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针灸学堂
›
针灸治疗学
›
三、清热温寒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2094
|
回复:
0
[第1章 针灸治疗原则]
三、清热温寒
[复制链接]
针灸学堂
针灸学堂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4-3 14: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三、清热温寒
寒与热是表示疾病性质的两条纲领。在诸多疾病的演变过程中,都会出现寒热的变化。外来之邪或属寒或属热,侵入机体后或从热化或从寒化,人体的机能状态可表现为亢进或不足,亢进则生热,不足则生寒。
“清热”就是热证用“清”法;“温寒”就是寒证用“温”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这是关于清热温寒治疗法则的最早记载。《灵枢·经脉》说:“热则疾之,寒者留之。”这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订的清热、温寒的针灸治疗原则。
(一)热则疾之
《灵枢·经脉》说:“热则疾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亦云:“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疾”与“急”相通,有快速针刺之义,“以手探汤”形象地描述了针刺手法的轻巧快速。“热则疾之”意即针灸治疗热证的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适用于各种热证的治疗,如发热、中暑、咽喉肿痛等病证。例如风热感冒,常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清热解表之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商阳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二)寒则留之
《灵枢·经脉》说:“寒则留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亦云:“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留”有留针之义,“人不欲行”形象地描述针刺手法应深而久留。指出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各种寒证的治疗,如风寒湿痹为患的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寒邪入里之证等。若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施治最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施行“烧山火”复式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
在临床上热证与寒证的表现往往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如有表热里寒或表寒里热,有上热下寒或下热上寒等,所以清热温寒的治则应灵活掌握,若寒热相间,当温清并用。如素体阳虚又外感风热之证,既有发热、咽喉肿痛等风热表证,又有脘腹冷痛、大便泄泻等里寒证,则可外清手太阴、阳明表热,毫针浅刺曲池、合谷、列缺、外关、大椎等穴,内温足太阴、阳明之寒,取足三里、中脘等穴,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