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524|回复: 0

    [第6章 病因] 【第一节 外感病因】一、六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8 15: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章 病因

            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因。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病因又称为病源、病邪等。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病因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将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体内部各种组织结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等结合起来,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探求环境、外邪、精神、体质等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构建中医病因学理论。

            “六气病源”说被称为病因学说的创始。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左传·昭公元年》)。六气病源以阴阳为纲,淫生六疾统于阴阳,为最早的病因理论。《内经》以阴阳为总纲进行分类,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将病因与发病相结合,明确分为阴阳两大类,即来自于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多伤人外部肌表的,归属于阳邪;凡饮食不节,居处失宜,起居无常,房事失度,情志过激,多伤人内在脏腑精气的,归属于阴邪。此外,《内经》还提出了病因的“三部”分类法,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东汉·张机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指出:“千般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三因论》则认为疾病的发生,“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宋·陈无择进一步提出“三因学说”,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指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睡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悖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三因学说”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侵袭和传变途径。这种将致病因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进行病因分类的方法,使中医学病因理论更趋完善,对后世影响很大。中医学对病因的研究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病因学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其一,“辨证求因”, 又称“审证求因”, 为中医探究和认识病因的特有方法。辨证求因,是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其二,问诊求因。通过问诊,了解发生疾病的原因。如外感六淫、疠气,情志内伤,饮食所伤等。这一方法简便易行,但有一定局限性,有时无法得到正确结果。中医病因学理论重点,研究各类病因的形成、性质和致病特点,探讨各种病因所致病证的临床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本章根据病因的来源、形成、致病途径及致病特点,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其他病因四类。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六淫为外感病因之一。当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或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则成为六淫邪气而伤害人体,导致外感病的发生。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1. 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为“六气”。人类长期生活在六气交互更替的环境中,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致病。但在自然界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导致发病时,六气则成为致病因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致病的邪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六淫致病与自然界气候变化正常与否具有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气候变化过于强烈急骤,如严寒酷热,或暴冷暴热等;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太过,或不及,如冬季应寒而暖等;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六气淫胜,则为六淫之邪。二是气候变化作为致病条件,与人体正气强弱及适应能力相对而言。若气候变化异常,机体正气强盛者可自我调节而不病,而正气虚弱之人则可能感邪发病;或自然界气候虽然正常变化,但因个体正气不足,体质较弱,适应能力低下,仍可感邪发病,因此对于患者而言,六气即成为致病邪气,所致病证也属六淫致病范畴。

    2.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六淫致病一般有以下共同特点:

             (1)外感性 六淫致病,其侵犯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人,或两者同时受邪。如风寒碰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入等。由于六淫邪气均是自外界侵犯人体,故称其为外憾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即称为“外感病”。部分外感病的早期有发热的症状,故又称为“外感热病”。

            (2)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六淫致病与时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故其所致病变又称之为''时令病”, 简称“时病”。由于气候异常变化的特殊性,因此夏季也可见寒病,冬季也可有热病。

            (3)地域性 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长期高温环境作业者,多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4) 相兼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如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六淫致病还具有病性转化的特点,如寒邪致病,可因失治误治,而由寒证转化为热证。

            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变在内。

    (二)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寒、暑、湿、燥、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主要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即以自然界之气象、物候与人体病变过程中的临床表现相比类,经过反复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推演、归纳、总结出来的。

    1.风邪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点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风邪。风邪为病,以春季为多见,但终岁常在,四季皆有。风邪伤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风邪是导致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故称“风为六淫之首。”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具有轻扬、发散、透泄、向上、向外的特性,故为阳邪。风性开泄,指其伤人易使腠理不固而汗出、恶风。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属阳的部位(头面、咽喉、肌表等), 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可见头痛,咽痒咳嗽,面目浮肿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 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风邪偏盛,可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 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如因风而发的隐疹(荨麻疹)表现为皮肤风团,时隐时现,瘙痒时作,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等症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如风中于头面,可突发口眼喝斜;小儿风水证,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俱肿、小便短少等。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主动”, 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感受外风而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喝斜,为风中经络;因金刃外伤,复受风毒之邪出现四肢抽摘、角弓反张等症状,为破伤风。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

