,虽不能认为完全正确,但强调针灸各有其适用病证是比较科学的。
孙氏认为有些病以用针为佳,有些病以用灸为良,有些病宜用药治,而有些病则是针灸药物同时并用,根据针、灸、药物的作用特点,按病情需要区别应用,发挥各自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孙思邈的“知针知药”说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宋代高保衡评价说:“ 苟知药而不知灸,未足以尽治疗之体;知灸而不知针,未足以极表里之变。如能兼是圣贤之蕴者,其名医之良乎,有唐真人孙思邈者,乃其人也。”!明代针灸大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提出:“疾在胃肠,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灸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炳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一位是唐朝的药王,一位是明代的针灸大家,涉及的领域不同,跨越了不同的时代,但其认识却有高度的一致。明代针灸家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提到“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可见,历代名家一致认同这一观点。
(三)发挥经穴理论
1.考订明堂图 南北朝时期, 针灸经穴图谱已经出现,由于师承不同,传写错误较多,造成腧穴定位不一。孙氏鉴于“去圣久远,学徒蒙味,孔穴出人,莫测经源,济危扶弱,临事多惑”(《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乃着手对经络腧穴进行校勘,他根据《甲乙经》等古代文献及当时针灸名家的经穴图,做了认真的考订。《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取孔穴法第一)提到“余退以《甲乙》校《秦承祖图》”,发现秦图缺漏角孙等17穴,还有49穴“上下倒错”“前后易处”,可见其校勘工作细致认真;并用彩色绘制十二经脉,分成正人、伏人、侧人三幅明堂图。用彩色绘制经穴图,这在针灸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可惜这几幅图已经散佚不见了。
2.倡用指寸法 孙氏认为腧穴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床应用时必须要根据人体高矮、胖瘦等情况精确折取,他在《内经》取穴法的基础上,提出“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第六》)的指寸取穴法,来折量全身的骨度分寸,进行取穴。他强调取穴的关键在于灵活,要求“精思商量”“以意消息”,提出腧穴的准确位置在“ 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这些方法至今仍有应用价值。
对某些腧穴的作用与功效,《备急千金要方》也做了较多补充,如膏肓俞穴治贏瘦虚损,认为此穴施灸,能“令人阳气康盛”,对治疗肺痨有较好的疗效;并提到医缓之所以不救晋侯之疾,乃因他不了解此穴功效,故“宿疾难遣”。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启发下,宋代庄绰通过自己的实践,撰著《负膏肓俞穴法》,元大德丁未(1307年)国氏刊本《针灸资生经》蒲登辰序中说“有病劳极者,取膏肓一灸即愈”。直到今天,临床医生都把灸膏育作为治虚劳的一种方法。
3.提出“阿是”法 阿是穴是孙氏最早命名的,《内经》有“以痛为输”的记载,但无正式名称。孙氏提出这些部位是阿是穴,“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第六》)。孙氏提出的阿是穴成为现代腧穴理论中的个重要 内容。
4.收集奇穴 经外奇穴是针灸腧穴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以前的文献记述甚少,在孙氏著作中大量记述了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两大类:一 类是有穴名、部位、取穴法者,如《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寅门、当阳、当容、燕口、浊浴,《千金翼方》中的转谷、始素等,共有120多个。另一类是仅有部位、取穴法,而无名称的,如《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谓“小儿暴痫,灸顶上回毛中”等共有70余处。其中有的穴位,唐以前文献无名称,孙氏为之命名,如葛洪《肘后备急方》有“上唇里弦弦者”,孙氏命名为“ 悬命”;也有些穴位在两部《千金方》中均无名称,如“十指头”,后世医家命名为“十宣”。
(四)灸有“生熟”
孙氏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了灸量的概念,一是对艾炷的大小进行规定,二是对施灸壮数的多少做了要求,提出灸有“生熟”说。对艾炷的大小,他采用了当时流行的艾炷底部的直径要有三分,一寸之间放三个艾炷,《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第六》说:“凡经云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两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黄帝日:灸不三分,是谓徒冤。”如果小于三分,则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孙氏根据人体部位和病情,提出“外气务生,内气务熟”的灸治原则。壮数多、艾炷大的称为熟灸,壮数少、艾炷小的称生灸。不同部位的施灸要求是“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欲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少生”(《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第六》)。具体灸的壮数,该篇说:“ 其温病随所著而灸之,可百壮余,少至九十壮。大杼、胃管可五十壮,手心主、手足太阳可五十壮,三里、曲池、太冲可百壮,皆三报之,乃可愈耳,风劳沉重九部尽病,及毒气为疾者,不过五十壮,亦宜三报之。若攻脏腑成心腹疹者,亦宜百壮。若卒暴百病,鬼魅所著者,灸头面四肢宜多,灸腹背宜少,其多不过五十,其少不减三五七九壮。”体质壮实者可以多灸,老弱患者应减少壮数,要灵活掌握,“凡言壮数者, 若于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赢弱者,可复减半....仍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
