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573|回复: 0

    [第1章 针灸各家学说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难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后世针灸学说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 09: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6 09:47 编辑

    第二节《难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后世针灸学说的影响


      《难经》是继《内经》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全书八十一难中有三十二难涉及针灸学内容,在阐述奇经八脉理论、八会穴理论、五输穴理论、针刺补泻手法、得气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一、经络腧穴学成就与影响

       奇经八脉的名称,首见于《难经》。《难经·二十七难》“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日奇经八脉也。”《难经》指出奇经八脉是区别于十二经脉的一个独立的经脉体系,《难经·二十八难》<难经·二十九难》对八脉的作用、起止、分布、病候等做了简明扼要的论述,使《内经》中那些散乱的内容归于统一,发展了奇经八脉理论,成为后人论述奇经八脉的重要依据。

      《难经·四十五难》提出八会穴“腑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注家谓膻中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八会穴理论给后世医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明代的袁坤厚认为八会穴可治气、血、筋、骨、脉、髓、脏、腑八者之病而清代孙鼎宜认为八会穴主治的热病,乃外感病的通称。《此事难知》记载用绝骨治百节酸疼,《针灸资生经》记载用膻中治上气喘咳,《针灸大成》“杨氏医案”记载用章门、中脘治泻痢,《类经图翼》记载膈俞统治血病等,显然都是受《难经》八会穴理论的影响。

      俞募穴理论,《难经》虽未明确指出具体穴位,但《难经·六十七难》提到了“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奠定了俞募理论基础。对十二原穴,《难经》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五脏原穴,加上《灵枢·本输》中的六腑原穴,再补充心之原穴兑骨神门,使原穴内容趋于完整,提出原穴是三焦原气留止的部位,治疗作用由《灵枢·九针十二原》的“五脏有疾”扩大到《难经·六十六难》的“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对五输穴理论也有新的发挥,如阐述了五输配属五行及主治。《难经·六十四难》阐发了五门十变刚柔相配的关系,成为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金代何若愚以五输配属五行的五门十变理论为基础,提出子午流注学说,后经明代徐凤等人的不断完善,至今仍在临床应用。

      五行学说的应用,在《难经》中除了五输配五行外,《难经·六十九难》还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配穴原则,即子母配穴法,“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难经·七十九难》。书中举例心属火,心病泻本经子穴,即输土穴,为“迎而夺之”的泻法 如补本经的母穴,即井木穴,乃为“随而济之” 的补法。又如肝病实证, 刺本经荥穴,即“实则泻其子”,因肝属木,荥属火,木生火,而火为木之子。将《内经》的迎随补泻原则诠释为子母配穴法,明代注机称为“子母迎随法”。对虚实夹杂的病证,《难经·七十五难》主张先补后泻,即所谓泻南补北法。可见,《难经》的针灸学成就对各家针灸学说也有重要影响。

    二、刺法灸法学成就与影响

      《难经》对刺法的论述,包括针刺深浅、得气、补泻手法等内容,特别强调双手配合操作和得气。书中强调针刺操作过程中左手、右手操作的配合,“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不得气,是为十死不治也《难经·七十八难》。在针刺操作过程中,左手的协同作用是判断病人的得气情况。至于《难经·八十难》所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人见气尽,乃出针”,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难经·七十八难》谓进针得气之后,将针“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成为后世提插补泻的滥觞。《难经·八十一难》还告诫人们要认真掌握针刺补泻,不要“损不足而益有余”,造成不良后果。

      《难经》中补泻手法、得气的记载,对后世各家针灸学说有巨大的影响。例如,金代窦汉卿《标幽赋》的“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人,不痛之因”,是对《难经》双手配合进针的具体诠释与发挥。《针灸大成》专列“难经补泻”来解释其含义与应用方法。《金针赋》中有不少内容继承与发扬了《难经》学说,如“候之不至,必死无疑”“ 是故爪而切之,下针之···弹则补虚”等,既源于《难经》,又有所发挥。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