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192|回复: 0

    [第6章 宋金元时期医家] 第七节 闻人耆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 16: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6 17:45 编辑

    第七节  闻人耆年

    一、生平与著作

      闻人耆年,南宋针灸家,携李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代不详,据其著作《备急灸法》成书于宋宝庆丙戌年 1226年,作者又在该书序言中称“居乡几四五十载...仆今齿发衰矣”,推测闻人者年当生于12世纪下半叶。《备急灸法》是闻人耆年收集灸治急症的验方,并经亲身试验证明确有效验。本书在治疗急症方面,丰富了急症用灸的内容。闻人耆年在该书自序中认为灸法治疗急症具有药物、针刺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常能返死回生,提出“仓卒救人者,惟灼艾为第一”的急症用灸学说。

    二、学说与贡献

    急症用灸说

      《备急灸法》记载了22种急症的灸治方法,包括痈疽、 肠痈、疔疮、附骨痘、皮肤毒风、卒暴心痛、转胞小便不通、霍乱、转筋、风牙疼、精魅鬼神所淫癫狂、夜魇不寤神昏、卒忤死尸厥、溺水、自缢、急喉痹、鼻衄、妇人难生难产 小肠气、蛇伤、犬咬等病。如“疔疮”篇记载“疔疮者,其种甚多,初起皆一点突如丁盖子,故名之。发于手足头面者,其死更速,惟宜早灸。凡觉有此患,便灸掌后四寸两筋间十四炷。”又如“转胞小便不通”指出“治卒转胞小便不通,烦闷气促欲死者,用盐填脐孔,大艾炷灸二十一炷,未通更灸,已通即住。”“妇人难生”说“张文仲治横产手足先出者,诸般符药不效,急灸右脚小指尖三炷,炷如绿豆大。如妇人扎脚,先用盐汤洗脚,令温,气脉通疏,然后灸,立便顺产。”又如“诸发等证”记载,发背“起于背胛间,初如粟米大,或痛或痒,色赤或黄,初不以为事,日渐加长,肿突满背,疼痛彻....觉.有患,便用大蒜切片如钱厚 如无蒜,用净水和泥捻如钱样用之,贴在疮头上 如疮初生便有孔,不可覆其孔,先以绿豆大艾炷灸之,勿令伤肌肉,如蒜焦,更换,待痛稍可忍,即渐放炷大,又可忍,便除蒜灸之,数不拘多少,但灸至不痛即住”。而治疗“卒暴小肠疝气,疼痛欲死法灸两足大趾上各七炷,炷如绿豆大”。闻人耆年在叙述灸治时不言穴名,而详述部位。如治疗转胞小便不通,“用盐填脐孔,大艾炷灸二十一炷”,而非神阙隔盐灸二十一壮治疗妇人难产则“急灸右脚小指尖三炷”,而不言灸至阴。如此描述,浅显易懂,同时再配以多幅施灸图,更显直观,即使普通百姓也可照此使用,充分体现了闻人青年灸法急救的特色。

    骑竹马灸法

      骑竹马灸法为奇穴灸法,《备急灸法》详述骑竹马灸的操作方法、适应证以及多个治验医案,可用于治疗“发背脑疽、肠痈牙痈、四肢下部一切痈疽、疔疮、鱼脐、鬼箭、瘭疽等,或胸腹不测、风瘅肿瘤、紧硬赤肿、恶核瘰疬发奶之属”。骑竹马灸法的操作分四步

      首先,患者肘关节屈曲,确定肘关节横纹上的凹陷处6-4
      第二步,患者肘关节由屈曲位变伸直位,以第一步确定的肘横纹上的点作为起点,量至中指尖指腹端,以此作为长度6-5

      【图6-4】,【图6-5】

      第三步,量取中指同身寸为一寸6-6
      第四步,将竹杠两头分置桌上,在竹杠上包裹软棉,患者除去上衣,松开裤带骑坐在竹杠上,要双足悬空,上身正直,为保持平衡由两助手扶持患者。然后从尾骨尖端处作为起点,以肘横纹至中指指腹距离为长度,沿脊柱向上量取,确定终点,再以此点向两旁各量一寸定取两点,以两点作为施灸部位,各灸五壮或七壮。古代定取该穴方法较为复杂,目前临床多定在筋缩穴旁开1寸处6-7

      【图6-6】,【图6-7】

      《备急灸法》在论述骑竹马灸法时还强调“ 艾炷及三分阔”,“壮数不可灸多”,“不问痈生何处已破未破,并用此法灸之,无不安愈”,“灸罢谨口味,戒房事”,从施灸壮数、艾炷大小、灸后调养、适应证再作论述,同时根据《素问》“诸疮痛痒,皆属于心,荣血不调,逆于肉理而生痈肿”的有关论述,认为骑竹马灸法的作用是“此二穴心脉所起,凡痈疽只缘心火流滞而生,灸此二穴,心火即时流通”,可使“心火调畅,血脉自然流通,胜于服药多矣”,因此“ 起死救疮,有非常之功,屡施屡验”。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备急灸法》记载了许多灸治的有效方法,如治发背等急性疮疡危症,“凡觉有患,便用大蒜切片如钱厚如无蒜,用净水和泥捻如钱样用之,贴在疮头上如疮初生便有孔,不可覆其孔,先以绿豆大艾炷灸之,勿令伤肌肉,如蒜焦,更换,待痛稍可忍,即渐放炷大,又可忍,便除蒜灸之,数不拘多少,但灸至不痛即住。若住灸后又肿又痛,即仍前灸之,直候不肿不痛即住。每患一个疮,或灸三百壮、五百壮,至一二千壮方得愈者,亦有灸少而便愈者。若患三五个疮,并须各依法灸之,灸后不肿不痛则愈矣。男女同法”。

