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邱茂良
邱茂良(1913- 2002 ),浙江省衢江区人,著名针灸医家和针灸教育家。“针刺是艺,深功藏之,指间显术,揣摩在心,研习不辍,乃可精之”是邱氏对针刺手法重要性的高度概括。
(一)注重得气
邱氏认为得气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医师针 下沉紧感,或不同程度的抵抗与吸力感:二是患者穴位处酸、麻、胀、痛以及凉、热等感觉,甚或向四周或上下传导感觉,两者综合方称之为得气或针感。但也指出得气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针刺有效的唯一标志, 只能认为是产生效应的反应之一。因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观察到,如果仅有得气反应而不施行针刺手法,在生理、生化指标上,,并不出现明显变化。只有在得气基础上,施行各种恰当的针刺手法,达到一定的刺激量,不断地激发人体功能,使病理状态向正常生理状态转化,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说明得气虽不等于疗效,但它是取得疗效的基础。
(二)邱氏三法
邱氏认为针刺得气后应有具体要求,即需治神、守气、行气。其中行气可认为是针刺得气的调节,以控制得气的强弱、扩散、传导与持续时间,又称“运气法”,包括得气强弱调节、得气方向调节、得气部位调节。若能严格掌握,做到恰如其分,适中病机,才能充分发挥针刺良效。如为使针感传导,邱氏一般多用“三法”,一是“左右捻转法”,拇指左转为阳,针感可上行;右转为阴,针感可下行。二是“上下斜刺法”,针尖方向向上斜刺则针感向上;向下斜刺则针感向下。三是“穴周按压法”,欲使针感向上行需紧压针穴的下方;欲使针感向下行需紧压针穴的上方;若欲使针感向四周扩散,进针后应将针左右均匀地捻转,或将针尖上、下、左、右轻轻提插,缓慢行之,则针感逐渐向四周扩散。
|