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668|回复: 0

    [第5章 汉唐时期医家] 第七节 杨上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 15: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6 14:36 编辑

    第七节  杨上善

    一、生平与著作

      杨上善585—670年,唐初医学家,其生平时代正史无记载。据李廉《医史》、徐春甫《医统》记载,杨氏在隋大业中605—617年为太医侍御,其所著的《黄帝内经太素》每卷卷首均有“通直郎守太子文学臣杨上善奉敕撰注”,而唐代显庆年间 656660年设置太子文学,故杨上善从隋大业任太医侍御至唐显庆为太子文学,应是其较可靠的生活年代。杨氏著述丰富,据《旧唐书.经籍志》记载,其著作有《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老子道德经略论》二卷、《六趣论》六卷、《三教诠衡》十卷等,其中《老子道德经略论》《六趣论》《三教诠衡》均已亡佚,《黄帝内 经明堂类成》亦为残卷。

      《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是现存最早注《内经》的专著,将《内经》分为摄生、阴阳、脏腑、经脉、输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九针、补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等类别,首开分类编纂、注释、校勘《内经》先河,其中经脉、输穴、身度、九针、补泻等论述针灸理论与临床,是研究其针灸学说的主要依据。《太素》一书 在北宋后失传,但在19世纪时,日本学者在日本仁和寺发现《太素》残卷二十三卷,引起日本学界的重视。据日本森立之《经籍访古志》载,该本系日本仁和三年旧抄本,由丹波赖基抄录,时当唐僖宗光启三年887 年,原本由唐代鉴真和尚传至日本。清朝杨守敬出使日本时取回这个版本,但缺失第一、第四、第七、第十六、第十八、第二十、第二十一卷。后萧延平以此为底本,并参考袁昶的通隐堂本校勘而成兰陵堂本 或萧延平本。日本《东洋医学善本丛书》影印仁和寺古抄卷子本,又增加后来找到的两卷,即第十六、第二十一卷,共成二十五卷,此为目前所知最为完善的《太素》版本。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为腧穴专著,以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为纲领,分类加注,十二经脉各一卷,奇经八脉合一卷,目前仅手太阴肺经一卷存于近代孙鼎宜的《孙氏医学丛书》中,其余均已亡佚。

      杨氏不但发挥《内经》经典理论,而且在腧穴归经、阐释奇经八脉、经穴名称含义、强调针刺调气、重视针灸药并重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

    二、学说与贡献

    以经统穴

      杨氏编著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将全身300余经穴均按经脉排列,以经脉为纲,以经穴为目,并按经脉循行流注的方向来排列经穴,创立了以经脉统属腧穴的体例。这一体例将经络与腧穴有机结合,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腧穴归属经脉及其与经脉循行的联系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为后世医家所尊崇。

      从《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残存的卷一“肺经”中可以看出,杨氏论述经穴的体例相当严谨。此卷首列肺的解剖,次列手太阴经循行、肺经腧穴,再列每穴的部位、取穴法及主治病证等。在肺经腧穴的排列上突破了《甲乙经》按头、面、躯干、四肢等进行分部排列的方式,一改皇甫谧从肢端向躯干排列经穴的次序,将肺经经穴全部按经归属,并以经脉循行流注的方向排列经穴,依次为中府、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与《灵枢逆顺肥瘦》中“手之三阴,从脏走手”的经脉循行方向完全一致。这种方法克服了以往分部排列割裂经脉与腧穴之间内在联系的缺陷,将经络理论与腧穴理论有机结合。

    阐释奇经理论

      《太素》将《内经》有关奇经八脉的内容,系统地汇集在卷十中,分别论述督脉、带脉、阴阳骄脉、任脉、冲脉、阴阳维脉的概念及功能,揭示奇经的含义,认为任脉“为经络海,任维诸脉,故日任脉”,而冲脉“冲,壮盛貌。其脉起于下,一道下行人足趾间,一道上行络于唇口,其气壮盛,故日冲脉也”,并强调冲任二脉共同作用于女子胞,所以主月事和生育。“带脉起于季胁,为回身一周。既言一周,亦周腰脊也,故带脉当十四椎。束带腰腹,故曰带脉也。”而“跻脉”之“跻”有两种意思,一是说明该脉主行动健疾另一方面有“高”之意,说明此脉从足而出,上行头之高处。

      《太素·卷十·经脉之三》在集中阐发奇经八脉理论的同时,结合《素问》《九卷》《难经》《明堂》等典籍,对奇经理论进行考订、辨析,以规范、统一奇经八脉理论。如督脉的循行,他首先以《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的有关记载为依据,指出古本将任脉误为督脉的错误,同时指出督脉并非仅行于脊中的一脉,还包括行于脊中左右两侧至腰膂并联络两肾的经脉。杨氏的这些论述,对理解奇经的功能、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作用。

