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3451|回复: 0

    [第七章 病因] 【44论】 病气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5 11: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4论 病气论
    【理论内涵】
          病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因。因其伤人凌厉、极为毒烈,为病颇重颇险,“如有鬼厉之气”,古称“厉气”;因在同一时期里,众人同时发病,互相传染,症状相似,又名“疫气”“疫毒”,如《说文》:“疫,民皆疾也。”因其病情变化多端,传变迅速,多有变证、坏证和逆证,而称“戾气”“乖戾之气”。

            温病大师吴又可提出,病气是具有特殊传染性的物质,与六淫之邪不同。如《温疫论·原序》:“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病气,在岁有多寡;在方隅有浓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病气所致疾病,称为疫疗、瘟疗、疫病,为强调其病因多具有温热性质,又称“温疫”,或“瘟疫”。

           【学术源流】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古文中就有关于霍乱的记载。最早对流行性传染病进行论述的医学专著乃《黄帝内经》,从多个方面对疫病的特点及致病特征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瘟疗大行,远近咸若”“病大至,民善暴死。”阐述疫病致病的变化迅速和危险性。《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说明疫病致病具有传染性和症状的相似性。

          晋·王叔和《伤寒例》称“时行之气”,总结疫病流行的原因是由于“非其时有其气”所致,其症状“长幼之病多相似”。并且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寒疫”。“从春分以后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隋唐时期,对疫病疾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病病候》:“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有如鬼病之气,故云疫病病。”提到疫病致病与异常气候有关;《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又言:“人感乖病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同时指出其传染性和危害性。《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一·解饮食相害成病百件》提出:“凡蝇蜂及蝼蚁集食上而食之,致楼病也。”发现苍蝇等可为致病的媒介,对疫病疾病传染的预防有其重要意义。

         宋金时期,陈无择提出三因致病说,明确具有“传染”的病因,其路径为“气血相传”。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大风叙论》:“凡因风寒湿热,劳逸饮食,与夫传染,不可混滥。”病风即今之麻风病,“然亦有传染者,又非自致,此则不谨之故。气血相传,岂宿业缘会之所为也,原其所因,皆不内外涉外所因而成也。证候多端,并见诸后。”

         明清时期,对疫病的研究得到空前的发展,以明代吴有性为代表,所著的《温疫论》为世界医学史上公认的传染病学专著。“温疫(瘟疫)”是对传染病的统称,结束了自汉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瘟病”“疫病”这一概念。吴有性首创温病病因疡气学说,如《温疫论·自叙》:“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又言:“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但有甚于他气,故为病颇重,因命之病气。”明确指出病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种外感邪气,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念。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对瘟疫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则做了详细的论述:“疫之症,来路两条,有在天者,有在人者。非其时而有其气,自人受之,或为大头天行之类,斯在天之疫也;若夫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方,一方之病,染及合邑,此乃病气、秽气相传染,其气息俱从口鼻而入,乃在人之疫以气相感,与天无涉。”清·熊立品《治疫全书》论及“瘟疫盛行,递相传染之际,毋近病人床榻,毋食病家时菜,毋拾死人衣服”,提出传染病流行当采取隔离等预防措施。

           【基本原理】
            1.病气的传播途径和传变 病气可以通过口鼻、蚊虫叮咬、皮肤接触、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侵入人体,导致多种疫病。病气入侵人体,可以通过空气由口鼻侵入致病。如《温疫论·原病》:“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随饮食、蚊虫叮咬、皮肤接触等途径侵入人体;还有经血液制品、医用注射等医源性传播途径致病。

           病气之传变,大体可以分为从表从里两大途径,但其具体方式却错综复杂而有九种:但表不里,表而再表,但里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传,表里分传再分传,表胜于里,先表后里,先里后表。如《温疫论·行邪伏邪之别》:“方其侵淫之际,邪毒尚在膜原,必待其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可导引而去,邪尽方愈。”

