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41|回复: 0

    【中医知识科普】中医穴位推拿在治疗腹泻时有哪些优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 07: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泄泻又被称为腹泻,是一种发生在消化系统功能层面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和粪便的性状发生改变。
    具体可表现排便次数的显著增加,粪便量增加,粪便不成形,稀溏甚至出现水样便,或夹杂有脓血及未经完全消化的食物。


    本病在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但以夏秋二季为本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受到饮食习惯、居住环境、诊断标准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对于本病的报道差别很大,总体而言,我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发病率较高。


    慢性腹泻的病因

    在国际上,尤其是欧美及非洲地区,由于气候变化、饮食结构改变、微生物耐药性增高等因素,慢性腹泻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中医对于泄泻一病的病因的认识,不外乎内感和外伤两端。总体来说,本病的病因有感受六淫、饮食损伤、情志不畅、脾胃虚弱、肾阳不足,其基本病机是某种原因导致了脾虚或者湿盛,会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最终导致脾失健运,肠腑传导失司,不能区分清浊。
    泄泻既可以作为一个有完整意义的疾病单独存在,也可作为一种伴随症状而存在于其他疾病中。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精神压力过大、长时间饮食不规律或素体脾胃功能虚弱,导致脾胃的升降功能减退,脾胃虚弱型的患者日渐增多。
    历代中医学家结合自己的体会对于泄泻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论述,证、法、方、术齐具,整体而言,有内治法与外治法两大类,内治法主要是包括补虚法与泻实法在内的中药内服,外治法则以针灸、推拿等手法操作为主。


    其中,推拿是中医外治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因其安全、无痛、副作用低等众多优点,备受历代医家青睐,也多被众多患者关注。
    从西医学的角度来看,腹泻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疾病,而是作为一种典型症状或伴随症状见于其他疾病中。


    对于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国内外尚无明确的统一的认识,国内的医生学者一般认为,引起该病的诱因或原因可能是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失调、胃肠蠕动的动力出现障碍、内脏变得更加敏感、肠-脑轴的上行性反馈和下沉式调节异常、精神心理因素。


    对于腹泻的治疗,多从特异性治疗与经验性抗腹泻,具体包括严使用胆汁酸螯合剂,5-HT受体拮抗剂,氯离子通道阻滞剂等,针对分泌及动力障碍给药,间断使用抗生素,纤维、果胶、钙剂等腔内起效的药物。


    化药的应用虽然起效较快,但其药物的依赖性、耐药性及不良事件发生则又是难以规避的风险。


    推拿是中医治法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外治方法,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确定的临床疗效。推拿涉及的腧穴众多,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水分穴的泌别清浊功效对于各型泄泻均有影响,尤其是脾胃虚弱型患者的获益更多。


    中医学对泄泻的认识

    我国古代医家关于“泄泻”的认识理论丰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关于其名称可以说种类繁多。
    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泄泻”的记载,可见于1972年至1976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其中《阴阳十一脉经甲本》中记载:“太阴脉,不温,不能食,强欠,三者同,死;唐泄,死。”


    《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提到“足厥阴温(脉),左右不化,……唐横出,死。”以上提到的唐、唐泄都是现存可考证的文献中关于“泄泻”最早的记载。
    《黄帝内经》中的对泄泻一病所使用的描述十分丰富,大致有十余种称谓,例如“后泄”、“飧泄”、“窍泄”、“泄注”、“鹜溏”、“濡泄”、“濡泻”、“溏泄”等。


    例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云“甚则入肾,窍泄无度”;《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春伤于风……乃为洞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过“湿盛则濡泄”;《素问·厥论》云“少阴为之厥逆,虚而满,呕逆,泻下清谷”;《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也有“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的说法等。


    这些描述在其各自内涵范围内的表达并没有什么值得鉴别之处,不过都是对“泄泻”一病的不同描述而已,其中有时泛指,有时特指,不一而同。
    如果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义加以形式上的区别,那也只不过是有的名字是说食入过度之后出现的积食性的泄,有的是因为外感或内伤了湿邪,或湿邪又夹杂其他邪气导致的泄,而有的却是在形容大便的外观。


