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886|回复: 0

    [第2章 藏象] 【第二节 五脏】三、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3 23: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0-3-25 11:05 编辑

    三、脾

            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方,与胃相邻。《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脾的形态,《医贯·内经十二官论》说:“其色如马肝赤紫,其形如刀镰”; 《医学入门·脏腑》说:“形扁似马蹄,又如刀镰。”

            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系统包括:脾藏意,在志为思,在形体为四肢及肌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脾与胃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生成,均依赖于脾(胃)运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一)生理特性

    1. 脾气宜升

            脾气宜升,指脾气以上升为主,以升为健的气机运动特点。

            (1) 脾主升清  “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面,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若脾气虚衰,或为湿浊所困,脾升不足,则水谷精微输布失常,气血的化生和输布障碍,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养,因而出现各种代谢失常的病变。

            脾气升清,实际上是脾气运化功能的表现形式。脾气升清与胃气降浊相对,二者相互为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用,相反相成。“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脾胃之气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上不得精微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精微下流而见便溏、泄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2) 升举内脏 脾气上升能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是防止内脏下垂的重要保证。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反而下陷,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阴挺(子宫脱垂)、脱肛(直肠脱垂)等。临床治疗常采用健脾升陷的补中益气汤。

    2. 脾喜燥恶湿

            脾喜燥恶湿,指脾喜燥洁而恶湿浊的生理特性。脾喜燥恶湿特性与脾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脾气健运,运化水液功能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若脾气虚衰,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可致水湿痰饮内生,即所谓“脾生湿”;水湿产生之后,又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脾阳不振,称为“湿困脾”。外在湿邪侵入人体,也最易损伤脾阳,引起湿浊内生。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故说“脾恶湿”。脾为阴土,其体喜燥,脾气自然得以升转。《医学求是·治霍乱赘言》说:“脾燥则升。”脾气上升,水饮得以运化和枢转,自无内湿产生,也能抵抗外湿的侵害。故称“脾喜燥恶湿”。临床上,对脾生湿、湿困脾的病证,一般是健脾与利湿同治,所谓“治湿不理脾,非其治也。”

    (二)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全身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了便于理解,分为运化谷食(以固态食物为主)与运化水饮(以液态水饮为主)两个方面。

            (1) 运化谷食 指脾能够将食物化为精微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食物入胃,经胃初步消化即腐熟后,变为食糜,下传于小肠以作进一步消化。小肠中的食糜,在脾气作用下经进一步消化后,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之清者,在脾的作用下,经小肠吸收后,再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全身,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食物的消化吸收虽离不开胃和小肠的功能,但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脾气转输精微的途径有二:一是上输心肺,化生气血,布散全身;二是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四肢百骸,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厥论》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的运化功能强健,称为“脾气健运”, 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原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减退,称为“脾失健运”,则可影响食物消化和精微物质吸收以及转输布散,而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以及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2) 运化水饮 指脾能够将水饮化为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水饮的吸收亦与胃、小肠和大肠的功能相关,但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脾转输津液的途径有四:一是“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过肺气宣降输布全身;二是“以灌四傍”, 向四周布散。 发挥滋养濡润脏腑、四肢百骸的作用;三是脏腑气化后多余的水,液,在脾的运化作用下,经过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四是通过脾胃气机升降之枢纽作用,使全身津液随气之升降而上腾下达。脾在中焦,为水液运化调节的枢纽,脾气健运,津液化生充足,输布正常,脏腑形体官窍得养。脾失健运,或为津液生成不足而见津号之证,或为津液输布障碍面见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治疗此类病证,一般采用健脾化痰、健脾燥湿和健脾利水之法。

            运化谷食和运化水饮,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是人出生后屏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故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还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故又称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理论,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健运,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反之,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正气不足,容易生病。故《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2. 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指脾气有统摄血液运行于脉中,不使其逸出于脉外的作用。

            脾气统摄血液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脾的部分。一身之气充足,则脾气充盛;而脾气健运,生气充足,则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脾气健旺,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强健,血液则能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若脾失健运,气衰而固摄作用减退,血液失去统摄则逸出脉外而为出血。

            病理上,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属一致。只是由于脾气的升举特性,及其与肌肉的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一般出血时间较长,色淡质稀,多见于人体下半部,并有气虚见症,如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治以健脾摄血。密切联系,习惯把下部和皮下肌肉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血等、称为“脾不统血”。

    (三)系统联系

    1. 脾藏意

            脾藏意,指脾具有思维、记忆、意念的功能。《灵枢·本神》: “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是将从外界获得的认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回忆、意念的神志活动。《灵枢、本神》: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健运,营气化源充足,气血充盈,即表现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反之,脾的功能失常,则善忘,呆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 “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

    2. 脾在志为思

            思,指思考、思虑。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是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思为脾志。思又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思虑,是人皆有之的情志活动,对机体并无不充足,气血旺盛,则思虑、思考等心理活动正常。若脾虚则不耐思虑,思虑太过又易伤脾,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闭,头日眩爆等良影响。但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则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脾气健运,化源症,即所谓“思伤脾。”

    3.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肉,指肌肉,《内经》称为“分肉”。全身肌肉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滋润,才能壮实丰满,并发挥其运动功能,故说“脾在体合肉”。《素问·痿论》有“脾主身之肌肉”之论。张志聪注释《素问·五藏生成》明确指出:“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脾失健运、水谷精微生成和转输障碍,肌肉失养,必致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临床上、肌肉痿废不用等疾患,常从脾胃治疗,如《素问·痿论》说“治痿独取阳明。”

            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故又称“四末”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滋润,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脾气健运,则四肢营养充足,活动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则四肢营养缺乏,可见倦怠无力,甚或瘘废不用。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径至),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4. 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主接纳和咀嚼食物,便于胃的受纳和腐熟。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食欲和口味均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状态,故称“口为脾之窍”。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气虚弱,则口淡乏味;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口中黏腻;饮食停滞,食积化热,则口臭。

            唇,指口唇。口唇受水谷精微及其化生气血的濡养,其色泽可以反映气血的盈亏、脾胃运化的强弱,故称“脾之华在唇”。如《素问·五藏生成》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灵枢·五阅五使》说:“口唇者,脾之官也。”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气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泽。

    5. 脾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气布散脾精上溢于口而化生,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食物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

            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出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则导致涎液异常增多,可见口涎自出。若脾精亏虚,涎液分泌减少,则见口干舌燥。

    6. 脾应长夏与脾主四时

            脾属土,与长夏相通应。长夏(夏至~处暑)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气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类于“土爰稼穑”之理,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长夏之湿虽主生化,而湿之太过,反困其脾,使脾运不展。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由此而起。又因时逢炎夏,湿与热兼,湿热交相为病,多见身热不扬、肢体困重、脘闷不舒、纳呆泄泻等湿热交结不解等症。治疗时应重在除湿,所谓“湿去热孤”。

            中医学理论中,亦有“脾主四时”之说,或称“脾不主时”。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属土,居中央,主四时,以四季之末各十八日统领人体肝、心、肺、肾四脏,表明四时之中皆有土气,故脾不独主某一时令。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心肺肝肾的生理功能,赖脾气及其化生的精微物质的支持。脾气健运,则四脏得养,功能正常发挥,人体康健,正气充足,不易得病,既病也易于康复,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