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844|回复: 0

    [第6章 宋金元时期医家] 第十六节 罗天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 17: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6 21:34 编辑

    第十六节  罗天益

    一、生平与著作

      罗天益122—1290年 字谦甫,元代著名医学家。真定今河北省保定市人,曾任太医、太医院判。罗天益学医于李东垣,居东垣门下十余年,尽得其传,为东垣的高足弟子。他继承了先生的脾胃学说,并发展为灸法温补脾胃说。罗天益在全面继承东垣医术的基础上,对《内经》进行了系统研究,历时3年编成《内经类编》,为明清两代研究《内经》开辟了新途径,遗憾的是本书散佚。

      罗天益长期担任太医,与当时的针灸大师窦汉卿、忽吉甫交往密切。1253 年初癸丑年,罗、窦二人随驾出征,罗天益虚心向窦汉卿讨教针灸,窦汉卿谈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凡用针者,气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发灸疮,因本气空虚不能化脓。后来罗天益与忽吉甫交流时,忽吉甫也赞同这一观点。

      罗天益在《内经》思想与东垣学说指导下,旁采诸家经验,尤其汲取了易水学派鼻祖张洁古、云岐子父子的中医针灸医术,结合个人心得编成《卫生宝鉴》。全书共24卷,另有补遗1卷,内容包括中医医论、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常用药物的性味功能、验方验案等,是一部重要的临床著作。其中有大量针灸内容,如灸法补脾腧穴阐述及验案、针灸放血阐述及验案、云岐子中风大接经针法及验案、小儿惊痫灸法治验等。

    二、学说与贡献

    灸法温补脾胃说

      李东垣创立《脾胃论》,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为健康之本,脾胃虚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百病由生。在脾胃病的治疗上,东垣除采用补中益气汤等甘温药物之外,也重视针灸补脾,但针灸处方多为单方独穴,鲜有配伍。罗天益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大倡灸法补脾,《卫生宝鉴》中记载的16则灸法医案中,有12例是补脾的,而且补脾灸方严谨而灵活,从而完善了脾胃病的治疗方法,发展了东垣的脾胃论。

      1.补脾基本灸方中脘、气海、足三里  中脘、 气海、足三里三穴合用,能温养脾胃、强壮补虚、升提中气、调和阴阳。

      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认为中脘穴能“引清气上行,肥腠理”,“ 温脾胃之气,进美饮食”。中脘为胃之募穴、六腑之会穴,灸中脘能温补脾胃、升提清气、开胃进食。脾胃学说强调“升”的一面,中脘位置在上,主升清阳之气,为方中主穴。

      罗天益在《卫生宝鉴·阴阳皆虚灸之所宜》中说“灸气海百壮,生化元气,滋养百脉,充实肌肉。”气海穴为元气之海,有大补元气、化生气血、固表抗邪的作用。气海位置在中主和,为方中辅穴。

      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指出,灸足三里“引阳气下交阴分,亦助胃气”,“引导热气下行”。足三里为胃之合穴、下合穴,“合治内府”,有补益脾胃、引阳交阴、引热下行的作用。足三里在下主降,为方中辅穴。

      2.适应证脾胃内伤证

      1脾胃虚寒 《卫生宝鉴·胃院当心而痛治验》载,崔云卿心下痞闷,腹痛肠鸣,饮食减少,呕吐酸水,冷汗时出,手足稍冷,面色青黄而不泽,脉弦细而微。罗天益灸中院、气海、足三里三穴,配扶阳助胃汤治疗而愈。

      2脾虚发热 《卫生宝鉴·虚中有热治验》载,周卿子肌肉消瘦,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肠鸣便溏,嗜卧,盗汗,脉浮数无力。罗天益灸上述三穴,配甘温之剂而愈。

      此证乃脾气虚而发热,虽盗汗、消瘦而又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嗜卧便溏,脉虽数而浮且无力,属气虚而发热,故以“甘温除大热”而愈。

      3.加减变化

      1轻症取中脘如“膜胀"证。《卫生宝鉴·胀治验》载,范郎中夫人因劳逸饮食失节,加之忧思气结,病心腹胀满,旦食则呕,暮不能食,脉弦而细。罗天益仅灸中脘一-穴, 并以木香顺气汤助之而愈。根据《内经》“浊气在上,则生膑胀”的理论,灸中脘能升提清气以降浊气,故收捷效。

