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534|回复: 0

    [第6章 宋金元时期医家] 第五节 许叔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 15: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6 17:14 编辑

    第五节  许叔微

    一、生平与著作

      许叔微1080—1154年,字知可,宋代著名医家,真州白沙今江苏省仪征市人。幼年家贫,父母相继病亡,成年后精心钻研医学,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值真州今仪征战乱,疫病大作,他遍历里门,无问贫富,为人治病送药,不受其值,全活甚多。后南渡居常州,又迁太湖马迹山。绍兴二年1132年中进士,历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及翰林学士,人称许学士。因不满高宗苟安江南及秦桧陷害忠良,退隐乡里,行医济人,居住在现无锡市东南的小墅湾,又名“梅梁小隐”,因栽植三株缰树,而得“三缰老屋”之名,晚年取生平已试之方,并记其事,写成《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以上三书合称为《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以及《普济本事方》。现马迹山建有许叔微故居,有隐居泉等。

      许氏师法仲景,又有所创新,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有不少验案记录。《普济本事方》共10卷,为许氏晚年所著,是作者临证经验的总结。该书按病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补益虚劳方、头痛头晕方、风寒湿痹白虎历节走注诸病等20多种疾病,包括内、外、妇、儿、伤、五官各科,记载了中药汤、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的处方以及针灸、按摩方法,非常切合临床。《伤寒百证歌》用七言歌诀将《伤寒论》的主要内容编成歌诀,其中“可针不可针歌”和‘可灸不可灸歌”不但记载了若干伤寒病证的针灸处方、针灸禁忌,更开创了针灸歌诀的先河。《伤寒九十论》为许氏治伤寒诸证的医案集,集中论述多种伤寒案例,其中也有针灸验案。许氏重视对《伤寒论》的研究,根据临床实践,丰富经典理论,他首创“按症类证”的研究方法,注重临床医案的研究分析。

      二、学说与贡献

    阴证、阴毒速灸说

      许氏重视仲景理论,运用灸法治疗多种伤寒阴证。如阴毒证,“ 本因肾气虚寒,因欲事或食冷物后伤风,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伏内阴,内外皆阴”。许氏用急灸关元、气海、神阙之法来回阳固脱,然后再服热药。《伤寒百证歌·阴证阴毒歌》强调“阴病渐深腹转痛,心胸瞋胀郑声随,虚汗不止咽不利,指甲青黑面色黎,一息七至沉细疾,速灸关元不可迟”。《伤寒百证歌·可灸不可灸歌》还记载了“少阴吐利时加呕,手足不冷是其候,口中虽和背恶寒,脉来微涩皆须灸。阴毒阳虚汗不止,腹胀肠鸣若雷吼,面黑更兼指甲青,速灸关元应不谬”。同时许氏强调“ 微数之脉却慎之,因火为邪恐难救。脉浮热甚灸为难,唾血咽干诚戾缪。

      对阴证的灸治方法,《普济本事方·卷九·气海》记载“阴证伤寒,不限壮数,更于关元灸之,以手和暖为度”,卷九“阴毒渐深候”记载“积阴感于下,则微阳消于上”,当“速宜于气海或关元二穴,灸三二百壮,以手足和暖为效”。卷九“阴毒沉困候”针对严重的阴毒证候,治疗时“但于脐中灼灸艾,如半枣大”,并强调灸至手足和暖后加用热药则疗效显著。

      《普济本事方·卷九·治结胸灸法》详细记载了神阙隔药灸法,“巴豆十四枚,黄连七寸,和皮用,上捣细,用津唾和成膏,填人脐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病去为度。才灸了,便以温汤浸手帕拭之,恐生疮也”,指出该法可治疗“阴毒伤寒关格不通,腹胀喘促,四肢逆冷”,详细论述了适应证、药饼的制作、施灸的壮数、施灸效应的检验、灸后的处理等,非常切合临床。

    阳证刺治说

      受仲景学说影响,许氏对于伤寒阳证多用刺法。如《伤寒九十论·血结胸证》记载“丁未岁,一妇患伤寒, 寒热,夜则谵语,目中见鬼,狂躁不宁,其夫访予,询其治法。予日若经水适来适断,恐是热人血室也,越日亟告日已作结胸之状矣。予为诊之日若相委信,急行小柴胡汤必愈。前医不识,涵养至此,遂成结胸证,药不可及也。无已则有一法,刺期门穴,或庶几愈,如教而得愈。”该证为外邪侵犯血室,复人膻中而成结胸,气血凝滞,阳热壅塞,刺期门而泻邪得愈。

      《伤寒九十论·刺阳明证》又载“庚戌五月,李氏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浑身疼痛,脉浮大而紧,予投以麻黄汤,数服终不得汗,又多用张苗烧蒸之法,而亦不得,予教令刺阳明,少间汗出染染遍身,一时间, 是夕身凉病退。”该证为伤寒太阳证欲传阳明,采用刺阳明以发汗泻邪,截断传变而治愈。

