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任何部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肚脐同样如此。走进针灸推拿诊室,你甚至可以看到肚脐上扎针的景象↓
听说过耳针、头皮针、腕踝针,脐针又是什么神奇针法呢?
医案
一
王女士眼疾发作(虹膜炎,第3次),前两次是左眼,这次变成右眼了。回顾自己前段时间的种种反应和症状,估计是肝火太旺引起的。回想去年眼疾发作是去了四川之后,天天吃辣顿顿吃辣,吃的时候很开心,却不知不觉的上了火,最终表现在自己最薄弱的环节——眼睛上。
到门诊部就诊,宣主任一系列的检查、号脉之后开始施针。能感觉到宣主任扎针,但不疼,只有微小的酸胀感。有一针扎好之后,王女士觉得特别酸胀,正是对应肝的位置。不知不觉肚脐上已经扎了好几针,王女士闭眼休息,非常舒服和安静,完全没有任何不适感。起针后,王女士脸色明显变好,眼睛也觉得明亮有神。
二
李大爷,73岁,两肋并脊背酸痛一个月余,上臂屈伸不利。诊断为筋失所养、气滞不通、带脉为病。肝主筋,肺主气,神阙与带脉相通,取震、兑等位,施针五次症状消除。
三
秦女士,34岁,痛经,脐针治疗后,疼痛即止。
……
脐针为什么会如此神奇呢?
脐针疗法
脐诊理论源于《内经》,继见于《难经》、《伤寒论》,明清时发展到鼎盛,是通过观察、切按脐部及询问病人脐部异常感受来诊断疾病的诊断方法,属腹诊的内容之一。《厘正按摩要术》曰:“诊腹之要,以脐为先……徐按之而有力,其气应手者,内有神气之守也”。
脐针法则适用于全身各系统、器官的上百种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各种疑难杂病均有显著疗效。脐针疗法在2003年的环球杯全国针灸特技疗法演示暨学术研讨会和2004年澳大利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学术大会上均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许多医生学习后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以齐永为代表的脐诊学派,将脐部视为一个后天八卦图,五脏六腑在脐周各有定位。顺序依次是离位主心与小肠,坤位主脾,兑主肺,乾主大肠,坎主肾,艮主胃,震主肝,巽主胆。
脐周某一部出现异常,则该部所主脏腑有病变。具体则以观察病人脐部的皮肤色泽、脐孔大小、脐部外形、脐蕊皱折等来判断病人的先天禀赋、疾病发生、转归与预后等。
脐针的特点
一穴多治:
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
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
一穴可以多治,也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即可同时见效。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
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能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
脐针使用已灭菌的一次性1寸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且携带方便。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诊操作
①患者仰卧于床,两腿伸直,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脐动脉自然伸展;
②医师位于病者体侧,手掌如切脉之举、按、推、寻,做轻、重、浅、深之按切,体会脐动脉之势。
诊查要点
一般而言,脐诊在部位上分当脐及脐上、下、左、右,于气势上分缓与急、粗与细、深藏与浮露等征象。正常的脐动是动而和缓有力,深藏不露,且常人每无所觉察。病理之脐动是:寒盛者脐跳细弦或拘紧而急,部位多在脐下,按之较深;肾虚者脐跳细弱短促或粗大无力,部位多在当脐或脐上;冲逆阳浮者脐跳则按之躁急,浮露不藏,甚则上冲至脱。
脐诊过程中,一需注意病者形体肥瘦与腹壁脂肪厚薄,其中形体肥胖或腹壁脂肪较厚者,常不易按得,故需细心体会。二需与腹诊同步进行,并结合脉诊、舌诊。
注意事项
小儿及妊娠妇女不宜脐针治疗。
对大出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多脏器衰竭、脑卒中、急性传染病、癌症晚期、恶液质、低蛋白水肿、血友病等及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烧烫伤、骨折、挤压综合征,因直接有生命危险,不应考虑脐针治疗。
本文方药仅供中医经方学习参考,不能自己试用。
本文转自网络,本文版权所有归原著作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请联系小编删除。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55665100578750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