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754|回复: 0

    理疗?神药?借贷理财?为何家中的老人总是被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7 07: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在某段时期陷入“死亡恐惧”:临死前受到疾病、残疾的折磨,还给亲人、朋友带来巨大的痛苦……但是,如果你不相信死后还有灵魂,死亡本身并不值得害怕,而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显示,精神是唯物的大脑过程,而非超自然的灵魂,死亡后大脑的功能停止,人就不会感到任何痛苦。接受死亡这个不可避免的现实,珍惜活着的时时刻刻,我们的人生会变得自由而精彩。
    对于人近黄昏的老人们来说,“死亡恐惧”更难摆脱。因为,“死亡”不再远在天边,随着亲人、同龄朋友的离去,对死亡的恐惧也一天天增强,甚至令人寝食难安泪沾襟。很多老人出现“健康焦虑”后被心怀叵测的骗子去养老金,损失惨重,心理医生分析认为这背后隐藏的恰恰是“死亡恐惧”。身为子女,谁都不愿意自己的父母时刻恐惧着不知何时到来的死亡,以至于忘记了活着的意义。在老人身陷迷障时,子女该如何伸出援手,助其减轻恐惧?
    真实案例:“空巢老人”怕死频被骗
    72岁的郑阿婆和老伴“空巢”已久。儿子一家在上海落脚,女儿女婿也不在广州,他俩完成“带孙大业”后,返回广州享受悠闲生活,直到四年前郑阿婆扭伤了膝关节,生活才有了变化。病愈后,她又被查出患有糖尿病,从此,她总是觉得身体某个地方不舒服,需要看病吃药。
    郑阿婆曾花数千元买回西南某地生产的民族“圣药”,事后发现是假药。半年前,她在医院门口被一个小伙子拉住,塞了一本号称“根治糖尿病”的新型生物制剂的宣传册。从此,这个自称姓林的小伙子隔三差五给她打电话,热情地问她身体如何,推荐她参加公司组织的“免费敬老旅游”。
    郑阿婆挺喜欢这个嘴甜懂事的小伙子,有时和女儿在电话中起了口角,也会向他发发牢骚,有时一聊就是半小时。为了帮助小林完成第一季度的任务,她掏出7千元购买一个疗程的药物。谁知几天后小林的手机号突然变成空号,郑阿婆这才醒悟过来:自己又被骗了。
    “我们接触的老年病人中, 盲目买保健品,甚至陷入骗局的人并不少。有些老人家走路不稳、血脂高了,就会焦虑得睡不着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魏钦令说,这些整日觉得身体不舒服、出现“健康焦虑”、容易上当受骗的老人,与医生聊开后,才会无意识地透露出真正的心病—怕死。
    魏钦令分析称,郑阿婆正是因为年事渐高,为了挡住死亡渐渐迫近的步伐,才会想方设法求医问药、延年益寿。又因为子女不在身边,需要亲情的慰藉,才错把骗子的话当真,结果上当受骗。
    科学家说:对死亡本身的恐惧源自不理性的想法
    死亡不仅夺取我们的生命,还迫使我们在活着的时候承担恐惧,约束了我们的自由。美国情感专家、医学博士亚历克斯·利克曼称,有些人说自己“不怕死”很可能是一种否认,其实是无法面对死亡。当一个人想到自己再也不存在于这个世上,就会产生巨大的恐惧。人类的诸多行为都是无意识中对死亡的害怕所引发,研究发现,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是会死的,为了对抗死亡的焦虑不安,就会捍卫自己所属的文化,变得更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族群,其物欲也会增强,热衷追名逐利。
    死亡的过程以及其他方面是值得害怕的,例如临死前受到疾病和残疾的折磨,以及死后让关心自己的人感到痛苦。我们听说过太多痛苦的死亡,以至于当身体一旦出现异常感觉,就担心是不是得了什么可怕的疾病,很快就要死了。但是,只要死后没有灵魂,死亡本身就没什么好怕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人死后没有灵魂的存在,对死亡的恐惧是非理性的:“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马蒂·尼莫科也说,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在出生之前和在死亡之后都不会有任何意识,那么死亡也许没什么好害怕的。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哲学教授和认知科学项目主任保罗·萨伽德称,人类的一些害怕是有道理的,例如飓风来袭让你很害怕,但一些害怕是没有道理的,例如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担心是缺乏证据的。那么,对死亡本身的害怕有没有道理呢?近年来进展迅速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支持伊壁鸠鲁的观点,证实人的精神是唯物的大脑过程,而非超自然的灵魂,死亡后大脑的功能停止,人就不会感到任何痛苦。
    很多人对死亡的恐惧是宗教观念使然,而宗教也是他们的解决之道:相信你的信仰会让你死后的生活愉快,那么你就不那么怕死了。但是,这样的前提是你的信仰正确,而世界上有太多不同的信仰了,你怎么知道你信的就是对的?萨伽德指出,你会担心如果信错了,死后要受到永远的折磨;如果你没有信仰,你就不需要一辈子担心这个问题。





    解决之道:接受死亡,便能得到人生最大的自由