      《备急灸法》在保存古代名医的灸法经验上,功不可没。《备急灸法》选人的22则灸法处方中,孙思邈9首,葛洪7首,张文仲2首,仓公、华佗、徐文伯、甄权各1首。如《备急灸法·诸发等证·风牙痛》记载“葛仙翁、陶隐居治风牙疼不可忍,不能食者,灸足外踝尖三炷,炷如绿豆大,患左灸右,患右灸左。男女同法。”正是通过《备急灸法》,他们的灸法经验才得以流传。这些灸方为闻人者年亲自筛选,屡试屡验,具有取穴少、疗效高、易掌握等特点。

      《备急灸法》载录的“骑竹马灸”被后世采用,如《普济方·卷二百八十二·痈疽门》载“但头上疮及项以上见疮,不可就疮项上轻易灸之,反生大祸,但可以骑竹马取穴法,及足三里穴灸之,多获其效。”《外科理例·卷五·背疽》记载验例“一人年逾四十发背,心脉洪数,势危剧.....骑竹马灸,灸其穴,是心脉所游之地,急用隔蒜灸,以泻心火,拔其毒,再用托里消毒而愈。”

    四、阅读文选
    骑竹马负法(《备急灸法·诸发等证》)

      治发背脑疽,肠痈牙痈,四肢下部一切痈疽、疔疮、鱼脐、鬼箭、瘭疽等,或胸腹不测,风瘅肿瘤,紧硬赤肿,恶核瘰疬发奶之属。
      先令病患凭几曲手男左女右,看臂腕节中间有一偃孔,令把臂相对者以朱点定了,次用挺直其臂,如持弓之直,却见先来用朱点定偃孔处正在臂节横纹上,就以篾自横纹贴肉量至中指肉尖而止,不过指爪。次用屈中指,侧看中节有两斜横缝,就用篾压定截断,此是一寸,须量横纹各一则,乃各一寸也。次用竹杠一条,两桌子前后阁起,以毡褥被帛等藉定令稳,令病患脱去衬衣,解开裤带,骑定竹杠,用身壁直靠,尾闾骨坐于竹杠上,两足悬虚,俱不要着地,悬身正直,要两人左右扶定,勿斜侧僵曲,要以尾闾骨正贴在竹杠上,却就竹杠上用初头自臂腕量至中指肉尖,竹篾子自尾闾骨量上背脊之心,尽其所压之篾而止。却用前所压横纹二寸则子横安媲尽处,用朱点定两头是穴。 相去各一寸也, 各灸五壮或七壮, 艾柱及三分阔,以纸轴艾作炷,十分紧实方可用。壮数不可灸多,不问痛生何处,已破未破,并用此法负之,无不安愈。

      盖此二穴心脉所起忽遇点穴近疮,或正在疮上,不问远近,只要依法灸之,切莫生疑,凡痈疽只缘心火流滞而生,灸此二穴,心火即时流通,不过三日可以安愈,可谓起死救危,有非常之功,屡施屡验。盖《素问》云,诸疮痛痒皆属于心。又云,荣血不调,逆于肉理则生痈疽,荣者血也,卫者气也,心能行血,心既留滞,则血为之不行,故逆于肉理而生痈肿。灸此二穴,心火调畅,血脉自然流通,胜于服药多矣。

      灸罢谨口味,戒房事,依法将理,依前法一灸七壮了,经半日许,灸疮内流水甚多。觉火气游走,周遍一身,蒸蒸而热。再视正疮寡肿已消减五六分矣,至第二日五更,艾火盛行,咽喉焦枯,口舌干燥,小便颇涩,四肢微汗,略觉烦躁,当是艾火流通使然。遂投乳香绿豆托里散,两匙头许,专防托毒气不人心,及国老膏一服。良久,诸证渐渐释去,视其疮肿寡已消,第三日果安愈矣。

      但灸疮寡发异常,如虫行状,流清水四五日方定,此诚可谓活人良法也。仍服五香连翘汤,此以疏散郁毒之气,甚则转毒散,或凡黄元,以防毒内攻。更在识轻重缓急,分阴分阳而服药,或胶醋熨散,或膏药涂贴,如外科常法治之。

       【思考题】

      1.闻人耆年的急症用灸学说可治疗哪些病证

      2.骑竹马灸法如何操作

      3.闻人耆年的学术思想有哪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