    探究经穴名称

      腧穴名称对于准确把握腧穴的作用很有帮助,探讨腧穴名称的含义是针灸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如《太素·卷九》“十五络脉”中注释列缺“此别走络,分别大经,所以称缺。此穴列于缺减大经之处,故日列缺也。”对通里的认识“里,居处也,此穴乃是手少阴脉气别通,为络居处,故曰通里也。”丰隆的含义“ 足阳明谷气隆盛,至此处丰溢出于大络,故日丰隆。”内关穴为“手心主至此太阴、少阴之内,起于别络,内通心包,人于少阳,故日内关也”。在《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残卷中论述了肺经经穴的含义,“肺为上盖,为腑脏之天,肺气归于此穴,故谓之天府”,“手太阴脉,归之于肺,肺主于秋,脉之所起处,故谓之少商也”,“白,肺色也。此穴在臂,候肺两箱,故名侠白”。杨上善开创了腧穴名称注释的先河,为后世研究腧穴命名含义奠定了基础。
      杨氏对特定穴名称含义亦有论述,如《太素·卷十一》注释井穴时指出,井之本意为泉源出水之处、掘地得水为井,而人体气血出于四肢,经脉出处为井穴。《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手太阴残卷注“太古人口,未有井时,泉源出水之处则称为井。井者,出水之处也。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以上下行,出于四末,故第一穴所出之处,譬之为井。”以上论述有助于理解“所出为井”的含义。

    “为针之法,调气为本”

      尽管杨氏强调根据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但针刺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其针刺临证强调“为针之法,调气为本”,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针刺时必须精神专一。如《太素·卷十九》认为,“魂神意魄志,以神为主,故皆名神。欲为针者,先须理神也”,“凡得针真意者,必先自理五神,五神既理,五脏血气安定,九候已备于心,乃可存心针道,补泻虚实”,“行针专务,设二喻以比之一如临深渊,更营异物,必有颠坠之祸亦如握虎不坚,定招自伤之害。故行针调气不可不用心也”。

      第二,针刺操作必须指力坚定、刺穴准确、注意针下感应、正确判断经络虚实。《太素·卷二十一》指出“持针不坚,则气散不从针。刺者欲中其病,若针人左右,不当于穴,其病不愈也。秋毫谓秋时兔生新毫毛,其端饞微也,谓怡神在针端调气,故日神在秋毫也。念针下病之邪也。审视十二经脉及诸络虚实,刺之无殆也。殆,危也。”

      第三,正确使用补泻手法。杨氏认为正确使用针刺补泻手法是针刺调气的重要保证,针刺补泻手法主要有呼吸补泻、深浅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等,同时还论述补泻使用时机、补泻与月相关系等内容。如《太素·卷十九》“知针石”论开阖补泻“勿按者,欲泄其邪气也。泻法徐出针为是,只为疾按之,即邪气不泄,故为实。补法疾出针为是,只是徐徐不即按之,令正气泄,故为虚也。”《太素·卷二十二》论深浅、开阖补泻“ 欲行泻者,须其泻处是实,然后得为泻也。深取之者,令其出气多也。希,迟也。按其宥者,迟按针伤之处,使气泄也。行于补者,须补处是虚也。浅取者,恶其泄气,所以不深也。以养其脉者,留针养其所取之经也。按其痛者,按针伤之处,疾闭其门,使邪气不人,正气不出也。”《太素·卷二十四》论呼吸补泻,“ 静留针于穴中持之,勿令邪气散布余处。因病人吸气转针,待邪气至数皆尽已,徐引出针,邪之大气皆尽,因名为泻之也”,“其正气已至,适人自当爱护,勿令泄也。候病人吸气,疾引其针,即不得使正气泄,令各在其所虚之处,速闭其门,因名日补。泻必吸人呼出,欲泻其邪气也。补必呼人吸出,欲闭其正气不令出也”。
      杨氏不但注重正确的补泻手法,而且强调正确的操作时机,在阐述《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补必用圆”时指出,“方,正也。气正盛时,月正满时,日正温时,身正安时,息正吸时,此之五正,是内针时也”,待患者吸气转针“此之一正,是乃转针时也”,呼气时徐徐退针“此之一正,是出针时也”。他认为“泻用七法,即邪气行出也”“行补之法,刺中营气,留针补也。因吸出针,移气使气实也”。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杨上善遵循《内经》经旨,强调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太素·卷三》指出,疾病初起,当以小针调理。对于风痹等轻动邪气所致之证,应采用微针扬散驱邪而湿痹诸证等病性沉重,则燔针按熨,逐渐驱除。癫狂等证应待病情衰减时治疗。虚寒少气应补其阳气。五脏精液虚少,以药食滋养。寒热邪气侵袭肌表进而累及脏腑,应针药并用,发汗驱邪。对于邪气壅塞者可推拿后再行针刺。针刺泻法当刺血为佳,针刺补法应疾按针孔以免正气外泄。根据风痹、湿痹、癫狂、脏腑病等的不同,分别使用针刺、燔针、按熨、药食、推拿等进行调治,同时强调根据病性的虚实采取不同的针刺治疗。
      杨上善还提出治病用多种方法协调作用,如治肾病有五法“自火化以降,并食熟肉,生肉令人热中,人多不欲食之。肾有虚风冷病,故强令人生食豕肉,温肾补虚,脚腰轻健。人有患脚风气,食生猪肉得愈者众。故灸肾病,须食助之,一也。带若急则肾气不适,故须缓带,令腰肾通畅,火气宣行,二也。足太阳脉,从顶下腰至脚,今灸肾病,须开顶被发,阳气上通,火气宣流,三也。足太阳脉,循于肩博,下络于肾,今疗肾病,可策大杖而行,牵引肩髀,火气通流,四也。燃磁石疗肾气,重履引腰脚,故为履重者,可用磁石分著履中,上弛其带令重,履之而行,以为轻者,可渐加之令重,用助火气,若得病愈,宜渐去之,此为古之疗肾腰法,五也”《太素·卷八·经脉》。指出肾阳亏虚当使用灸法,但同时应生食豕肉温肾补虚,而且要松开腰带,使腰肾通畅,阳气通行解开头发,使阳热之气循足太阳膀胱经上达并策杖而行,牵引肩膊还应在鞋中加人磁石粉负重行走。本段详细记载了针灸、饮食、磁疗、运动等治疗肾脏病证的方法。