    可能是指完谷不化,有的描述大便的气味,也就是酸腐之气的便。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泄泻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早而作为专有词汇固定的时间晚。
    然而其中出现的如前文所述的五种形式上泄泻,则被后世医家概括为“经中五泄”。容易令人混淆的是,《难经》中也存有着五泄之说,但其与《黄帝内经》不同之处在于,《难经》中的五泄是从脏腑病变的角度立论。


    因而也就有了“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以及“大瘕泄”之说,具体的论述是“泄共有所和也?名实相当也?然也。论泄确有五段,呼之各有异也:或曰之胃泄,或曰之脾泄,或为大肠泄,或为小肠泄,亦有大瘕泄,其故肠后重……”
    从原文各论所使用的名称及临床表现来看,五泄中的“胃泄”、“脾泄”与“大肠泄”与现代《中医内科学》中的“泄泻”的内涵与外延大体相当,而“小肠泄”与“大瘕泄”的内涵与外延则更加接近今天《中医诊断学》中的“痢疾”一病。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泄与《难经》中的“胃泄”、“脾泄”与“大肠泄”是后来各流派、各医家立论泄泻的基础。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虽然大量取法于上古时期医著。


    但对于《黄帝内经》中关于泄泻的名称的态度是不再使用,而是将现代意义的“泄泻”和“痢疾”统一描述为“利”、“下”、“下利”或“溏”,例如张仲景曾在《伤寒论》中提后后人注意栀子豉汤的适用于禁忌时就使用过“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这样的描述。


    再如本书中在记述少阴病的相关表现时说到“少阴之为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再例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表里同病治疗原则的时候曾明确指出“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其中记载了很多可以治泄的药物,如“黄连,主腹痛下利”,“黄芩,主肠澼泄痢”,从这些药物记载中可以看出此时“泄泻”与“痢疾”的概念还未区分。


    隋唐时期,大量使用通假字与异体字,这一语言现象在医学典籍中也大量存在,例如把“下利”之病当作“下痢”,如《诸病源候论·卷十七》中提到“酒家若离于旧土,不从新土耳。
    此为水谷既达中焦,肠胃不见、不习而不化,法为下痢,因其旧制,不伏水土痢也。”而此篇的篇名胃“痢诸病”,分析其所述,确然是经“泄”和“痢”统称为“痢”而相混用。


    然而在此篇中继提到的“下痢”、“不伏水土痢”及“水谷痢”之后,又继续提到了赤痢、白痢、脓痢、血痢、寒痢、热痢、休息痢以及杂痢等病证,这足以说明此书虽然在名字上仍旧是“泄”与“痢”不相区分。
    但是在临床的辨证治疗中,巢元方对于“泄泻”于“痢疾”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逐渐开始区分。


    金元四大家问世以来,其各自流派的医家与学者推动了中医学理论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对“泄泻”的称呼出现了一种各种方式的名称并行不悖之现象,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提到“暴注下泄,卒肠之大变……泄也”。
    金元四大家在论泄是也习惯将《黄帝内经》中的五泄与《难经》中的五泄合而为用,元代朱震亨所著中医综合性著作《丹溪心法》中提到的“泄”是这样论述的:“天明近五更,旧泄即发,不能自止,此病存乎肾……呼作脾肾泄”。


    陈言于1147年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无外三因”的病因学理论,书中在“五用乖违病脉”题目下专门作《泄泻叙论》一篇,该篇中明确指出“方书所载之泻利,实与前人称之洞泄、飧泄……其为名异而证同也,仍不有内、外、不内外之因”。
    时至明清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已日趋成熟,专论泄泻的著作也有很多,如《医宗必读》提到“食方入口而即下”。


    各家各派对于泄泻的用词已经规范,并且已经统一,如《脉因证治·泄泻》的篇首就明确了泄泻的定义:“泄泻一病,或出之白物,亦有出之黄物……不夹瘀脓,名曰泄泻。”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医家统一使用“泄泻”这一名称,如《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中药学主题词表》及各版本的《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这使得“泄泻”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有了自己明确的概念与内涵并得以固定下来。