      《伤寒百证歌》中更以歌诀形式总结其刺治伤寒阳证的学说,如“ 太阳少阳并病歌”云“太少并病证有二,汗下差之皆致毙,头痛眩冒如结胸,误若汗时谵语至,肺俞肝俞皆可刺,谵语却刺期门是,颈项强时刺大椎,此候在心当切记。” “可针不可针歌”记载“太阳头痛经七日,不愈再传成大疾。法中当刺足阳明,可使不传邪气出。桂枝服了烦不解,风府风池刺无失。经来经断刺期门,正恐热邪居血室。项强当刺大椎间,脉有纵横肝募吉。妇人怀身及七月,从腰以下如水溢,当刺劳宫及关元,以利小便去心实。大怒大劳并大醉,大饱大饥刺之逆。熵煸之热漉漉汗,浑浑之脉安可失。”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许氏灸治“阳微”“阴毒”等阴证,非常强调其温补肾阳的重要性,如《普齐本事方·卷二·头痛头晕方》论述“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谓之肾厥",治疗除使用玉真散外,“更灸关元百壮”,以中药加灸的方法温补肾阳。《普济本事方·卷二·肺肾经病》还记载了他本人肾虚腰痛的病案“戊成年八月,淮南大水,城下浸灌者连月,子忽脏腑不调,腹中如水吼数日,调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折,虽颊面亦相妨,服偏药不效,如是凡三月,予后思之,此必水气阴盛,肾经感此而得,乃灸肾俞三七壮。”由此可见,许氏认为艾灸肾俞有温补肾阳、化湿利水、温通局部经脉的作用,可治“ 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少腹急痛....五劳七伤、虚惫、脚膝拘急、足寒如水...身肿如冰”等多种肾阳亏虚之证。许氏注重灸治阴证,取穴多为气海、关元、神阙、肾俞等,以奏温补肾阳、散寒化湿之功。

      许氏继承并发展了仲景有关针灸治疗伤寒病的思想,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灸补肾阳、去阴毒的学说,成为重灸派中温补派的代表医家,他的许多治法,至今仍有临床价值,如《普济本事方卷十·伤寒》载“治阴毒伤寒灸法,用干艾叶捣熟去灰,作艾炷,灸脐下一寸三分,名气海。二寸丹田,三寸关元,五十壮至二三百壮,以手足渐温,人事稍苏为可治。治阴证伤寒灸法,于脐下一寸半气海穴,二七壮,小作艾炷于脐心,以盐填实,灸七壮立效,二寸丹田,三寸关元,皆可灸。”《普济本事方·卷一·中风十二穴灸法》载,“范子默记崇宁中凡两中风,始则口眼喝斜,次则涎潮闭塞,左右共灸十二穴得气通。十二穴者,谓听会、 颊车、地仓、百会、肩鶻、曲池、风市、足三里、绝骨、发际、大椎、风池也。依而用之,无不立效”,而“灸中风口眼喝斜不正者,于耳垂下麦粒大灸三壮, 左引右灸,右引左灸’。

      许氏倡用诗歌前文体裁记载针灸理论,开创针灸歌诀先河,意义深远。后世学者多有效仿,元明时期针灸歌诀盛行,至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几乎全用七音诗歌编写。许叔微作为宋代著名《伤寒论》研究者,在临床实践中除了方脉外注意针灸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把针灸技术应用于伤寒等证获得良效,堪称针负治疗的行家。

      四、阅读文选
    灸中风十二穴(《普济本事方》卷一 “中风肝胆筋骨诸风”

      听会,二穴,在耳微前陷者中,张口有穴,耳前陷中动脉宛宛中,侧卧张口取之。治耳聋,耳中状如蝉声,牙车脱臼,日可灸五壮至三七壮止,十日报灸即愈,忌动风、生冷、猪鱼等物。颊车,二穴,在耳下曲颊端陷中,侧卧张口取之。治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颈强不得回顾,日灸七壮至七七壮止,灸如大麦,忌如常法。地仓,二穴,侠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脉微微动,跻脉手阳明之交。若久患风,其脉亦有不动者,治偏风口喝,目不得开,失音不语,饮食不收,水浆漏落,眼瞒动不止,病左治右,病右治左,日灸二七壮,重者七七壮,艾炷如粗叙脚大,若炷太大,口转喝,却灸承浆七七壮即愈。百会穴,在头顶中宛宛陷中。治小儿脱肛久不瘥,风痫,中风角弓反张,口吐涎沫,可灸七壮至七七壮,头顶皮肤浅薄,凡灸不过七七壮。肩鶻穴,在肩端两骨间陷者宛宛中,举臂取之。治偏风半身不遂,热风瘾疹,手臂挛急,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臂细无力,筋骨酸疼,可七壮至二七壮,若偏风不遂,可七七壮止。曲池,二穴,臂相连处,以手拱胸取之,纹尽处是穴。治偏风半身不遂,刺风瘾疹,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可灸三壮。

      【思考题】

      1. 许叔微编著的著作有哪些?

      2.许叔微提出伤寒阴证可灸的脉证是什么?

      3.中风十二穴灸法中的十二穴是哪些?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