至于生熟的程度,孙氏认为:“大体皆 须以意商量,临时迁改,应机千变万化,难以一准。”大小生熟在记载上虽有一定之数,在临证时却须机灵以应,以知常达变,“灸之生熟,亦宜撙而节之”。
(五)看脉针灸
孙思邈继承了王叔和针灸先看脉的学术思想,非常重视脉诊的作用,“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强调脉诊对针灸的指导作用,提出“凡欲针灸,必先看脉”,“每针常须看脉,脉好乃下针,脉恶勿乱下针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用针略例第五》)。《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各用一卷阐述脉诊,说明他对脉诊的重视。
他还根据张仲景的热证忌灸思想,对浮、数之脉提出了禁灸的告诫,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第六》说“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脉浮热甚,勿灸”。这种以脉诊为指导的看脉用针施灸思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孙氏临床很重视隔物灸法的应用,如隔蒜、盐、豆豉、葶苈子、附子、商陆灸等。还有一些特殊的灸法,如麻花艾灸、苇筒灸等。尤其可贵的是,他在记述了用艾炷灸治疗蛇毒的方法以后,接着补充了一个权宜的应急措施:“ 无艾,以火头称疮孔大小热之。”这是考虑到蛇毒的救治需要及时,而仓促之际每苦无艾,故以“火头"代之。这种急人危难、一心赴救的精神和临机应变的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唐朝灸法盛行,隔物施灸形式多种多样,孙思邈在著作中记载了多种隔物灸法。如治少年房多短气,“盐灸脐孔中二七壮”(《千金翼方·卷二十七》)。治淋病,“著盐脐中灸三壮”(《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治发背,“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贴着疮上灸之,一炷易一饼子,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子即瘥。如榆英大,灸七七饼炷即瘥。如钱大可日夜灸之,不限壮数”(《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治恶露疮,“捣薤菜敷疮口,以大艾炷灸药上,令热入内即瘥”(《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孙思邈在火针的使用上,主张“以油火烧之,务在猛热,不热即于人有损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在取穴上,应据证选用,除经穴外,还用奇穴,如侠人中治疗“马黄黄疽疫,通身并黄,语言已不转”。或直取病所,如痈肿,“当头以火针针人四分即瘥”(《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并对火针针具、火烧程度、每次治疗间隔天数、禁用穴位、所治病证等有专门的论述,发展了《内经》“ 燔针”“悴刺”的内容。
孙思邈刺血治疗急症也有较好的效果,如“卒心疝,暴痛汗出,刺大敦,左取右,右取左....刺之出血立已”(《千金翼方·卷二十七》),有关刺血治疗的病种在两部书中记载很多。他还创用了散刺敷药法治疗痈肿,具体操作法为,“凡疗疔肿,皆刺中心至痛,又刺四边十余下,令血出,去血敷药,药气人针孔中佳,若不达疮内,疗不得力”(《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另外,他还记载了因刺血不当造成出血过多的救治方法,“舌卒肿...舌下两边大脉血出,勿使刺著舌下中央脉,血出不止杀人,不愈,血出数升,则烧铁篦令赤,熨疮数过以绝血也”(《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在当时条件下提出火烙止血的方法是难能可贵的。
《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南朝徐嗣伯(徐文伯之堂弟,徐叔响之子)的灸风眩法、唐以前医家支法存的灸脚气法、陈延之《小品方》的针灸处方,扁鹊、曹氏(当为曹操之子曹龛)、郭玉、张文仲、范汪等人的针灸经验也都赖此得以部分保存和流传。两部《千金方》不仅注意收集前代医家文献,也很重视收集同时代医家的经验,书中介绍了甄权的不少针灸验方,如治安平公中风,针风池等九穴九剂即瘥方;治仁寿宫患脚病针环跳即能起行方;治大理赵卿患脚不随不能跪,针上膠即能跪方等。
两部《千金方》记载的经验,不仅是研究唐以前针灸学成就的重要文献,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如《针灸资生经·卷四》“ 灸风痈”一节,作者王执中自称运用《备急千金要方》“徐嗣伯灸风眩”经验,“ 余业之以来三十余年,所救活者数千百人”。由此可见,两部《千金方》的问世,对针灸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
四、阅读文选
大医习业(《备急千金要方》卷一“序例”)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经》《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及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 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孙氏的“灸之生熟”说?
2.孙氏的防病保健学说是什么?
3.孙氏对经络腧穴理论的贡献是什么?
4.孙氏对针灸药的作用有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