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73|回复: 0

    [内科] 【心血管系统疾病】低血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4 18: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低血压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一般来说按常规测量法,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可称为低血压。本病于中医学中的 “眩晕”,“气虚”,“劳倦”范畴。

    病因病理

            原发性低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迄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属于中枢神经细胞张力障碍有关的疾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血管舒缩中枢的抑制过程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动态平衡发生障碍,血管舒张占优势,最终导致动脉血压降低。

            本病多因气血不足,脑失所养,致清阳升通不顺,阴气承接障碍,阴阳失和,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摄生调养不济、劳累过度或突然大失血,以致血脉空虚,气血双亏,失其充养所致。

    临床表现

            低血压病人血压经常低于12.0/8.OkPa,病情轻微时,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 、晕车船等,以及情绪自控能力差,反应迟钝或精神不振,严重时表现为站立性眩晕、 四肢厥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

    治疗方法

    方一:注线法
    [取穴]  内关、足三里、血压点、关元透气海、颈夹脊2。
               心肾不足型配厥阴俞透心俞、太冲、肾俞。
               气虚血亏型配郄门、阴交、厥阴俞。
               痰浊中阻型配膈俞、血海、命门。
    [方法]  穴位皮肤消毒,取12号一次性埋线针,装入1~2号羊肠线1~2cm,剌入穴内,得气后注入肠线,退针后外贴创可贴,15天1次。

    方二:注线法加穿线法
    [取穴]  1)内关、足三里;
               2)气海透关元。
    [方法]  用注线法。用12号埋线针放入1号肠线lcm刺入穴内,内关直刺1.5cm,足三里直刺2cm,注入肠线。2组用穿线法。将2号肠线穿于三角针上,从气海穴上方穿到关元穴下方出针,埋入肠线3cm.两组穴交替使用。15天1次。

    典型病例

    例1:赵某某,女,38岁。
            平素血压较低,收缩压在90mmHg,劳累或着急后头晕,四肢无力,躺在床上不能动,经各种治疗办法治疗血压总是不稳,用郄门、膻中、三阴交、厥阴俞埋线后血压升高在110mmHg,头晕减轻,经埋线治疗三次,血压稳定在120mmHg左右。

    例2:李某某,男,57岁。
            患者患糖尿病多年,经服药后基本控制 ,但身体极差。近2月来,经常出现头昏,站立及行走时加重,严重时昏倒在地。测血压在8.0~12.0/4.7~6.7kPa之间,经服中西药疗效不满意,要求进行埋线治疗。埋线1次后,已无昏倒现象,血压略有上升,3次后除晨起时有轻微头晕外,已无不适,血压稳定在12.7~14.6/8.2~9.6kPa之间,随访半年未复发。

    处方精汇

    1.用穿线法和注线法
    取穴:肝俞透膈俞;气海透关元;百会、足三里。躯干穴位用透穴法,余穴用注线法。
    方法:在上下穴位处消毒局麻,用三角针穿上1号羊肠线,从一侧进针,穿过皮下,从另一侧出针,剪断皮外线体,外贴刨可贴。百会,用注线针皮段下肌层刺入,将线体埋入肌层内,足三里直刺,将线体埋入穴内。针眼处外贴创可贴。每月治疗1次。


    按语

            慢性低血压多为虚证,故以补益气血,调理肝脾为治。取任脉与多气多血的足阳明经穴为主。足三里、气海、关元均为人身强壮要穴,内关乃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效穴,故对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资料表明,埋线后,患者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血管容积波幅增大,血压也呈上升趋势。临床上,还可酌情选用心、肝、脾、肾等腧穴及百会等穴提升中气,可以较快地调整血压维持正常。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