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36|回复: 0

    56个病症的简易针灸疗法(价值连城,赶紧收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9 08: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篇是选自危亦林《世医得效方》56个病症的针灸疗法,临床应用,简便有效,赶紧收藏吧!

    by 小编

    危亦林,字达齐,元时(约生于公元1277~1347年)江西南丰人。曾任南丰医学教授。家世业医,传至他已有五代。他将五代累积的经验,著成《世医得效方》19卷。

    《世医得效方》分为大方、小方、风、产(妇)、眼、口齿、咽喉、正骨、疮肿等9种,计276症。其中,有56个病症采用针灸疗法。他灸治多于针治,取穴少而精,是元代一位重灸的针灸家。

    一、重灸兼针

    《世医得效方》中,灸法治疗占了针灸部分的十分之九。他受《肘后》、《千金》的影响较大,对阴证、阳证、寒证、热证,多采用灸法。灸治常根据病证和部位而用艾炷灸,艾炷有竹筋大、麦粒大、绿豆大、雀粪大等,并指出“大小以意斟量”。

    所灸壮数并不多,多数为7~21壮,仅在俞、募穴和膏肓穴有灸至百壮者。同一穴位灸的壮数也因病而异,例如诸气灸膏肓百壮,而痨瘵灸膏肓仅9壮;又如反胃灸足三里7~9壮;而胃中积热灸足三里30壮。灸法除艾炷灸外,还有隔盐灸、隔蒜灸、隔物灸等。灸治有“以柳枝煎汤洗后灸之”,也有灸后“以温汤浸手帕拭之”等。

    危氏施针刺,大多用于实热证。如喉病,“治颊肿及缠喉风等,又气急者,实热针足三里,虚热灸足三里”。又如治疟疾、腰痛、脚气等实邪为患,多用针刺或刺络泻血法。

    他取穴少而精。在56个病症中,用穴计194个,其中经外奇穴(尺、臣觉、天凭、手疰注、疰市、气端、外陵、神光、天仓、交仪)9个。每个病症仅用1~2个穴。

    他取穴按脏腑而分经取之。例如诸气:凡上气冷发、脐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灸太冲;心腹诸病坚满烦痛、忧思结气心痛、吐下食不消,灸太仓;脐下搅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此冷气,灸关元、膏肓;短气不语,灸大椎、肺俞、脐中;乏气,灸神道。

    另有“针灸伤”一节,用内托黄芪丸治针灸伤经络脓流不止。由黄芪、当归、肉桂、木香、乳香、沉香组成,研末糊丸内服。

    二、临证经验

    危氏对56个病症都载有针灸疗法,兹选录于下:

    (一)头面疾患

    头痛:灸囟会。

    鼻病:灸囟会、通天,左臭灸右,右臭灸左。

    口眼㖞斜:灸耳垂下,左灸右,右灸左。

    中风失音:灸天仓(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穴后动应手)、百会。

    目痛:灸上星、风池。

    目不明:针承泣。

    喉病:针风府、少商、合谷、上星;如颊肿及缠喉风等症,实热针足三里,虚热灸足三里;如根脚咽喉常发者,于耳垂珠下半寸近腮骨灸,或灸足三里。

    瘰疬:灸肘骨尖,左灸右,右灸左,或蒜片贴疬上灸之。

    项瘿:灸大空穴、肩髃;或灸两耳后发际。

    (二)胸腹疾患

    奔豚:灸气海、关元、期门;或灸章门;或灸中极。

    症瘕:灸太溪、气海;或灸天枢;或灸中脘。

    心痛:灸上脘;或灸中脘;或灸阴都。

    呕吐:灸尺(在肘约上动脉)、乳根;或灸神光(在两肋旁二寸),或灸石关。

    霍乱:隔盐灸神阙和灸气海。

    咳逆:灸乳根,男左女右。

    反胃:灸乳根、水分、内踝下三指稍斜向前、中脘、足三里。

    咳嗽:灸肺俞或乳根;或灸天突、膏肓俞。

    喘急:灸肺俞、天突。

    下痢:灸脾俞;或灸阴交、神阙、关元;或灸肓俞。

    胀满:灸脾俞;或灸肝俞;或灸水分;或灸气海;或灸大肠俞;或灸承满;或灸三焦俞。

    吐血:灸中脘;或灸肺俞;或灸大陵;或灸上星和足大指节横理三毛。

    肠风下血:灸二十椎;或灸命门、肾俞。

    乳痈:以灸炷四枚围着所作处,同时下火,各灸7~1壮;或隔蒜灸其中心。

    肺痈:灸肺俞。

    (三)腰背四肢疾患

    腰痛:针委中出血;或灸命门、肾俞。

    臂痛:针肩髃。

    脚气:灸风市;或灸三里;或灸绝骨、犊鼻、肩髃;或灸曲池和气湍(足十趾端)。

    (四)其他疾患

    尸厥:灸百会、气海、石门。

    疝气:灸足大指次指下中节横纹当中;或量口角为一边成等边三角形,上角于脐中,两边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或灸风市、气海、外陵(脐旁一寸半)。

    脱肛:灸脐中;或灸横骨和长强。

    诸痔:灸命门;或灸脊中;或灸长强。

    痼冷肾虚:灸肾俞;梦遗灸三阴交;虚极灸膏肓、气海。

    心恙(神志病):灸百会;或灸天凭(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后动应手);或灸天枢;或灸手逆注(在左右手腕后六寸);或灸中脘;或灸间使;或灸臣觉(在背上夹内侧,反手所不及者,骨芒穴上捻之);或灸上星;或灸合谷;或灸左右胁下对屈肋头两处;或灸人中、少商、隐白;或针足大指爪甲下。

    痨瘵:灸腰眼;或灸四花;或灸膏肓。

    阴脱:灸关元、大敦。

    肿满:灸足第二指上一寸半或两手大指缝头;或灸太冲、肾俞。

    小儿龟背:灸肺俞、膈俞。

    横生逆产:灸至阴。

    产后小便不通:于神阙穴隔盐和葱白,用艾炷灸。

    崩漏:灸小腹横纹当脐空直下和三阴交;或灸交仪(在内踝上五寸)。

    疔疮:灸掌后横纹后五指,男左女右。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820619973262574084/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