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朱震亨
一、生平与著作
朱震亨(1281—1358年), 字彦修,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世居丹溪,故又称“丹溪翁”、“朱丹溪”。30岁始读《素问》,从学于罗知悌,并受到刘完素、张从正和李杲等人的学术影响,根据江南土地卑湿的条件,反对滥用《局方》辛燥之剂,进一步发展刘完素的火热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保存阴精,勿动相火,善用滋阴降火法,后人称为‘滋阴派”,他的学说对杂病证治和温病学派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朱氏著有《格致余论》1卷、《局方发挥》1卷、《金匮钩玄》3卷、《本草衍义补遗》1卷、《脉因证治》2卷、《丹溪心法》3卷、《丹溪手镜》3卷、《丹溪治法心要》8卷、《活法机要》1卷等。在《丹溪心法》《丹溪手镜》中均载有针灸学的内容。如《丹溪手镜·周身经穴》将经穴按分部排列,对人体腧穴的位置、所属经脉等用脚注、图示等方法予以表达,简明扼要,便于记忆。在《丹溪心法》中,朱氏补充了十二经脉病候,提出“合生见证”说,主张辨证分经治疗,他认为针刺泻而无补,艾灸可以补火泻火,在针灸理论与临床上有颇深的造诣。
二、学说与贡献
(一)“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说
“合生见证”,是指多条经脉的病证出现的同一症状, 或者说,同-症状可 能与几条经脉有关。在《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中,朱氏立专篇论述“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认为十二经脉均有自己独特的证候表现,而同一证候,又往往可以由几条经脉同时受病而出现,说明经脉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朱氏以《灵枢·经脉》篇十二经脉病候为基础,根据前人的理论及其临床经验,对十二经脉的病证做了大量的增补,既充实了经络理论,又丰富了经络的临床运用。如足太阳膀胱经见证,增人“便脓血”“小腹胀痛、按之欲小便不得”“肌肉痿”等;足厥阴肝经见证,增人“暴痒”“头痛”“耳无闻”“颊肿”“目赤肿痛”“眩冒”“转筋”“善恐”“骂置”等。
在丰富十二经病证的基础上,朱氏提出了“合生见证”,共计33条(表6-5)。 其中多数合生见证出现在关系密切的经脉上,由数条经脉循行通过某一部位所致。 如“鼻鼽衄,手足阳明、太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脱经都通过鼻窍周围,三经受病后都可以出现“鼻鼽衄”,故“鼻鼽衄”为其合生见证。治疗时不仅可取阳明经在鼻部的局部穴,而且可在远端取昆仑穴,如《针灸大成》中昆仑可主治“鼽衄”。
表6-5手足阴阳经合 生见证表
有些合生见证与相应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少气、咳嗽、喘渴上气,手太阴、足少阴”,肺主气,肾主纳气,肺肾功能失调,皆可出现少气、咳喘,故咳喘诸证为肺肾的合生见证。还有一些合生见证与经脉循行、脏腑功能都有关系,如“心痛,手少阴、厥阴,足少阴”,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足少阴肾经络心,从经脉循行而论,心痛可为三经的合生见证;从脏腑功能而论,心、心包受邪后可出现心痛,肾脏受邪,水气凌心,也可导致心痛、心悸,故心痛又为心、心包、肾的合生见证。合生见证的提出,把同症状分属于相应的经脉、脏腑,于同中求异,是中医学较早的鉴别诊断方法,进步完善 了经络诊断学内容,为指导临床辨证分经治疗提供了依据。
(二)热者灸之
朱丹溪的针灸医案在江璀《名医类案》、魏之绣《续名医类案》以及《局方发挥》《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其用灸取效的案例占十之八九,灸法可用于治疗多方面的病证。如《丹溪心法》载中风灸风池、百会,咳嗽灸天突、肺俞,泄泻灸百会,腰痛灸肾俞、昆仑,疝痛灸大敦,痈疽、乳痈、乳房肿硬灸其患部等;《脉因证治》载衄血灸大椎、哑门;《续名医类案》称丹溪灸肺俞、大椎、合谷、水分治愈一例水肿;《丹溪手镜》记载隔甘遂、大头蒜等灸,治小便淋闭等。
在灸法的运用中,朱氏倡导“ 热者灸之”。他继承《灵枢·背腧》灸分补泻思想,提出“灸法有补泻火。若补火,艾炳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用口吹风主散”。他赞同灸法有攻泻的特点,可用于治疗实热证,故倡导热证施灸,并对其作用加以阐释“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发意也”,“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 除了实热证外,他认为虚热也可用灸:“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放也。”所以,朱氏认为灸法有补泻两种作用,可以治疗虚热证,也可治疗实热证。
