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968|回复: 0

    [第1章 绪论] 【第二节 模式与心理学】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3 13: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

            由于生物医学模式显而易见的不足,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医学界对生物医学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并经过广泛讨论,凝聚了新的共识,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医学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人类疾病谱和死因谱的顺位发生变化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心脏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而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等疾病明显减少,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死亡谱结构也已发生显著改变,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当时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2.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增强

            20世纪中期以前,大量的研究报告显示,虽然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各类疾病直接或间接地与吸烟、酗酒、滥用药物、过量饮食与肥胖、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但是长期面临高风险、高压力、环境恶劣及社会关系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或者人际矛盾和家庭矛盾冲突长期得不到缓解,且社会支持系统明显不足的个体,其身体健康水平往往更低,故在同等生物学致病因素的条件下,罹患各种疾病的风
    险也更高。

    3.社会转型变化导致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要求提高

            进人现代社会以后,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类的适应能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个体遭受的心理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保持健康心理和稳定情绪的难度增加,均导致了对个体内部适应能力的要求提高。

    4.心理行为干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维持健康显现出良好的效果

            经过数十年的行为科学研究,人们逐渐认识清楚了心理应激造成躯体疾病的致病机制,开发了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技术。20世纪60年代的生物反馈疗法,就是在自我放松训练、行为矫正等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心理治疗技术。 实验证明,心理(情绪)反应和生理(内脏)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心理社会因素通过意识影响情绪反应,使不受意识支配的内脏活动发生异常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生物反馈疗法就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将正常属于无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和腺体的分泌,从而消除病理过程,恢复身心健康。除此之外, 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其他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各种心理行为干预技术的应用,对健康也产生了实际效果。

    5.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加渴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就疾病而言,人们迫切需要医生在解决其身体疾病造成直接痛苦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减轻精神上的痛苦,满足其对更高健康水平的要求。上述种种原因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足以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单凭药物或手术,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不再停留在身体上的无病水平,而是更加追求心身的舒适和协调。因此,医学模式的转变具有必然性。1977年,被誉为“医学模式革命的先驱”的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L.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首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认为,人不仅是一架生物机器,更是具有不同社会背景和心理活动的特殊存在。综合来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行为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神经系统保持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活动的统一

            由于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故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能将人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分割开来,忽视它们之间的整体联系,而应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能只看“病”, 而不看“病人”。

    2. 人同时具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身与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人的心理行为活动通过心身中介机制影响生理功能的完整,生理活动同样也影响个体的心理功能。因此,在研究健康和疾病问题时,应同时关注心、身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3. 人与环境存在密切联系

            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所以,气候、空气质量、噪音、生活空间等自然环境因素与个体成长的文化背景、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4. 心理活动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个体经常要面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随之引起的个体内环境的变化。但人作为一个整体就要对这种变化随时做出适应性调整,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水平。在这种适应性调整的过程中,人可以是被动地去适应,也可以主动地做出一些适应性调整。例如。天气变冷时人们就会穿上保暖的衣服,或遇到人际关系紧张时才去学习相关知识,又或是等到生病了才不抽烟喝酒,这是被动性的适应。人们也往往通过增强保健意识主动地防治疾病。例如,在遭遇各类生活事件之后主动调整认知评价以减轻对心身的负面影响;又如采取体育锻炼、气功入静训练或放松训练、行为矫正等健身方式,主动调节个体的内环境平衡而达到保健和祛除疾病的作用。

    (三)医学模式转变带来的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健康观、疾病观,引起了人们对医学目的和卫生服务的重新思考。

    1.对医学目的的影响

            医学模式的转变引发了人们对医学目的的重新审视。医学目的是随着医学的发展逐步拓宽的。在历史上,人类对医学目的性的追求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除去病痛和治疗疾病;②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③群体公共卫生和预防疾病;④谋求身心健康;⑤)提高生命质量。新的医学目的不仅是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还包括了促进心理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人文关怀的要求。

    2. 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一是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强调三级预防;二是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三是从院内服务(医院治疗)扩大到院外(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四是从身体健康服务扩大到心理健康服务。

    3. 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医学类专业及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要求纳人医学人文社科的知识结构。各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原有课程体系里普遍增设了心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课程,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

    4.对预防医学的影响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闸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生物医学模式下的预防医学,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预防医学,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共同对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因此,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院和社区医疗保健机构共同参与到群体健康与慢性病防治的管理,从而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5. 对健康理念的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人们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而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健康的内涵更为丰富。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了“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的健康定义,到了1990年又进一步阐述了健康的内涵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维度。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