         2.疗气的特异性和种属选择性 病气致病有发病急、病情重、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病位特异性、种属选择性等特点。病气致病具有病位特异性。病气种类繁多,但“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不同种类的病气作用于脏腑组织器官,发为何病,具有病位上的特异性。如《温疫论·杂气论》:“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盖当某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同一种坊气致病,患者症状皆相似,即所谓“一气一病”。
    病气致病还具有种属选择性。不同的病气为患,不仅可以“人病而禽兽不病”,也可“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温疫论·论气所伤不同》)。动物之种属不同,其疫伤之病也互不染易。如《温疫论·论气所伤不同》:“穷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

           3.病气与六淫的异同 六淫和犹与也左在王白然果 同鼠外感病邪,发病途径上皆可从口鼻侵入人体,临床上多先是表证,病起于外,故常统称为“外感病”。病气和六淫之间亦有差别,主要表现在病邪的形成、病邪的入侵和传变、病邪的传染性等多方面。

           (1)病邪形成条件不同 六淫是由六气的异常变化而形成的致病因素。六气本为自然界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但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时,浸淫侵犯人体而发病,则称六淫。六淫使人致病,还与人体的正气不足有关。六气反常,人体调节适应能力下降是六气变生六淫的条件和内在根据。病气是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致病因素,病气的形成与气候、环境等因素有关,气候反常、少雨干燥、酷热炎暑、湿气氤氲均有利于病气的滋生和传播,环境污染,饮食不洁,社会动荡也会滋生和传播病气,导致疫病发生。疫病之气受季节气候、地理条件的影响。

         (2)致病轻重及预后吉凶不同 六淫与病气虽同存在于自然界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病邪。六淫致病力轻,人们感受六淫邪气而患普通的外感疾病,病情较轻,病程短,愈后多良好。病气常兼夹湿、毒、秽浊之气,具有很强的毒力和致病力,比一般的六淫邪气致病紧急,甚可触之者即病。病程中,化火极速,耗津动血之烈尤甚于六淫,极易出现毒热内陷心包,蒙蔽神明等危重症状,死亡率较高。

         (3)侵犯途径不同 六淫邪气或从肌表,或自从口鼻入侵,或两者同时受邪。而病气所感,如《温疫论·原序》所说:“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即强调仿气主要通过空气传染,从口鼻侵入人体,此外也可随饮食、接触、蚊虫叮咬等侵入而致病。

        (4)发病形式不同 六淫发病多与正气的强弱有关,正气强则感之不易发病;正气弱则感之易发病,且感而即发,随感随发。病气致病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且发病急,来势凶猛。有些疫毒内侵之后,并不立即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如《温疫论·行邪伏邪之别》说:“温疫之邪,伏于膜原……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症渐显……”。虽然各病的潜伏时间长短不一,但都必须经过“内伏膜原”阶段以后,“邪毒渐张”“诸症渐显”才能进入临床发病阶段,这是病气致病区别六淫的明显特征。

           (5)传染性与否不同 六淫邪气致病,可能有流行趋势,但无传染性。病气则有强烈的传染性,既可引起大面积流行,导致一方一境皆病;也可表现为散在性或小范围的流行,导致一乡一村为病。

         (6)病后免疫性不同 六淫致病,病后多不具有免疫性。病气致病,病后多具有免疫性,愈后不再感染,有的可以终身免疫,如天花、麻疹、白喉等罹病之后可以永不再发,获得稳固的终身免疫,因此,可以通过人工免疫的方法预防其发病。

            4.病气与温病的关系 温病是指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具有温热性质的温邪,包括六淫之邪从热而化的风热、暑热、湿热、燥热以及寒邪伏藏化热的温热病邪,也包括具有温热性质的“病气”和“温毒”等邪。由此可见,温邪的范畴比病气广泛。

