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873|回复: 0

    夏治三伏行针忙,伏针疗法能治哪些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7 08: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入伏后,是中医“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人们广为熟知的是穴位敷贴法,其实,“伏针、伏灸”疗法具有辨证论治的特点,个体化治疗的优势更受医生和患者青睐,正所谓“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


    “伏针”疗法自古已有

    每年三伏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针灸门诊量激增,每个诊室门口都排满了等待接受“伏针”治疗的患者。

    其实,“伏针”疗法自古有之,早在《内经》中就有夏日用针之说。汪机于《针灸问对》中引朱丹溪之言称:“夏月阳气尽浮于表,今医灼艾,多在夏月,宁不犯火逆之戒乎?”据此,可见伏针、伏灸在金元时代,即已广泛盛行,已深入人心。《中医针法集锦》中认为“伏针”由清末民初的上海知名针灸学家李培卿正式提出。后代医家不断完善发展伏针疗法,逐渐成为江浙沪一带盛行的特色诊疗方法。

    曾经在“第五门诊”(岳阳医院前身)工作的针灸泰斗陆瘦燕先生亦推崇伏针疗法,认为“伏针”理论乃基于《内经》中“天温日明,人血淖泽而卫气深,气易行,血易浮”的原则和“春夏养阳”养生之道的认识而来。伏天气候炎热,腠理开疏,若于此时进行针治,必能引导伏留筋骨深处的外邪外泄,同时伏天阳气旺盛,于此时针灸,可以添助不足之阳气,加强卫外的作用,有助疗效的巩固。

    岳阳医院针灸科老主任奚永江教授首提“顺势伏针法”在三伏天施行,奚老治疗疾病强调整体治疗,采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奚老认为:伏针法选择盛夏伏天,阳气极盛之时,腠理易开,选用督脉及背部俞穴,补泻同用,补者以阳助阳,鼓舞正气,祛邪力雄;泻者,开腠理,祛阴邪,顺势驱邪外出。二位针灸前辈的“伏针”疗法经验在岳阳医院一脉相承,成为特色治疗方法。

    “伏针”能治哪些病?

    伏针的治疗方式有哪些呢?岳阳医院针灸科主任李璟主任医师说,“伏针”法选择盛夏三伏天,综合考虑自然气候对人的气血阴阳影响,根据病情,辨证选穴,借自然气候热盛之势,扶正壮阳,驱逐阴寒痼疾的一种时间针法。其治疗方式常见的有:毫针、温针、艾灸、埋线、敷贴、药罐等等。另可根据疾病特点,选用不同的针刺手法。

    “伏针”适宜病种包括:过敏性鼻炎;风寒湿邪所致的颈、肩、腰腿痛、关节炎、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阳气不足所致的腹泻、胃痛、失眠、半身瘫痪、口眼歪斜、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疾病。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主要以流清涕、鼻塞、鼻痒、喷嚏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鼻鼽”、“鼽嚏”范畴 。从发病的持续时间来分,过敏性鼻炎又可分为季节性鼻炎、常年性鼻炎、间歇性鼻炎,其中春秋季多见,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近年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不断增加,长期反复的发作可导致睡眠紊乱、疲劳、食欲减退、情绪失调,还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如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哮喘等)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发病和肺、脾、肾三脏虚损有关,治疗当从三脏入手,运用辨证配穴及不同针刺手法进行操作,达到疏通局部经气、通利鼻窍,温阳散寒、益气固表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通过对外鼻周围的穴位进行针刺,可以激发自主神经反射,调整鼻腔黏膜毛细血管的舒缩,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腺体分泌,抑制组织胺的形成和释放,从而减轻鼻痒、鼻塞、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44732758563356698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