      杨上善的针灸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杨氏《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将经穴归属于十四经,并以经脉循行流注的方向来排列经穴,创立了以经脉统属腧穴的体例。古今针灸文献中经穴的排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头面躯干分部,四肢分经,四肢经穴向心性排列,如皇甫谧《甲乙经》、王焘《外台秘要》、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一是按经排列经穴,经穴排列的次序与经脉循行流注方向一致,如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宋朝官修方书《圣济总录》、滑寿《十四经发挥》、杨峋《针灸集书》、杨继洲《针灸大成》、吴昆《针方六集》、严振《循经考穴编》、李学川《针灸逢源》等针灸名著以及现行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学》教材,均使用此种方法。可见,杨上善开创的以经统穴、按经脉循行流注方向排列经穴这一体例,具有深远的影响。
      杨氏重视奇经八脉的思想在宋元以后受到医家的普遍重视。如元代滑寿编撰《十四经发挥》,将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并设奇经八脉专篇,论述奇经八脉循行问题,编写体例即受到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的影响明代李时珍更有《奇经八脉考》专论奇经八脉清代温病大家叶桂发挥奇经辨证,总结奇经治法用药,从而开拓了中医杂病治疗的新途径。可见,他们无不受到杨上善有关奇经学说的影响。

    四、阅读文选
    阴阳大论(《黄帝内经太素》卷三)

      病之始生,即以小针消息去之,不用毒药者,此则其微易散者也。病盛不可疗者,如堂堂之阵,不可即击,待其衰时然后疗者,易得去之,如疟病等也。谓风痹等因其轻动,道引微针,扬而散之。谓湿痹等,因其沉重,燔针按熨,渐减损也。谓癫狂等,取其衰时,彰泻去之也。谓寒瘦少气之徒,补其阳气也。五脏精液少者,以药以食五种滋味而补养之。风热实于头胸,因泻越之。寒湿实于腰足,引泻竭之。气胀肠胃之中,可以泻之。肠胃寒热病气也,或人脏腑,或在皮毛,皆用针药以调汗而出之也。禁其气急不散,以手按取,然后投针也。诸有实者,皆散泻之。夫物柔弱者,阳之徒也刚强者,阴之徒也。阴经受邪,流人阳经为病,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阳经受邪,准阴疗阳也,即阴病疗阳也。又阴阳二经,阴经若实,阳经必虚,阳经若实,阴经定虚。故阳虚病者宜泻阴,阴实病者皆宜补阳也。须定所病在气在血,各守血气病之别乡,泻乃用针刺去实血,补乃用针引气,引皮补已,纵皮闭门,使气不泄。
    本输(《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一“输穴”)

      肺脉从脏而起,出至大指、次指之端今至大指之端,还人于脏,此依经脉顺行从手逆数之法也。井者,古者以泉源出水之处为井也,掘地得水之后,仍以本为名,故日井也。人之血气出于四肢,故脉出处以为井也。手足三阴皆以木为井,相生至于水之合也手足三阳皆以金为井,相生至于土之合也。所谓阴脉出阳,至阴而合阳脉出阴,至土而合也。腕前大节之后,状若鱼形,故曰手鱼也。脉出少商,溢人鱼际,故为荥也。输,送致聚也。《八十一难五脏输者,三焦行气之所留止。故肺气与三焦之气送致聚于此处,故名为输也。寸口之中,十二经脉历于渠洫,故曰经渠,居,停也。太阴之脉动于寸口不息,故曰不居。经者,通也,肺气至此常通,故日经也。如水出井以至海,为合。脉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脏之气,故名为合。

       【思考题】

      1.杨上善对经穴归经理论有何重要贡献

      2.正确理解经脉、腧穴名称有何重要意义

      3.杨上善关于针刺“调气”有何重要论述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