           温病所致疾病,既包括传染性疾病,也包括非传染性疾病。如《温病条辨·上焦篇》:“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宅。”温疫即瘟疫的致病因素,即方气。与导致一般的发热性疾病的温热之邪不同,病气具有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病位特异性、种属选择性等致病特点,起病急骤,传变较快,病情较重,甚者预后不良。

          【临床意义】
           近年,多有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如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简称SARS,2003年在世界多个国家形成大面积流行,本病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染性强,病情危重。根据SARS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中医学将其归于“瘟疫”的范畴。在SARS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的早期及时干预尤为重要。例如,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二院曾有15名医护人员在救治SARS过程中受到感染而出现了发热等早期症状,单纯经中医辨证施治后,在没有使用西药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WHO专家詹姆斯博士对中医药的干预效果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中医的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上升为常规治疗有非常大的帮助”。

           艾滋病,简称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根据AIDS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中医学将其归于“瘟疫”的范畴。对AIDS的中医命名,有“瘟疫”“伏气温病”“虚劳”“艾毒”“异湿”“阴阳易”“虚毒疫”等之称。有学者认为AIDS发病的外因为“邪毒入侵”,内因是“正虚”。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广安门医院就与坦桑尼亚合作,进行了大量的中医辨证论治的尝试,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在提高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症状等方面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药干预可促进艾滋病免疫重建。因此,发挥中医药优势,研发具有多靶点、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以重建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将是中医药的防治艾滋病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亚型。中医学者认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中医温病学“冬温”“温疫”等病范畴。重视发挥中医药对人感染禽流感的优势作用,使中医药及早介入、早干预、早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根据手足口病的致病性和传染性,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瘟疫”范畴,依据病程、皮疹特点及全身症状进行辨证论治,一般初起病邪在肺卫,继而邪及气营而见疹,终则邪减正复而向愈。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

         【现代研究】
          1.近年常见疫病的研究 应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研究,分析评价1949-2005年29种中医疫病的文献,结果表明治疗疫病研究的重点为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和麻疹;在11240篇文献中,中医治疗疫病的主要治则是清热解毒,使用较多的方剂为银翘散、白虎汤、麻杏石甘汤和小柴胡汤,使用较多的药物为大黄、金银花、黄零、连翘、黄连、石膏和板蓝根。

          有学者对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临床文献研究,共筛选出120篇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文献,统计结果显示,艾滋病的外因为伤气,内因以虚为主,表现为气、血、阴、阳、精亏虚;病机为毒邪人侵机体,日久则正气虚损,以致气虚血瘀,痰、湿、热阻滞,变证从生。

          至于SARS,多数意见强调热、毒、湿、瘀、虚之病机,主张按温病论治,具体又有湿温、春温、风温、伏暑等不同见解;但也有不少意见考虑寒邪致病,主张按伤寒论治。如邓铁涛先生即曾认为:“此次温病属寒邪内侵,应用升阳发散之法。”顾植山也认为:“应以寒邪性质解释较为合理。”这些还应当继续深入研究。

         2.病气的实验研究 对病气的实验研究往往需要建立动物模型,有学者利用分离的SARS-CoV(SARS冠状病毒)毒株BJ-01,经滴鼻等途径感染大鼠、豚鼠、黑线仓鼠、白化仓鼠和雏鸡等5个种属的动物,并选择食蟹猴和恒河猴进行SARS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豚鼠、黑线仓鼠、白化仓鼠和维鸡等动物对SARS均不易感,不过从感染2周后的大鼠和豚鼠的肺和咽等组织样本中检测到了的特异的核酸,提示SARS-CoV能够在这两种动物的体内复制。从感染猴子的分泌物和脏器中分离出了病毒,证明SARS-CoV也能够在猴子体内复制。

         艾滋病的疫毒也十分明确,主要分为HI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和HIV-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两种亚型,在病毒分类学上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有高度的宿主专一性。目前已知除人类以外,只有长臂猿和黑猩猩对于HIV敏感,但长臂猿和黑猩猩感染HIV后无法发展为艾滋病。以上实验均说明病气致病具有种属选择性。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