      2“ 阴阳两虚”证三穴合用加阳辅。《卫生宝鉴·阴阳两虚灸之所宜》载,王千户因劳役过度,饮食失节,疟痢并作,月余不愈,饮食全减,形容羸瘦,心腹痞满,吐逆不止,身体沉重,手足厥逆,时发麻痹,脉弦细而微如蛛丝。罗天益认为本证即《内经》所谓“阴阳皆不足”证。患者真气衰弱,形气不足,病气亦不足,阴阳皆不足也。根据《内经》“ 阴阳俱虚,针之不为,灸之所宜”的理论,灸中脘等三穴大补脾胃之元气,加灸阳辅穴“接续阳气”、散足胫寒湿,配以甘温药物附子理中汤月余治愈。

      3“胻寒”证去中脘加三阴交、阳辅。《卫生宝鉴·珩寒治验》载,一将军六十有八,病自利,完谷不化,脐腹冷痛,足胻寒,不知痛痒,脉细微。罗天益认为属脾阳不足、寒湿内盛证,“法当急退寒湿之邪,峻补其阳,非灸不能病已”。因以足胻寒痹为主症,故去中脘,加三阴交、阳辅引阳气下行,散足胻之寒湿,配以加减白通汤治愈。

    针刺放血泄邪说

      《卫生宝鉴》所载的以针刺为主的9则医案中,8例属于阳热病变。罗天益根据《内经》“血实者宜决之”的理论,对6例阳热病变采用三棱针、砭刺、燔针、锐针在病处施术,放血排脓,开泄邪气,疗效显著。

      1.“高巅之上,射而取之”脚《卫生宝鉴·风痰治验》载,参政杨公七旬有二,宿有风疾,于元戊辰春,“忽病头旋眼黑,目不见物,心神烦乱,兀兀欲吐,复不吐,心中如懊之状,头偏痛,微肿而赤色,腮颊亦赤色,足肪冷”。罗天益诊为“风痰内作,上热下寒”。由于杨公年高,不宜用寒凉药,以防损脾,根据《内经》“高巅之上,射而取之”理论,罗天益“以三棱针于头部约二十余刺之,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少顷,头目便觉清利,诸证悉减”,然后服天麻半夏汤治风痰,数剂而安。

      2.“血实者宜决之” 《卫生宝鉴·北方脚气治验》载,中书粘合公,年四旬有余,躯体魁梧,“脚气忽作,遍身肢体渐肿,其痛手不能近,足胫尤甚,履不任穿”。罗氏根据《内经》“诸痛为实,血实者宜决之”的理论,“ 以三棱针数刺其肿上,血突出高二尺余,渐渐如线流于地,约半升许,其色紫黑,顷时肿消痛减”,继之以当归拈痛汤服2日而愈。

      除采用三棱针外,罗天益还采用砭刺治疗咽喉肿痛,如《卫生宝鉴·病有远近治有缓急》载,一患者七旬,饮酒过量,咽嗌肿痛,耳前后赤肿,脉浮数,按之沉细而弦。罗氏“遂砭刺肿上,紫黑血出,顷时肿热大消”。对于脓已成之疮疽,则以燔针开泄脓液,如《卫生宝鉴·凡治病必察其下》载,一年逾六旬者冬至后数日,疽发于背,肿痛难忍,疡医谓脓已成,可开发,“遂以燔针开之,脓泄痛减”。《卫生宝鉴·疠风刺法并治验》还提到用锐针开泄邪气的方法,一患者患疠风,罗氏认为“治之当刺其肿上,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脓尽乃止”。总之,无论是用三棱针,还是砭刺、锐针、燔针,都体现了罗天益阳热病宜用针刺放血泄邪的学术观点。

    针灸药兼施说

      罗天益《卫生宝鉴》所载针灸医案中,大多数是灸药并用的,也有一部分 是针药并用或针灸药并用的。罗天益根据针刺、灸法、药物的专长,结合疾病的特点,配合并用,提高临床疗效。