    病因病机

    古代医家对于泄泻的病因认识不同,但对其病机确由明确的统一的认识,经成无己总结,导致泄泻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外乎两端,一为脾虚,一为湿盛。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明确指出了泄泻的病机,其论述被后世医家沿袭至今。
    李东垣认为,泄泻的病变责之于脾肾,导致泄泻的主要致病因素主要为湿邪,包括外感六淫的湿邪和内生的湿邪。


    除此之外,泄泻的发生也与大肠和小肠密切相关,如果脾、胃、大肠、小肠甚至整个六腑的传化物而不藏的功能出现异常,那么内在的脏腑就会受到影响,最终不仅导致水谷不能正常地腐熟进而导致清浊不分而出现泄泻之病,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发生障碍而出现水肿类的疾病。


    所以由此看来,泄泻确然是以脾胃的病变作为关键环节。长时间的饮食不规律,或饥饱冷热交错失调,或过于劳累而耗气,或久病难愈、妇人生产后所致气血两虚,又有先天禀赋不足,或脾胃之气素来不足,以致不能运化食入之物,导致水精不能化为生理性的津,反而成为湿这种病理产物,同理,谷精不能化为生理性的气,反而成为无形甚至有形的阻滞,清浊不分,混为一谈,水液大量的存于肠内而发为泄泻之疾。


    这说明泄泻与脾胃等脏腑的病变联系密切,当然与下焦的肝肾也有关,例如肝阳气郁而成实,横犯于同处中焦之脾胃当然也会可导致泄泻的发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讨论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包括时令、方位、天象等阴阳的应象,其中在讨论四季与阴阳的关系时就指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春天被风气所伤,风气太过,也就是木气太过,木太过的主运自然可以推出火不及的第二步的主运,也就是夏季阳气不足导致相对寒冷,就会出现典型的不能腐熟水谷,也就是发生完谷不化的飧泄。
    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进一步指出“土得木而达”,这就是说明了土得木则疏与木克土的关系,木行对土行有资助作用。


    这是一种木与土之间的间接作用关系,用脏腑来应五行,那么就是肝胆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也就是肝胆克制脾胃,假若这种正常的克制关系太强,就是形成肝胆过疏脾胃而作逆的结果。
    也就是说很可能会导致气机失调,也可发为泄泻之病泄泻与肾脏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肾阳气不足,火不暖土,脾胃没有得到充足的能量而失去了腐熟运化的功能,可发为泄泻,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在描述肝肾的脉象时中明确提到的“肾脉小甚为洞泄。”


    气化会波及,肾气虚衰就是失去其正常的潜摄闭藏的功能,此时一有邪气来犯便会形成邪气乘虚入里而不出的恶劣局面,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表达的出现了脏腑气机失调的理论,最终导致各脏腑都不能发挥原有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在五行的乘与相侮这种异常的克制与反克关系下,诱发泄泻的发生或加重。


    后世学者多尊李东垣之论而各有阐发,认为泄泻皆可从肝论治,并分为肝气疏泄太过与肝气疏泄不及两端。
    从《医宗必读》的“无湿不成泄”入手,认为湿邪或夹寒、或夹滞、或夹热而犯脾,脾失运化,小肠不能泌别清浊而发为泄泻。不难看出,虽然各位医家学者对泄泻的病因病机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但大多还是在李东垣“脾虚湿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总结各学者的理论,将泄泻的病因病机归纳如下:
    (1)感受外邪:外感六淫,无论使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还是火邪都可能引发泄泻,而六气之邪中最易诱发泄泻的病因当属湿邪。
    脾喜燥恶湿,湿易困脾,寒邪、暑邪、热邪、风邪可侵袭皮表肌腠,由表及里,使脾不能升清;


    也可兼夹湿邪,合而为患,直接损伤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小肠清浊不分,引起泄泻,正如尤在泾在《医学读书记·泄泻门》中说“则泄有风、暑、寒、热、虚、实之不同,然未有不拘湿者也。”


