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针灸学堂
›
中医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养生】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4201
|
回复:
0
[第8章 养生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养生】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复制链接]
针灸学堂
针灸学堂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3-30 13: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认为、衰老是长期的阴阳失调、脏腑精气虚痕以及痰、瘀、毒侵害的结果。善于养生者,为防止衰老,健康生存,尽享天年,应当掌握顺应自然、形神共养、固护精气、调补脾肾的原则和方法,以达到健身延年之目的。
(一)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天地之间,依赖于自然而生存,同时也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理上形成了与天地自然变化几近同步的节律性以适应外界变化,并作出自我调适的能力,是维系健康的重要环节。因此,人若不能顺应自然,各种生理活动的节律长期紊乱,全身功能处于失调状态,适应外界变化和抵御外邪能力减弱,则易患外感疾病。中医学倡导“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起居有常,动静和宜,衣着适当,调和饮食,以适应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均是顺应自然养生的体现。
外界环境除了自然环境,还有社会环境,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故人不仅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一方面供给人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另一方面又影响人的心理活动。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社会医学、心身医学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日益显示出重视社会因素与心理保健对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性。社会因素可以通过对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而影响人的健康。因此,人必须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才能健康长寿。《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二)形神共养
形神共养,指形体与精神的协调统一,身心和谐的养生原则,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形体强健,精神充沛,身体和精神得到协调发展,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中医学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活动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这种“形神合一”或称“形与神俱”的生命观,是“形神共养”养生原则的理论依据。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总而言之,不外“静神”与“动形”两端,即所谓“守神全形”和“养形全神”。形神共养,神为首务,神明则形安。神为生命的主宰,宜于清静内守,而不宜躁动妄耗。通过清静养神、四气调神、积精养神、修性怡神、气功练神等,以保持神气的清静,加强精神修养,使寿命得以延长。
形体是生命的基础,神依存于形,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方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衰,形谢则神灭。形体的动静盛衰,关系着精、气、神的兴衰存亡。中医养生学主张动以养形,以形劳而不倦为度。通过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摩等,以运动形体、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健身延年。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只有形神共养,刚柔相济,达到调神与强身的统一,才符合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三)保精护肾
保精护肾,指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调养肾精,使精气充足、体健神旺,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肾精不仅是繁衍人类的生命之源,亦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基本物质。精化气,气生神,神御形,精是气、形、神的基础。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内涵元阴元阳,以维持全身阴阳平衡。故精和肾的正常与否,是决定人体是否健康长寿的关键因素。肾易虚而难盈,精易泄而难秘,因此,保精护肾实为养生健体、抗衰老的中心环节。保养肾精的原则,首重于节欲保精,使精气充盛,有利于心身健康。节欲并非禁欲,乃房事有节之谓。若恣情纵欲,施泄过多,则精液枯竭,真气耗散而未老先衰。保精护肾之法甚多,除节制房事外,尚有运动保健、导引固肾、按摩益肾、食疗补肾和药物调治等。
(四)调养脾胃
调养脾胃,指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调护保养脾胃,发挥脾升胃降协调、受纳运化相因、水谷精气充足、营养脏腑经络及四肢百骸的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营卫经络、形体官窍,无不仰仗于脾胃,元气之滋养全在脾胃。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方能发挥正常作用。故脾胃之强弱与人体之盛衰、生命之寿夭关系甚为密切。《景岳全书·脾胃》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当以脾胃为先。”脾胃健旺,水谷精微化源充盛,则精气充盛,脏腑功能强盛,形健神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调养脾胃之法,原则是益脾气、养胃阴,用药首当注意升降,次则当防过偏,寒勿过凉,热勿过燥,以免伤胃。此外,节饮食以和胃健脾,调精神以疏肝理脾,常运动以和胃化食,防劳倦以养脾气,均为健运脾胃、调养后天的重要方法。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总之,养生的目标追求健康生存的高质量和生命寿限的延长,往往是在生命常态状况下的长期行为。合理的养生,能够为预防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