      1.灸药并用  《卫生宝鉴》所载的16则灸法医案,有12例是补脾的,而这12例补脾医案,绝大多数是灸法与补脾药物合用的,如崔云卿之“胃脘当心而痛”,灸中脘三穴,服扶阳助胃汤而愈又如周卿子之“虚中有热”,灸中脘三穴,服甘温之剂而愈。

      2.针药并用  《卫生宝鉴》记载的医案中,多数是针刺与药物配合运用。如《卫生宝鉴·风痰治验》之参政杨公头旋眼黑,心烦欲呕,头偏痛微肿而赤,足絎冷,罗氏认为属风痰内作、上热下寒,以三棱针头面肿处放血以泄上热又可避免年高不胜寒凉之剂,服天麻半夏汤治疗风痰,数日而安。又如《卫生宝鉴.北方脚气治验》,以三棱针数刺其肿上,配合当归拈痛汤饮服,数日而愈。

      3.针灸药并用  《卫生宝鉴·上热下寒治验》载,中书右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咽嗌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胫尤甚”,“饮食减少,精神困倦而体弱”,“脉浮数,按之弦细”。罗天益诊断为“上热下寒”证,用针刺头面肿处放血以泄在上之热灸气海、足三里补下焦之阳,引导热气下行,以祛在下之寒服既济解毒汤助针刺泄上部之热。针灸药合用,治愈上热下寒证。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1.中风灸法  《卫生宝鉴·中风灸法》曰“风中脉则口眼蜗斜,中腑则肢体废,中脏则性命危。凡治风莫如续命汤之类,然此可扶持性命,要收全功,必须火艾为良。”罗天益主张灸听会、颊车、地仓等穴治疗“风中脉”口眼喝斜 灸百会、发际耳前 肩偶、曲池、风市、足三里、绝骨防治“风中腑”手足不遂等疾,他指出“凡觉手足麻痹或疼痛,良久乃已,此将中腑之候,宜灸此七穴,病在左则灸右,病在右则灸左。”对于“风中脏,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者”,罗天益提出灸百会、大椎、风池、肩井、曲池、足三里、间使七穴“下火立效”,并认为“此法能灸卒死”。罗氏还认为灸百会等七穴有预防“风中脏”的作用,“凡觉心中溃乱,神思不怡,或手足麻痹,此将中脏之候也。不问是风与气,可连灸此七穴,但依次第自急灸之,可灸各五七壮日后别灸之,至随年壮止”。

      2.灸治惊痫  《卫生宝鉴·惊痫治验》载,魏敬甫之子四岁,一长老摩顶授记,众僧念咒,因而大恐,遂发惊搐,痰涎壅盛,目多白睛,项背强急,喉中有声,一时许方醒,之后每见僧人则发,诊其脉沉弦而急。罗天益为之灸天柱、申脉、照海穴各二七壮,服沉香天麻汤而愈。取天柱乃宗《内经》之旨,《灵枢.寒热病》日“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取阳跻申脉、阴跻照海,乃洁古老人之经验。

      3.葱熨法治验《 卫生宝鉴·葱熨法治验》载,真定一秀士,年三十一,肌体本弱,左胁下有积气,不敢食冷物,得寒则痛,或呕吐清水,眩晕欲倒,服辛热之剂则病退。后因劳役及食冷物,其病大作,腹痛不止,冷汗自出,四肢厥冷。罗天益欲予药之,药不得人,见药则呕。遂以熟艾约半斤,白纸一张,铺于腹上,纸上摊艾令匀。又以憨葱数支,削成两半,铺于熟艾上数层,再用白纸一张覆之,以慢火熨斗熨之,冷则易之,初熨时则暖而痛减,大暖则痛止。至夜得睡,翌日再予对证药服之,良愈。葱熨法温阳散寒、暖脾止痛、温胃止呕,故对脾胃阳虚、中焦虚寒之腹痛、呕吐、肢冷诸症效如桴鼓。