    (2)饮食所伤:食入腐败不净之物,使脾胃受损,或食入大量膏粱厚味之品,超出脾胃运化能力,以致食滞不化,或过食肥甘厚味,以致湿热内盛,或食冷饮凉,以致寒邪伤中,均能使脾运失常,升降失职,不分清浊,发为泄泻。


    (3)情志失调:郁怒愤恚,情绪不达,以致肝之阳气郁而不疏,肝阳气不疏最易侵犯同属中焦的脾胃,或思虑伤脾,暗耗心血,以致土虚木乘,均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发为泄泻。


    (4)脾胃素虚:久病迁延难愈,脾胃之气随之受到损伤,日久累及至肾脏,以致火不暖土,脾不得温煦,运化水谷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津液不生,反生湿邪,发为泄泻。


    (5)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或脾胃素来虚弱,不能运化食入之水谷,以致水谷不分,合而下之,引发泄泻。


    西医学对腹泻的认识

    西医学认为腹泻是患者在一段时期内自觉排便次数较之前增多,粪质较之前变得更为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经完全消化的食物。
    对于其病因的探讨,可从急性和慢性两个角度出发,发病六十天之内为急性腹泻,发病超过六十天为慢性腹泻。


    (1)急性腹泻:引发急性腹泻的原因大致有肠道内疾病、急性中毒、全身性感染三类。肠道疾病是指由病毒、细菌、原虫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引发的急性肠炎,或者是由于抗生素使用不规范造成的结肠炎、小肠炎。
    急性中毒是指毒蕈或铅、磷等化学药物引起的腹泻。全身性感染主要由伤寒或副伤寒、败血症和钩端螺旋体病等。


    (2)慢性腹泻:造成慢性腹泻的原因有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两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有各型胃炎、克罗恩病、肠道肿瘤、胰腺炎、胆囊炎和肝胆的疾病等。


    全身性疾病主要有内分泌紊乱、全身代谢障碍、神经(脑肠)功能紊乱、药物的毒副作用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推拿治疗泄泻(脾胃虚弱型)的机理分析

    推拿这一治疗方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是我国先民在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智慧。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脾胃的位置居于人体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斡旋的枢纽,也是人体的元气生发之处。
    如果人体的脾胃受损,必然会导致元气受损,进一步会人体的使阴阳平衡收到影响。


    如果脾胃对上下气机的斡旋功能失去常态,就会导致清阳之气不能上升,继而不能大于头面四肢,九节百窍,后天由水谷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同样不能输布,脏腑经络无气以充、无气以养;
    浊阴之气不能正常地下降,污秽之物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从而引发诸病。并且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推拿各个经络都可对脾胃正常的生理机能发生有利影响,正如《理瀹骈文》所说“后之本在脾,调中者摩腹”。


    通过正确地手法治疗,可以促进脾地运化功能和升清功能,并且可以同时促进胃地和降,从而恢复脾胃地斡旋中焦的功能。
    也就是脾能正常发挥升清的职能,胃能正常的发挥降浊的职能,气机正常,元真通畅,则大便正常,腹泻自止。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推拿过程中的手法作用可以直接作用于胃肠,从而使胃肠的腔体形态发生变化,具有双向调节胃肠蠕动速度的良性治疗作用,最终可以减缓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推拿手法的刺激还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的调节增强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作用。
    近年来众多医家对于腹泻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研究丰富,尤其是中医学者对于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腹泻研究众多,从研究可以看出,传统医学认为,脾胃虚弱型泄泻与患者平素体质、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精神情绪波动均有密切关系。


    从脏腑的角度来说,该病与肝、肾、胃关系密切,所以治疗多以此入手,从脏腑相关的角度出发,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或联合治法来调整患者的整体气机状态。
    又因为该病在西医学上原因复杂,且可能见于多种疾病或综合征中,病程往往在数月以上,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不仅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还要调整泄泻发生后引起的气机变化的异常状态,一手抓病因,一手抓病机,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采用多种治疗方式结合的手段最终实现整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期望。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23853662864911617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