对于实热证,艾灸有“泄引热下”“散火祛痰”“拔引热毒” 的作用,如《丹溪心法》载:“有脚气冲心者,宜四物汤加炒黄柏,再宜涌泉穴用附子末津唾调敷上,以艾灸,泄引热下。”又如《脉因证治》载“两手大热为骨厥,如在火中,可灸涌泉五壮,立愈”。《续名医类案》载丹溪治一鼻流臭涕、脉弦小、右寸滑、左寸涩的“痰郁火热”证,灸上星、三里、合谷等,加服清热祛痰之剂而愈;另一例鼻流黄水脑痛证,灸囟会、通天各七壮,去臭肉一块而安。
对于虚热证,艾灸有“补阳生阴”“助元气”的作用。朱氏认为艾灸可以“补阳,阳生阴长”,治疗阴虚有热证,如《名医类案》载-壮年咳嗽咯血、发热肌瘦,丹溪为灸肺俞五次而愈;认为“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灸丹田,可治虚脱证。
(三) 针法浑是泻而无补
朱氏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九十九》中说:“针法浑是泻而无补,妙在押死其血气则不痛,故下针随处皆可。”从这-学说出发,朱氏重视针刺泻实的作用,精于刺络放血以泻实,如《丹溪心法》中用三棱针刺委中出血治疠风、瘀血腰痛。《脉因证治》中用三棱针制气冲出血治吐血,刺少商出血治喉痹。《格致余论.痛风论》载一痛风病案, “ 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而安”。除三棱针放血泻实外,毫针与火针的用法也多与攻邪有关。如《脉因证治》载五种心痛的针刺取穴,均以攻邪行滞为主。《丹溪手镜》还提到治瘰疬用火针刺其核上,以起到攻破去瘀的目的。
朱氏强 调针刺泻实的观点在汪机《针灸问对》、徐春甫《古今医统》 、杨继洲 《针灸大成》等著作中都有引述。汪机在《针灸问对》中不仅引述朱氏的这一观点、 并在其用针的医案中,大多为攻破、开泄之法以泻实。如治咽喉肿用三棱针,《外科理例》载:“一人咽喉肿秘,牙关紧闭,针不能人。先刺少商二穴出黑血,口即开:更针忠处:饮清咽利隔散一剂而愈。”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朱丹溪不仅在中医内科等方面有卓越建树,对针灸理论也有独到的见解,在针灸临床上积累了不少经验。戴良在《丹溪翁传》中称“四方以病来迎者,遂辐辏于道,翁咸往赴之。其所治病凡几,病之状何如,施何良方,饮何药而愈,自前至今,验者何人,何县里主名,得诸见闻,斑斑可纪”,可见其医术之精湛,临证验案之丰富。朱氏在经络学说、针法灸法方面的独特见解,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治疗思路。
“热者灸之”被后世医家沿用,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提出“实病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 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他认为痨证主要由“火炎痰聚”所致,以痰火立论,推崇灸法治痨。魏稼教授于1980年第11期《中医杂志》发表“热证可灸论”一文,从热证忌灸与可灸正反两方面对灸法进行全面深人的探讨,提出“热证可灸说”,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并在临床中运用灸法治疗疮疡疥肿之阳证、急性扁桃体炎、热哮、热痢等病证均获佳效。周楣声教授在《灸绳》中进一步阐述 “热证可灸”的观点,认为“表热可灸,发汗宜谋”;“里热可灸,引导称优”;“虚热用灸,元气周流”;“实热用灸,郁结能瘳”。这些理论的提出,是对朱氏热证可灸思想的发挥。
四、阅读文选
阳有余阴不足论(《格致余论》)
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音之?天地为万物父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故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之父母。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礼记》注日:惟五十然后养阴者有以加。《内经》日: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经日: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又日: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观虚与盛之所在,非吾之过论。
【思考题】
1.朱丹溪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朱丹溪认为热证可灸的机理是什么?
3.谈谈对 “针法浑是泻而无补” 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