    我们忌讳死亡,能不提就尽量不提,已经形成普遍的社会文化。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终身教授欧文·亚隆称,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必须停止回避死亡。死亡就像一个人生任务,我们知道早晚要面对,却一直忽略、回避、拖延,结果它挥之不去,总是不断想起,让我们越来越害怕、焦虑。对于进入生命末期的老人,周围的人往往不希望让他们担心,例如隐瞒家里有亲戚要去世的消息。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南森·赫夫利克称,有意识地面对死亡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会让死亡变得没那么可怕,至少让死亡变得可以接受。恐惧是天生的,勇气却是可以在后天学习的。想到死可在短期内令人抑郁,但只要每天想5分钟,持续一周后抑郁的症状便会减少。
    尽管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后死亡的发生,但却无法避免死亡。英国牛津大学精神病学家、哲学家尼尔·伯顿博士认为,我们能做的是避免死亡影响我们好好过这一生,“接受死亡是最大的自由。”利克曼称,当一个人“永远不会死”的想法幻灭以后,可能发生应激后创伤障碍,导致心情焦虑。这种幻灭是一件好事,让人有机会挑战死亡的恐惧,而不是等到死到临头再面对死亡。时间长了,焦虑便会消退,人就能活得更愉快。
    很多癌症患者称,被诊断出癌症时很害怕,甚至整个人都麻木了,但是他们对生命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觉得前所未有的充实。有些在心脏病突发后活下来、几乎淹死的人在人生态度上也会出现巨大的积极转变。英国利兹都会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史蒂夫·泰勒博士发现,面临死亡会让人明白到过去和未来都是不重要的,生命只发生在此时此刻,让人更感恩,感谢家人和朋友,感谢自己还活着。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人们会感到世界变得出奇的真实和美丽,也会让自己尽量精彩地活过每一天。
    专家分析:焦虑性格老人更易“畏死”
    “死亡是人生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贪生怕死可以说是人的本性,而老人特别畏惧死亡,这与衰老、性格和个人处境有关。”魏钦令指出,身体功能衰退,尤其是脑血管病变,会造成老人的情感更加脆弱,易受到死亡事实的刺激。以性格分析,有较多焦虑、抑郁特质的老人,对死亡的恐惧表现得更为明显。
    老人的遭遇也会加重“死亡恐惧”。死亡和孤独是两个分不开的意象。老人退出工作岗位后,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后,经济上需要子女供养,会充满挫折感和自卑感,担心被子女抛弃。子女不在身边或者忙于工作、照顾下一代,对老人的关注不够,令老人处于孤独状态,而亲人、身边同龄朋友的离去,更增添了老人对死亡的恐惧。
    近年来,媒体上不时爆出“独居老人在家身亡”等社会新闻。魏钦令说:“这类新闻对老人较有杀伤力,尤其是子女在外地的‘空巢老人’易受触动,感怀身世,担心自己遇到意外情况发生,无人及时救援。”
    此外,中国人的长大过程中缺乏生命教育和以个人为考量的生死观教育。人们把“死”和“病”看成是受惩罚、遭报应,在生活中不愿谈论“死”。老人易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给自己的心灵加上一道死亡的枷锁。
    实用支招:亲人如何助老人减轻“死亡恐惧”?
    帮助老人减轻“死亡恐惧”,最重要的是情感支持和亲人陪伴。魏钦令表示,首先子女应理解老人对死亡的复杂心态,对老人表现出来的“健康焦虑”予以重视,别指责老人是在“没事找事”。其次,让老人的生活充实起来,多与外界接触,不要做“宅老”。可以鼓励老人多锻炼,报名参加“老年大学”,学跳广场舞,参与社区活动等,有助于将注意力的指向从自身转移到外界。鼓励老人动起来的同时,子女要学会肯定和表扬父母,平时不妨多表扬老人做菜好吃,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写了一幅好字,在街市上淘得一个好东西,能让老人感到自我价值得到承认,增强自信。对于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子女可以多推老人到外面走走,每天尽量抽时间跟老人谈谈每天的工作和见闻。当老人表示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到相应专科进行检查,排除躯体病变。如果身体检查没有问题,而老人依旧时常抱怨不舒服,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不妨让心理医生介入,给予专业指导。
    其次,不要刻意回避死亡的话题,但要在恰当的情景下婉转地和老人谈谈“生死观”。例如好友、熟人去世令老人怏怏不乐时,可以请老人讲讲和逝者过去的交往。耐心地听他(她)倾诉,有助化解悲伤,同时能引出老人对死亡和身后事处理的看法,家人可以借机引导、开解,例如评价死者“生前活得很精彩”、“大家都记得他,没白活一场”之类,肯定生存的价值。对于“独居老人身亡”等社会新闻,亲人可以评论说“这种事毕竟很少发生,所以才会被媒体报道,大部分老人还是会得到子女的照顾。”如果老人比较内向,爱看电视剧,子女可以多陪父母看家庭伦理电视剧,借“别人家的父母”的故事来引出生老病死的话题,来医治老人的心病。魏钦令推荐讲述第一代独生子女养老困境的家庭剧《老有所依》作为“药引子”。
    “和老人谈死亡,更需要耐心和技巧,掌握好谈话的时机、分寸和语气。”魏钦令表示,有些老人内心比较自卑,觉得自己丧失劳动能力后,成为家庭的拖累。跟他们谈话要特别尊重老人的感受,注意措辞,顺着老人的心意含蓄开解,否则会让老人误以为子女嫌弃自己,盼其早死,令谈话事与愿违。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90676638243258420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