      4.疝气治验  《卫生宝鉴·疝气治验》载,赵运使夫人,年五十八岁,病脐腹冷痛,相引胁下痛不可忍,烦闷不安,反复发作。罗天益诊为寒疝,灸中庭穴二七壮至三七壮,予当归四逆汤,良愈。中庭穴为任脉气所发,灸之能于阴中求阳、壮阳散寒、温经止痛,故配以助阳退阴的当归四逆汤,治寒疝捷效。

      5.代灸涂脐膏  古代灸法多为化欣灸, 其烧灼之痛令人望而生畏。罗天益通过精心研究,制成“代灸涂脐膏”。方用附子、马蔺子、蛇床子、木香、肉桂、吴架英各等分研为细末,配以面粉,其比例为11, 加人生姜汁和煨成膏,摊于三寸方圆的纸上,敷贴于脐下关元、气海,自晓至晚,其火力可代灸百壮,用治烦满囊缩、脐痛等病症《卫生宝鉴·补遗》。罗天益创制的“代灸涂脐膏”对中医针灸界具有划时代的影响,现代的“代温负膏”、贴脐治痔疮的“肛泰”等医疗产品,均是受到罗天益影响的成果。

      罗天益虽非以中医内科见长,但他在针灸学术上的造诣颇为深厚。其原因是他的中医经典功底扎实,深得《内经》《难经》针法之精华二是他继承了东垣先生的针法以及脾胃学派开山鼻祖张洁古、云岐子父子的针灸医术三是他经常与当时的针灸大师窦汉卿、忽吉甫切磋医术,交流心得,深得针灸名家之真传。

      罗天益的灸法温补脾胃说,在继承东垣补脾穴法基础上有所创新,完善了脾胃病的治疗方法,发展了东垣的脾胃论。罗氏的针刺放血泄邪说,突出了针法善治阳热病证的主治特点。罗天益擅长用药,善于针灸,能根据针灸药各自的专长兼施并用,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他的针灸临床实践,从中医内科方药大家的角度展示了针灸的无穷魅力,这无论是对于中医师还是针灸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阅读文选
    虚中有热治验(《卫生宝鉴》卷五)

      建康道按察副使奥屯周卿子, 年二十有三,至元戊寅三月间,病发热,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卧盗汗,大便溏多,肠鸣不思饮食,舌不知味,懒言语,时来时去,约半载余,请予治之。诊其脉浮数,按之无力,正应王叔和浮脉歌云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要补虚。先灸中脘,乃胃之经也,使引清气上行,肥腠理。又灸气海,乃生发元气,滋荣百脉,长养肌肉。又灸三里,为胃之合穴,亦助胃气,撒上热,使下于阴分。以甘寒之剂泻热,其佐以甘温,养其中气,又食粳米、羊肉之类,固其胃气。戒于慎言语,节饮食,惩忿窒欲,病气日减,数月,气得平复。
    上热下寒治验(《卫生宝鉴》卷二十三)

      中书右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宿有时毒。至元戊辰春,因酒病发,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咽嗌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胫尤甚,由是以床相接作炕,身半以上卧于床,身半以下卧于炕,饮食减少,精神困倦而体弱。命予治之。诊得脉浮数,按之弦细,上热下寒明矣。《内经》云热胜则肿。又曰春气者病在头。《难经》云蓄则肿热,砭射之也,盖取其易散故也。遂于肿上约五十余刺,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顷时肿痛消散又于气海中火艾炷灸百壮,乃助下焦阳虚,退其阴寒次于三里两穴,各灸三七壮,治足脂冷,亦引导热气下行故也。遂处-方,名曰既济解毒汤,以热者寒之,然病有高下,治有远近,无越其制度。以黄芩、黄连苦寒酒制炒,亦为因用,以泻其上热,以为君桔梗、甘草辛甘温上升,佐诸苦药以治其热,柴胡、升麻苦平,味之薄者阳中之阳,散发上热以为臣连翘苦辛平,以散结消肿,当归辛温和血止痛,酒煨大黄苦寒,引苦性上行至巅,驱热而下以为使。投剂之后,肿消痛减,大便利,再服减大黄。慎言语,节饮食,不旬日良愈。

       【思考题】

      1.罗天益的针灸学术思想有哪些 简述其灸法温补脾胃说。

      2.罗天益对针灸学术发展有什么贡献

      3. 你是如何认识针灸药兼施的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