            (4)风为百病之长长者,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因风邪四季皆有,其性善动,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 风热、风燥等证。《临证指南医案·卷五》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日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由是观之,病之因为乎风起者自多也。”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故发病机会多;风邪伤人表里内外均可伤及,可发生多种病证。古人甚至将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如《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2. 寒邪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点的外邪,称为寒邪。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为病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贪凉露宿、空调过冷、恣食生冷等,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

            寒邪袭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寒邪伤人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驱寒,但若寒邪过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寒邪所伤,即“阴盛则阳病”。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喷嚏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寒邪直中于少阴,损伤心肾阳气,则可见恶寒践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主痛 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指寒邪伤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因寒而痛,一则有明显的受寒原因;二是疼痛特点是得温则减,遇寒增剧。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证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 寒邪直中胃肠,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外阴部冷痛等。《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性收引,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伤及肌表,卫阳郁遏不得宣泄,毛窍腠理闭塞,可见恶寒,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跪,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踡、绌急,即为寒邪所伤,经络、血脉收引而致。

    3.暑邪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发病于夏至之后,立秋以前,称为暑邪。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分、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 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伪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易扰心神,伤津耗气 升,即升发、 向上。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状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散”, 指暑邪侵犯人体,可效糜理开泄而多汗。《素问·举痛论》说:“炅则气泄。”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故临床除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液不足之症状外,常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3)暑多挟湿 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为患。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重,倦怠乏力,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

    4. 湿邪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长夏,又称“季夏”, 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湿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伤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为重浊之邪,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其伤人多隐缓不觉,易导致多种病变。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易阻气机 湿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袭,易伤阳气。故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痰饮等。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

            湿邪伤人常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等。

            (2)湿性重浊 “重”, 即沉重、 附着。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及附着难移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开,则头重如裹,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沉重或屈伸不利等,病位多固定且附着难移,称之为迎痹”或“着痹”。“浊”, 即秽浊。湿邪为患,易出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特征。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或滞涩不利、妇女白带过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3)湿性黏滞 “黏”, 即黏腻不爽;“滞”, 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黏滞不爽的特征,如湿热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汗出而黏、口黏和舌苔厚滑黏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胶着难解,故湿邪为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看痹)等,皆因其湿邪难除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谓:“其性氙氯黏腻,非若寒邪之一
    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脚气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小便浑浊、泄泻、下痢、妇女带下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5. 燥邪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失于水分滋润,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景象。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人,首犯肺卫,发为外慢病证。

            外燥有温燥、凉燥之别: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干涩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人,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6. 火(热)邪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火热旺于夏季,但并不像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故火热之气太过,伤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火与热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都是外感六淫邪气,致病也基本相同。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如肌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疮,或目赤肿痛等。另外,与火热之邪同类的尚有温邪。温邪是导致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多在温病范畴中应用。

    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阳邪伤人,致人体阳气偏亢,“阳胜则热”, 故发为实热性病证,临床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入性炎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如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口苦咽干,牙龈肿痛,头痛眩晕,耳内肿痛或流脓等。

            (2)火热易扰神。火热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人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故《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3)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之邪伤人,执泽平内 二方面迫津外泄,使气随津液泄而致津亏气耗;另一方面则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休的阳气 故火热之邪致病,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常伴有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阴亏的征象。阳热太盛,大量伤津耗气,临床可兼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重则可致全身津气脱失的虚脱证。

            (4)火热易生风动血“生风”, 指火执之邪侵犯人体 煨灼津液,劫伤肝阴,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热极生风”的病证。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与反张等。“动血”, 指火热邪气入于血脉,易迫血容行。火执之邪侵犯血脉,轻则加速血行们脉数,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证 如吐血 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5) 火邪易致疮痈 火邪人于血分,可聚干局部, 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日痈。”由火毒壅聚所致之阳性疮疡,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